【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稻补苗的补苗船。
技术介绍
水稻完成插秧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对于缺苗严重的地块,要及时移密补稀,使水稻植株分布均匀,个体生长平衡。水稻通过插秧机插秧后,经常有遗落和空缺,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完成补苗,在补苗时作业人员往往通过桶、筐等工具运送秧苗,由于桶、筐等工具无法进入稻田,作业人员通常站在田边采用抛、扔的方法将秧苗集中投送至需要补苗的位置,这种作业方式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造成秧苗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水稻补苗的补苗船,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水稻补苗时没有专用的工具,造成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秧苗浪费严重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稻补苗的补苗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上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放置秧苗的架体,所述架体卡接在容纳腔内,所述架体由至少两个插接件组装形成,所述插接件包括放置秧苗的板体,所述板体上在板体的边缘处均布有四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柱通过螺纹连接在板体上,所述板体上还一体式设有凸柱,所述凸柱上开设有与支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稻补苗的补苗船,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上设有容纳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内设有放置秧苗的架体(3),所述架体(3)卡接在容纳腔(2)内,所述架体(3)由至少两个插接件(5)组装形成,所述插接件(5)包括放置秧苗的板体(6),所述板体(6)上在板体(6)的边缘处均布有四根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柱(7)通过螺纹连接在板体(6)上,所述板体(6)上还一体式设有凸柱(8),所述凸柱(8)上开设有与支撑柱(7)配合的插孔,支撑柱(7)装配在板体(6)上以后,所述板体(6)位于凸柱(8)与支撑柱(7)之间,所述板体(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稻补苗的补苗船,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上设有容纳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内设有放置秧苗的架体(3),所述架体(3)卡接在容纳腔(2)内,所述架体(3)由至少两个插接件(5)组装形成,所述插接件(5)包括放置秧苗的板体(6),所述板体(6)上在板体(6)的边缘处均布有四根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支撑柱(7)通过螺纹连接在板体(6)上,所述板体(6)上还一体式设有凸柱(8),所述凸柱(8)上开设有与支撑柱(7)配合的插孔,支撑柱(7)装配在板体(6)上以后,所述板体(6)位于凸柱(8)与支撑柱(7)之间,所述板体(6)上还开设有放置秧苗的凹槽(9),所述板体(6)上还设有把手(10),所述把手(10)通过螺纹固定在板体(6)上;所述容纳腔(2)内设有卡接架体(3)的卡块(11),所述卡块(11)上开设有与凸柱(8)配合的卡孔;所述船体(1)上还设有提高船体(1)平衡性能的翼板(12),所述翼板(12)为中空结构并且所述翼板(12)凸出船体(1)的外侧壁,所述翼板(12)与船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翼板(12)的横截面形状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志,李紫葵,郭老华,方友珍,田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舞阳河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