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级卧式离心泵结构,属于单级卧式离心泵制造技术领域。这种单级卧式离心泵结构包括泵体、叶轮、泵盖、轴承箱体、叶轮轴、支脚、叶轮固定结构和轴承间隙调整结构,叶轮设置在伸入泵体中叶轮轴的端部,位于轴承箱体中的叶轮轴的轴段上依次设有密封组、单列向心球轴承和两个互为正反设置的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叶轮紧固螺母把与叶轮轴键连接的叶轮固定,并采用第二内六角螺钉穿过叶轮紧固螺母与叶轮轴固定连接;轴承间隙调整结构采用位于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一侧的圆螺母;轴承箱体的驱动端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支脚,支脚与轴承箱体之间采用固定螺钉连接。该离心泵结构应简单紧凑、受力合理,强度及刚度增加,变形量小,减小振动,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级卧式离心泵结构,属于单级卧式离心泵制造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单级卧式离心泵广泛用于电厂、煤化工、石油化工、造纸、食品等行业,有相当可靠的运行业绩。而原有结构的后轴承轴向固定采用轴用挡圈结构,轴承间隙不易保证。前轴承用单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分离,不易装配,摩擦力大,径向间隙大,易形成叶轮处下垂,叶轮口环外圆易于泵体口环内径摩擦干涉。叶轮的固定方式易在叶轮反转时松动,损坏转子部分的密封部件。支脚从轴承箱体驱动侧端面用螺栓及垫固定,常常由于垂直度的原因导致:支脚与轴承箱体端面用螺栓把紧时,支脚底部与底座靠不实;支脚底部与底座用螺栓把紧时,支脚与轴承箱体靠不实;这两种状态都导致了泵体中心高与轴承箱体支脚的中心不一致,引起振动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级卧式离心泵结构,该离心泵结构应简单紧凑、受力合理,强度及刚度增加,变形量小,减小振动,使用寿命长。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级卧式离心泵结构,它包括泵体、叶轮、泵盖、轴承箱体和叶轮轴,它还包括支脚、叶轮固定结构和轴承间隙调整结构,所述泵体依次与泵盖、轴承箱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叶轮设置在伸入泵体中叶轮轴的端部,位于轴承箱体中的叶轮轴的轴段上依次设有密封组件、单列向心球轴承和两个互为正反设置的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所述叶轮固定结构包含叶轮紧固螺母和第二内六角螺钉,叶轮紧固螺母把与叶轮轴键连接的叶轮固定,并采用第二内六角螺钉穿过叶轮紧固螺母与叶轮轴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间隙调整结构采用位于两个互为正反设置的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一侧的圆螺母,圆螺母与叶轮轴之间采用细牙螺纹配合;所述轴承箱体的驱动端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支脚,支脚与轴承箱体之间采用两个固定螺钉连接。
所述支脚采用立板固定连接上面板和下面板,位于立板一侧的肋板与立板、上面板和下面板固定连接,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上均设有安装螺孔。
所述轴承箱体采用锥筒结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单级卧式离心泵结构包括泵体、叶轮、泵盖、轴承箱体、叶轮轴、支脚、叶轮固定结构和轴承间隙调整结构,叶轮设置在伸入泵体中叶轮轴的端部,位于轴承箱体中的叶轮轴的轴段上依次设有密封组件、单列向心球轴承和两个互为正反设置的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叶轮紧固螺母把与叶轮轴键连接的叶轮固定,并采用第二内六角螺钉穿过叶轮紧固螺母与叶轮轴固定连接;轴承间隙调整结构采用位于两个互为正反设置的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一侧的圆螺母;轴承箱体的驱动端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支脚,支脚与轴承箱体之间采用两个固定螺钉连接。该离心泵结构应简单紧凑、受力合理,强度及刚度增加,变形量小,减小振动,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卧式单级离心泵结构的主剖视图。
图2是轴承箱体支脚主视图。
图3是轴承箱体支脚左视图。
图中:1、泵体,2、叶轮,3、泵盖,4、轴承箱体,4a、固定螺栓,5、单列向心球轴承,6、叶轮轴,7、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8、圆螺母,9、支脚,9a、上面板,9b、立板,9c、肋板,9d、下面板,10、密封组件,11、第一内六角螺钉,12、密封垫片,13、叶轮紧固螺母,14、第二内六角螺钉,14a、密封垫,15、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卧式单级离心泵结构的主剖视图。图中,一种单级卧式离心泵结构包括泵体1、叶轮2、泵盖3、轴承箱体4、叶轮轴6、支脚9、叶轮固定结构和轴承间隙调整结构,泵体1依次与泵盖3、轴承箱体4固定连接在一起,轴承箱体4采用锥筒结构。叶轮2设置在伸入泵体1中叶轮轴6的端部,位于轴承箱体4中的叶轮轴6的轴段上依次设有密封组件10、单列向心球轴承5和两个互为正反设置的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7。叶轮固定结构包含叶轮紧固螺母13和第二内六角螺钉14,叶轮紧固螺母13把与叶轮轴6键连接的叶轮2固定,并采用第二内六角螺钉14穿过叶轮紧固螺母13与叶轮轴6固定连接。轴承间隙调整结构采用位于两个互为正反设置的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7一侧的圆螺母8,圆螺母8与叶轮轴6之间采用细牙螺纹配合;所述轴承箱体4的驱动端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支脚9,支脚9与轴承箱体4之间采用两个固定螺钉15连接。
图2、3示出了轴承箱体支脚的结构图。支脚9采用立板9b焊接在上面板9a和下面板9d上,位于立板9b一侧的肋板9c与立板9b、上面板9a和下面板9d焊接连接,在上面板9a和下面板9d上均设有安装螺孔。
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明显的进步,例如:一直以来后轴承内圈都以轴用挡圈轴向固定。因轴用挡圈有较大的厚度偏差,车调整垫厚度非常不方便,为此现用可靠的有止退垫的圆螺母锁紧,将推力轴承(背对背安装的7300型的角接触球轴承)可靠地固定在轴上
叶轮是泵的核心零件,是最重要的转子零件,必须有可靠的锁紧固定才能安全运行。本设计就标准化工泵经常出现的叶轮螺母松动这一现象进行了图1所示的设计改进。一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加一密封垫,通过旋紧在轴头螺纹的叶轮螺母,扭紧于轴端的内螺纹内,使叶轮螺母因停车时的可能反转而不松动,从而使叶轮不会轴向串位,消除了故障隐患。
通用件轴承部件传统上的支脚都是侧面固定的,一直存在支脚固定不合理引起的振动问题。现设计成了从轴承箱体下部托住结构,同样是“过定位”,但这是消除不垂直影响的、变形最小的、刚性好的、稳定的、合理的“静不定梁”。
根据用户现场反馈,轴承箱体窗口根部经常有断裂的情况;在制造厂机加车间,经常发现轴承箱体大法兰变形太大找不正的情况。查找原因,原有的轴承箱体窗口处为直筒结构,大叶轮时轴承箱体止口尺寸及外圆尺寸很大,以致大外径与窗口根部处外径的差值太大,使法兰板很容易变形。在运行时窗口根部处也容易断裂。轴承箱体设计成锥筒结构,且在窗口处加强,与法兰接触处的截面积、抗弯模量及抗扭模量增加,受力情况改善,强度及刚度大大增加,变形量减小,消除断裂的隐患,减小了振动。
试验及现场运行证明,本设计是非常成功的,使用性能可靠,同时在整体结构又做了精细设计,节约材料,使结构更紧凑,成本不升反降,质优价廉的新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级卧式离心泵结构,它包括泵体(1)、叶轮(2)、泵盖(3)、轴承箱体(4)和叶轮轴(6),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支脚(9)、叶轮固定结构和轴承间隙调整结构,所述泵体(1)依次与泵盖(3)、轴承箱体(4)固定连接在一起,叶轮(2)设置在伸入泵体(1)中叶轮轴(6)的端部,位于轴承箱体(4)中的叶轮轴(6)的轴段上依次设有密封组件(10)、单列向心球轴承(5)和两个互为正反设置的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7);所述叶轮固定结构包含叶轮紧固螺母(13)和第二内六角螺钉(14),叶轮紧固螺母(13)把与叶轮轴(6)键连接的叶轮(2)固定,并采用第二内六角螺钉(14)穿过叶轮紧固螺母(13)与叶轮轴(6)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间隙调整结构采用位于两个互为正反设置的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7)一侧的圆螺母(8),圆螺母(8)与叶轮轴(6)之间采用细牙螺纹配合;所述轴承箱体(4)的驱动端的正下方设有一个支脚(9),支脚(9)与轴承箱体(4)之间采用两个固定螺钉(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级卧式离心泵结构,它包括泵体(1)、叶轮(2)、泵盖(3)、轴承箱体(4)和叶轮轴(6),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支脚(9)、叶轮固定结构和轴承间隙调整结构,所述泵体(1)依次与泵盖(3)、轴承箱体(4)固定连接在一起,叶轮(2)设置在伸入泵体(1)中叶轮轴(6)的端部,位于轴承箱体(4)中的叶轮轴(6)的轴段上依次设有密封组件(10)、单列向心球轴承(5)和两个互为正反设置的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7);所述叶轮固定结构包含叶轮紧固螺母(13)和第二内六角螺钉(14),叶轮紧固螺母(13)把与叶轮轴(6)键连接的叶轮(2)固定,并采用第二内六角螺钉(14)穿过叶轮紧固螺母(13)与叶轮轴(6)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间隙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盛,杜立安,刘继杰,高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双龙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