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包括机架、控制柜以及与控制柜相连接的微波加热箱,所述机架上设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穿设上述微波加热箱,所述微波加热箱侧壁设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上连接有观测灯,所述观测口下方开设有清理口,所述清理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自身的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内部清理时,先将观测口上的观测灯打开,使微波加热箱内部保持明亮,随后通过转动盖板打开清理口对微波加热箱内部的进行清理,通过观测口上的观测灯与清理口相互配合,有利于降低清理难度,便于对微波加热箱内部杂质的清理,从而使微波加热箱具有较好的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调味粉制备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
技术介绍
调味粉是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调味粉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随之导致的调味粉的种类也愈加繁多,调味粉的制备通过需要原料搅拌、高温灭菌烘干、粉碎研磨等一系列过程,原料搅拌是将调味粉原料放入至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反应之后得到熔融状态的固体产物,随后需要对该产物进行烘干的工序,通常采用微波烘干机进行处理;
申请号为201120418437.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杂粮复合米微波烘干机,包括一个控制柜以及与控制柜相连接的微波加热装置,微波加热装置包括一个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微波加热箱,微波加热箱内部设置有磁控管;微波加热箱内底部设置有一条布状传送带;位于布状传送带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的微波加热箱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微波抑制器;微波加热箱顶部上设置有一个排热口以及排湿口,微波加热箱侧面上设置有一个观察窗口。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窗口检测微波加热箱内部的情况,虽然设置了排热口以及排湿口,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微波加热箱内壁还是会堆积较多的杂质,影响后期烘干的效果,且由于微波加热箱内部环境较暗,清理难度较大,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该微波烘干机通过观测口上的观测灯与清理口相互配合,便于微波加热箱内部杂质的清理,从而使微波加热箱具有较好的烘干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包括机架、控制柜以及与控制柜相连接的微波加热箱,所述机架上设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穿设上述微波加热箱,所述微波加热箱侧壁设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上连接有观测灯,所述观测口下方开设有清理口,所述清理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自身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内部清理时,先将观测口上的观测灯打开,使微波加热箱内部保持明亮,随后通过转动盖板打开清理口对微波加热箱内部的进行清理,通过观测口上的观测灯与清理口相互配合,有利于降低清理难度,便于对微波加热箱内部杂质的清理,从而使微波加热箱具有较好的烘干效果。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观测灯上连接有挂钩,观测口上连接有挂设部,挂钩与挂接部挂设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挂设的方式实现观测灯与观测口的可拆卸连接,使得一盏观测灯能够对应多个不同微波加热箱的观测口。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尾端连接有出料收集框,所述出料收集框内设置有用于切断物料的切断组件,所述切断组件包括沿传送带宽度方向设置的切板,所述切板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从微波加热箱随传送带传送而出,进入至出料收集框内,通过切板的往复运动对物料进行切断,切断后的物料容纳于出料收集框内,与现有技术人工切断的方式相比,有利于提高切割精度以及切割效率,同时还节省了人力成本。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断组件还包括转轴,转轴连接有电机,所述转轴与传送方向相垂直且其两端设置有转盘,所述切板连接于两侧转盘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转轴与转盘带动切板做旋转式的往复运动,通过控制转轴转速即可达到控制物料切割长度的目的,调节方便,机械控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板至少设有两个,且切板均匀围绕于所述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切板时,物料切割时,随着转轴转动一圈能够达到多次切割的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机转速,节省能耗。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起始端上方设有料斗架,料斗架内放置有入料斗,所述传送带上方且位于入料斗与微波加热箱之间设有沿传送带宽度方向的挡板,所述料斗架上设有控制挡板与传送带间距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的物料,利用调节机构调节挡板与传送带表面的间距,当物料从入料斗下落至传送带表面,由于传送带处于运转状态,即传送带表面的物料也会跟着传送带一起向前移动,而由于挡板与传送带表面间距值固定,所以只能够通过一定厚度的层状物料,而多余物料则会堆积在入料斗下方,利用挡板的阻隔与人为控制相比具有较高的调节精度,同时还能从一定程度上脱离人为控制,从而达到降低人力成本的效果。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挡板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条型设置,所述凹槽内穿设有紧固件并通过其与料斗架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应不同的物料,通过改变紧固件长条型凹槽紧固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挡板高度的目的,结构简单,方便调节。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定位柱,所述料斗架上设有与定位柱嵌设配合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柱以及定位孔进行相互配合实现料斗架与机架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取下料斗架以及料斗进行装料或者清洗等操作步骤,且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架内还设有护框,所述护框位于入料斗出口下方,所述护框向传送带方向延伸有护边,所述护边与传送带表面相抵接,所述护边位于护框沿传送方向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框的设置能够避免随着传送带的传送,导致入料斗出料口下方的物料洒落在传送带外,有利于形成一个安全的堆积范围,使得物料能够在挡板前形成一定的堆积,由于护框前侧有挡板进行阻隔,而护框的后侧跟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所以物料通常只会从护框左右两侧处洒落,该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能减少护边使用,从而降低整个料斗架的重量。
综上所述,本技术还具有以下效果:从物料入料到最后的出料,采用了机械结构代替人为调节,有利于提高控制精度,同时也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工作设备运转过程更加流畅,运行速度更高,极大的提高了微波烘干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物料进料端的料斗以及料斗架);
图3为图1的I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物料进料端的料斗以及料斗架);
图5为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物料出料端的收集以及切断组件);
图6为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物料出料端的收集以及切断组件);
图7为图1的II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微波加热箱;3、传送带;4、料斗架;5、入料斗;6、开关阀;7、出料收集框;8、切板;9、电机;10、挡板;101、横板;11、护框;12、护边;13、定位柱;14、紧固件;15、凹槽;16、液压杆;17、限位槽;18、转盘;19、转轴;20、清理口;21、盖板;22、观测口;23、观测灯;24、挂钩;25、挂设部;26、支撑架;27、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本设备主要应用于调味粉制作过程中的烘干,微波烘干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排列放置有若干数量的微波加热箱2,所有微波加热箱2紧贴设置,在机架1上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传导辊,在传导辊上设置有传送带3,传送带3穿设所有微波加热箱2。
如图1至图3,在传送带3起始端的上方放置有一料斗架4,料斗架4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包括机架(1)、控制柜以及与控制柜相连接的微波加热箱(2),所述机架(1)上设有传送带(3),且传送带(3)穿设上述微波加热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箱(2)侧壁设有观测口(22),所述观测口(22)上连接有观测灯(23),所述观测口(22)下方开设有清理口(20),所述清理口(20)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自身的盖板(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包括机架(1)、控制柜以及与控制柜相连接的微波加热箱(2),所述机架(1)上设有传送带(3),且传送带(3)穿设上述微波加热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箱(2)侧壁设有观测口(22),所述观测口(22)上连接有观测灯(23),所述观测口(22)下方开设有清理口(20),所述清理口(20)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自身的盖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灯(23)上连接有挂钩(24),观测口(22)上连接有挂设部(25),挂钩(24)与挂接部挂设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尾端连接有出料收集框(7),所述出料收集框(7)内设置有用于切断物料的切断组件,所述切断组件包括沿传送带(3)宽度方向设置的切板(8),所述切板(8)可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组件还包括转轴(19),转轴(19)连接有电机(9),所述转轴(19)与传送方向相垂直且其两端设置有转盘(18),所述切板(8)连接于两侧转盘(1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板(8)至少设有两个,且切板(8)均匀围绕于所述转轴(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新,唐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嘉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