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继光专利>正文

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27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属于体育器械。它是把举重杆,替代杠铃的仰卧推举杆,上肢,躯干锻炼用的重拉力装置和锻炼双腿的脚蹬装置,体操用的单杠,双杠,吊环,腹肌锻炼用的曲柄双杠,攀登和健身用的肋杆组及臂力锻炼用的弹簧拉力器和模拟划船的荡浆器,集中装置在一个长方体立式框架上。本装置占地少,功能齐全,可容纳多人同时进行全面的体育锻炼。最适宜在舰船,岛屿边防哨所,学校,旅馆,疗养院和健身房等一些人多、空间少的地方使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体育器械
目前有一种拉力健身器,它是在一个片状框架内装有由n个重力块组成的重力块组,在重力块组中,中心有提升杆,提升杆的两旁有与片状框架上、下边紧固的导向杆。提升杆上有n个水平通孔,分别与重力块组中的每个重力块上的水平孔相吻合;有n个连接杆,能分别插入重力块与提升杆相吻合的水平孔中,使重力块与提升杆结合在一起。提升杆顶端系有拉绳,它绕过片状框架的顶边或者从顶边到底边上的定滑轮,可作上、下重拉力器来锻炼身体。拉力的大小是通过提升杆上连结重力块的数量来调整。在片状框架的两边装有弹簧拉力器。这种健身器仅能作拉力锻炼,功能少,锻炼项目单调,且不能容纳多人同时锻炼,远不能适应舰船,健身房,医院,疗养院等一些小空间内,同时多人多功能全面体育锻炼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出一种占地少,功能多,能够对身体进行全面体育锻炼,且能同时容纳数人进行锻炼的体育锻炼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见图1,把目前的片状框架改为长方体立式框架2,重力块组由n个重力块21组成,装置在框架2内;重力块组中的导向杆10、22分别与框架2的顶面和底面紧固,系在提升杆16顶端的拉绳3是垂直向上绕过装置在框架2顶面中的定滑轮4后,再经装置在框架2顶面周边上的定滑轮30与拉杆1紧固,组成重拉力装置,且在框架2上还选择装置或同时装置有:-->(1)至少在框架2中的一根立杆上装有匚形双杠12。(2)至少在框架2中的一根立杆上装有匚形曲柄双杠26。(3)在框架2的顶面上,至少在一条边上装有单杠6。(4)在框架2的顶面周边上,至少装置一根悬臂单杠29。(5)有举重杆8,它右端呈丅形伸出框架2的右面外,由托杆7托住,左端与框架2左面上的肋杆28呈铰链连接,中间有拉绳9与提升杆16相连接。(6)有仰卧推举杆13,它位于举重杆8的下方,一端呈丅形伸出框架2的右面外,由托杆15托住,左端与框架2左面上的肋杆27呈铰链连接,中间有拉绳14与提升杆16相连接。(7)有脚蹬装置24,它是由一根横杆24′和一根底端呈丅形的斜杆组成,横杆与斜杆的交接处与框架2左面上的肋杆27呈铰链连接,横杆的左端带有拉绳23与提升杆16相连接。(8)在框架2的顶面和底面周边上均带有数个装置弹簧拉力器的环19(也可以是钩)。且在框架2的顶面周边上至少装置一只弹簧拉力器5,在底面周边上至少装置一只弹簧拉力器17。(9)至少在框架2的一个垂直面上装有由数个肋杆18组成的肋杆组。(10)在框架2的顶面周边上至少装置一根带有一付吊环25的悬臂杆25′。为了能容纳更多的人同时锻炼,框架2内的重力块组可采用2~4组,如果采用二组,则举重杆8和仰卧推举杆13使用一组,脚蹬装置24与拉杆1使用一组;如采用三组,见图5,脚蹬装置24与拉杆1再分开,各自使用一组;如采用四组,则举重杆8和仰卧推举杆13再分开,各自使用一组;这样,就可同时容纳4个人进行举重、仰卧推举、重拉力和脚蹬锻炼。-->本技术的匚形曲柄双杠26的间距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体形的人做腹肌锻炼。见图2,图中可见,匚形曲柄双杠的曲柄部分为圆杆,杠杆26和装置杠杆26的横杆30为方管,横杆30平分成两部分,套装在方杆33上,方杆33的中间带有连接杆36与框架2的立杆固定配合,两边带有条形定位槽31,条形定位槽31的里端有定位柱32,定位柱32固定在横杆30的管壁上。这样,横杆30就能沿方杆33的轴向滑动,达到调整曲柄双杠26间距之目的。从该图还可以看出,连接杆36呈方形,顶端带有销孔,框架2的立杆上有带有方孔的固定块34,连接杆36通过固定块34上的方孔后,有销柱35插入它的销孔中,使曲柄双杠26与框架2的立杆紧固在一起。这种装配方法,搬运、使用都较焊接固定灵活,如可以根据需要把匚形曲柄双杠26卸下,换上匚形双杠12进行体操锻炼。匚形双杠12的杠杆可以做成长度可调的杠杆,以适应不同空间的锻炼需要。见图4,图中可见,匚形双杠12的杠杆部分为双层圆管套合而成,内管12′上有条形定位槽31′,在定位槽31′中,靠近横管42的那一端有定位柱32′,它固定在外管12″的管壁上,这样外管12″可沿内管12′进行轴向移动,来调节杠杆的长度。图中匚形双杠12靠近框架2立杆的那个拐角与框架2立杆之间的装配是通过固定在拐角上的连接杆36′插入固定在框架2立杆上的固定块34′中的孔中,顶端有销孔和销柱35′配合定位。由此可见,该拐角与框架2立杆的装配方式与图2中的匚形曲柄双杠26的装配方式相同,且匚形双杠12的另一个拐角上带有斜支撑杆(见图1),斜支撑杆与框架2的立杆之间也是采用上述装配方式。本技术在连接杆20上装有弹簧锁紧机构,防止连接杆20在工作中受振动的影响脱出。见图3,该锁紧机构是由套装在连接杆20上的弹簧38,中间带有条形通孔40的套管37和位于条形通孔-->40的右端并固定在连接杆20上的压块41组成;条形通孔40的左部带有台阶39,重力块21的水平孔呈阶梯孔,外部直径加大将套管37装入,并在重力块21上装置一定位螺钉,螺钉的顶端与套管37上的定位槽37′嵌合,使套管37定位;弹簧38在自由状态下位于套管37左端与压块41之间,推压连接杆20的右端,连接杆20的左端就插入提升杆16的水平通孔中,同时压块41将弹簧38压缩,然后顺时针旋转连接杆20一个角度,压块41就被条形通孔40中的台阶39别住,使连接杆20的左端锁紧在提升杆16的水平通孔内,无法脱出。当要把重力块21从提升杆16上卸下时,再逆时针旋转连接杆20,使压块41脱离台阶39,在弹簧38的作用下,连接杆20复位。本技术在框架2的底面周边上还装置一个荡浆器,见图5,它是由十字支架48,将十字支架48左端支起的坐凳47,固定在十字支架48前、后悬臂上的套46,装置在套46中的旋转杆45,与旋转杆45呈铰链连接的浆杆44和与它底端固定的盘49及一端装置在坐凳47的底下,另一端与盘49底面呈偏心连接的弹簧43组成。十字支架48的右端可以与框架2的底面周边呈固定装配,也可以呈活动装配,不用时将它搬开。本技术中举重杆8和仰卧推举杆13可做举重和替代杠铃进行锻炼,脚蹬装置24可进行两腿蹬力锻炼,重拉力装置(拉杆1)可进行上肢、腰、胸的肌肉锻炼,匚形双杠12、单杠6和悬臂单杠29及吊环25可以做单、双杠、吊环体操锻炼,匚形曲柄双杠26可进行腹肌锻炼,数个肋杆18组成的肋杆组可进行大运动前的预备和攀登锻炼,上弹簧拉力器5和下弹簧拉力器17可进行双肩、双臂、躯干的锻炼,且使用弹簧拉力器进行锻炼的位置可在框架2上进行选择,荡浆器可模拟划船进行锻炼。由此可见,本技术占据空间小,-->功能齐全,可对身体进行全面的锻炼,且可在框架2的四周容纳6~8人同时进行锻炼。最适宜作舰船,岛屿边防哨所,城市里的学校,旅馆,医院,疗养院和健身房等人多,空间小的体育锻炼设施。本技术的连接杆20上带有弹簧锁合机构,使用时,重力块21与提升杆16离合方便,结合牢固。本技术结构简单,取材范围广,框架2由管材制成,可拆卸搬运;不用打基础,装卸、移动既方便又灵活。图1是本技术原理图(立体图)。图2是间距可调的匚形曲柄双杠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它是在框架2中装有由n个重力块21组成的重力块组;重力块组中,中心有提升杆16,提升杆16的两旁有导向杆10、22;提升杆16上有n个水平通孔,分别与重力块组中的每个重力块21的水平孔相吻合;有n个连接杆20,能分别插入重力块21与提升杆16相吻合的水平通孔中;提升杆16的顶端系有拉绳3,它绕过框架2顶面上的定滑轮与拉杆1紧固,其特征在于框架2为长方体立式框架,导向杆10、22分别与框架2的顶面和底面固定,系在提升杆16顶端的拉绳3是垂直向上绕过装置在框架2顶面中的定滑轮4后,再经装置在框架2顶面周边上的定滑轮30与拉杆1紧固;且至少在框架2中的一根立杆上装有*形双杠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它是在框架2中装有由n个重力块21组成的重力块组;重力块组中,中心有提升杆16,提升杆16的两旁有导向杆10、22;提升杆16上有n个水平通孔,分别与重力块组中的每个重力块21的水平孔相吻合;有n个连接杆20,能分别插入重力块21与提升杆16相吻合的水平通孔中;提升杆16的顶端系有拉绳3,它绕过框架2顶面上的定滑轮与拉杆1紧固,其特征在于框架2为长方体立式框架,导向杆10、22分别与框架2的顶面和底面固定,系在提升杆16顶端的拉绳3是垂直向上绕过装置在框架2顶面中的定滑轮4后,再经装置在框架2顶面周边上的定滑轮30与拉杆1紧固;且至少在框架2中的一根立杆上装有ㄈ形双杠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至少在框架2的一根立杆上装有匚形曲柄双杠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在框架2的顶面上,至少有一条边装有单杠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在框架2的顶面周边上,至少装置一根悬臂单杠2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具有举重杆8,它右端呈丅形(或者形)伸出框架2的右面外,由托杆7托住,左端与框架2左面上的肋杆28呈铰链连接,中间有拉绳9与提升杆16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具有仰卧推举杆13,它位于举重杆8的下方,一端呈丅形(或形)伸出框架2的右面外,由托杆15托住,左端与框架2左面上的肋杆27呈铰链连接,中间有拉绳14与提升杆16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具有脚蹬装置24,它是由一根横杆24′与一根底端呈丅形的斜杆组成;横杆24′与斜杆的交接处与肋杆27呈铰链连接,横杆24′的右端带有拉绳23与提升杆16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在框架2的顶面周边上和底面周边上均带有数个装置弹簧拉力器的环(或钩)19;且在框架2的顶面周边上至少装置一只弹簧拉力器5,在底面周边上至少装置一只弹簧拉力器17。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在框架2的一个垂直面上装有由数个肋杆18组成的肋杆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在框架2的顶面周边上至少装置一根带有一付吊环25的悬臂杆25′。11、根据权利要求1、5、6、7所述的全方位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是框架2内的重力块组为2~4组;举重杆8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继光
申请(专利权)人:方继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