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膺州专利>正文

运动装置的踏板滑移连动机构改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816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运动装置的踏板滑移连动机构改良,包含有:一基座,二个分别枢接在基座上的第一摆杆,各第一摆杆具有一第一、第二端及之间形成一中段部,临近第一端位置上设有一第一枢部,于第一枢部穿设一枢轴而使第一摆杆枢设在基座上;二个分别与一对应的第一摆杆枢连的导轨,每一导轨具有一第一、第二端及连伸第一与第二端的纵轴线;二分别嵌设在一对应导轨上的踏板,每一踏板上枢设有滚轮,其滚轮嵌于一相对应导轨的轨道上;二个枢接在基座上的第二摆杆,二个分别枢连一相对应的第二摆杆与一相对应的踏板之间的第一连杆,以及二个分别枢连于一相对应的第一摆杆与一相对应的第二摆杆之间的第二连杆。其不仅提增踏板的运动行程,且能形成稳固的机构形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有关于一种运动装置的踏板滑移连动机构改良
技术介绍
按习知一种椭圆运动机的基本结构,系于一基体上设前摆杆、飞轮及枢连于前摆杆与飞轮偏心位置之间的踏杆,并在踏杆上设踏板,使踏板可形成椭圆轨迹的运动。其中,为了增加踏板的行程,习用有改良使踏板可相对踏杆移动的设计,为便于审查及比较,兹列举如下。第一种如台湾公告第320064号前案,其系于飞轮偏心位置用以枢接该踏杆一端的轴上固设一杆体,其杆体与踏板之间再枢连一连杆,当该杆体相对踏杆旋转而改变角度时,便会经由连杆而连动踏板相对踏杆移动位置,进而达到增加踏板行程之目的。然而,该习用结构并不稳固,且使用者欲改变行程差,须拆解螺栓再固定于杆体的不同位置上,操作不便,而且,踏板相对踏杆前移的行程不足,除非加长杆体,惟一旦杆体加长过大便会触及地面,因而加长的可能性不高,以致产生踏板无法有效前移,而无法配合使用者手握前摆杆的姿势状态,会形成重心不稳,易生危险。第二种如台湾公告472598号专利案,其系于前摆杆底端与踏杆枢接后再向下延伸一延伸段,再于延伸段上与踏板之间枢连一连杆,当该前摆杆相对踏杆改变角度时,便会经由连杆而连动踏板相对踏杆移动位置,进而达到增加踏板行程之目的。然而,该习用结构缩小了前摆杆与踏杆连接的空间,踏杆前端必须提高,相对影响踏板原有的水平角度,其踏杆必须弯折延伸,惟其不仅增加制造成本,且减低结构强度,而且,前摆杆相对踏杆改变角度时所产生可改变踏板行程的范围很小,并不合符实际需求,也无法有效缩小其原有的材积。第三种如台湾公告543464号专利案,其系于与飞轮同轴的曲柄末端枢连一连杆后端及一滚轮,该连杆前端再与前摆杆枢连,并设有一踏杆,该踏杆上设踏板,踏杆前端枢连一辅助杆一端,踏杆后端呈自由端,且贴置在滚轮上,而-->辅助杆一侧设有导轨,前摆杆与连杆枢接处枢设有一滚轮,嵌滚轮嵌于该导轨内,又辅助杆另端枢接于一滑座,该滑座套设在一固定在基体上的导杆,藉由调移滑座相对导杆位置,以改变辅助杆拉引踏杆的角度及位置,进而改变踏板的移动行程,然而,该习用并非可增加踏板相对踏杆行程的设计,而整体的结构也相当复杂,实无法与本技术相提并论,但为避免审查者失察,在此也提出做比较分析,谨供参考。第三种如台湾公告552969号专利案,其系于与飞轮同轴的曲柄末端与前摆杆之间枢连一连杆,并设有一踏杆,该踏杆上固设踏板,踏杆前端枢连一辅助杆一端,踏杆后端枢设有上、下滚轮,其上、下滚轮夹套在连杆上,另于前摆杆与连杆枢接处枢设有左、右滚轮,左、右滚轮夹套在辅助杆上,以取代前述专利案的导轨方式,又辅助杆另端枢接于一滑座,该滑座套设在一固定在基体上的导杆,藉由调移滑座相对导杆位置,以改变辅助杆拉引踏杆的角度及位置,进而改变踏板的移动行程,然而,该前案用以增加踏板相对踏杆行程的设计,系藉由辅助杆向下延伸的段部在相对连杆改变角度时所产生的行程差,此种设计原理与上述第二种台湾公告472598号前案相同。显然,该习用不仅产生了整体结构相当复杂,增加成本,而且更有可改变踏板行程的范围很小,并不合符实际需求,以致无法有效缩小其原有的材积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动装置的踏板滑移连动机构改良,其结构简化,制造容易,又兼具机构稳固,可有效缩小材积、节省空间、增进搬运方便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运动装置的踏板滑移连动机构改良,其包含有:一基座,其具有呈相反朝向的一前端与一后端;二第一摆杆,每一第一摆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于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形成一中段部,每一第一摆杆临近该第一端的位置上设有一第一枢部,于该第一枢部穿设一枢轴而使第一摆杆枢设在该基座上;二导轨,每一导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连伸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纵轴线,每一该导轨上设有至少一沿着该纵轴线延伸的轨道,每一导轨与-->一相对应的第一摆杆的第二端连接;二踏板,每一踏板上枢设有滚轮,其滚轮嵌于一相对应的导轨的轨道上,使踏板可沿着导轨而做相对移动;二第一连杆,每一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穿设枢轴而与一相对应的踏板枢接;二第二摆杆,每一第二摆杆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介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段部,每一第二摆杆的第一端与一相对应的第一连杆穿一枢轴而枢接,每一第二摆杆的第二端分别穿设枢轴而枢设在基座上;及二第二连杆,每一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与一对应之第一摆杆的中段部及一对应的第二摆杆的中段部以枢接方式连结。本技术使第一摆杆相对基座做往复的摆动,而导轨做椭圆轨迹的循环运动时,由于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之间枢连有第二连杆,其第一摆杆摆动时会连动第二摆杆相对基座做摆动,又由于第二摆杆与第一摆杆的摆动幅度不同,有行程差,当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朝基座前端摆动时,第二摆杆会经由第一连杆而牵引踏板相对导轨而更朝导轨的第一端移动,而当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朝基座后端摆动时,第二摆杆会经由第一连杆而牵引踏板相对导轨而更朝导轨的第二端移动,进而提增了踏板的运动行程。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结构稳固且耐用。本技术于第一摆杆及第二摆杆连接第二连杆,并于第二摆杆与踏板连接第一连杆,形成一稳定的连动机构,不仅可达成增加踏板行程的功效,又可提供一可靠、稳固的连动机构,增进使用的安全性。2、本技术藉由上述的连动机构,可有效地扩增踏板的运动行程,相对地所需的整个机体体积便大幅缩小,可确实达成缩小占用空间之目的。3、本技术设计成可调整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的间隔距离,而可供使用者依其体型调整踏板的运动行程大小,大幅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及其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基本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摆至基座前向死点的-->示意图;及图3是系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摆至基座后向死点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第二种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5是相对第四图的另一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右侧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摆至基座前向死点的示意图;及图7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右侧第一摆杆与第二摆杆摆至基座后向死点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之第二连杆可调长度的一种实施例剖示图;图9是相对第三图的第一种调整长度之示意图;图10是相对第三图的第二种调整长度之示意图;及图11是本技术之第二连杆与第二摆杆连接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基本特征技术请参看图1、2所示,本技术运动装置的踏板滑移连动机构基本结构包含有:一基座10,供稳定地置放于一平面上;二第一摆杆11、11’,每一第一摆杆11、11’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形成一中段部,每一该第一摆杆11、11’临近该第一端的位置上设有一第一枢部110、110’,于该第一枢部110、110’穿设一枢轴111、111’而使该第一摆杆11、11’枢设在该基座10上;二导轨12、12’,每一导轨12、12’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连伸该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纵轴线,每一导轨12、12’上设有至少一沿着纵轴线延伸的轨道120、120’,每一导轨12、12’与一相对应的第一摆杆11、11’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装置的踏板滑移连动机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基座,其具有呈相反朝向的一前端与一后端;    二第一摆杆,每一第一摆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于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形成一中段部,每一第一摆杆临近该第一端的位置上设有一第一枢部,于该第一枢部穿设一枢轴而使第一摆杆枢设在该基座上;    二导轨,每一导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连伸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纵轴线,每一该导轨上设有至少一沿着该纵轴线延伸的轨道,每一导轨与一相对应的第一摆杆的第二端连接;    二踏板,每一踏板上枢设有滚轮,其滚轮嵌于一相对应的导轨的轨道上,使踏板可沿着导轨而做相对移动;    二第一连杆,每一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穿设枢轴而与一相对应的踏板枢接;    二第二摆杆,每一第二摆杆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介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段部,每一第二摆杆的第一端与一相对应的第一连杆穿一枢轴而枢接,每一第二摆杆的第二端分别穿设枢轴而枢设在基座上;及    二第二连杆,每一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与一对应之第一摆杆的中段部及一对应的第二摆杆的中段部以枢接方式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装置的踏板滑移连动机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其具有呈相反朝向的一前端与一后端;二第一摆杆,每一第一摆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于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形成一中段部,每一第一摆杆临近该第一端的位置上设有一第一枢部,于该第一枢部穿设一枢轴而使第一摆杆枢设在该基座上;二导轨,每一导轨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连伸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纵轴线,每一该导轨上设有至少一沿着该纵轴线延伸的轨道,每一导轨与一相对应的第一摆杆的第二端连接;二踏板,每一踏板上枢设有滚轮,其滚轮嵌于一相对应的导轨的轨道上,使踏板可沿着导轨而做相对移动;二第一连杆,每一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第一连杆的第一端穿设枢轴而与一相对应的踏板枢接;二第二摆杆,每一第二摆杆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介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中段部,每一第二摆杆的第一端与一相对应的第一连杆穿一枢轴而枢接,每一第二摆杆的第二端分别穿设枢轴而枢设在基座上;及二第二连杆,每一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与一对应之第一摆杆的中段部及一对应的第二摆杆的中段部以枢接方式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装置的踏板滑移连动机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导轨的第二端穿设一枢轴而与一曲柄的一第一端枢接,该曲柄的一第二端则与一飞轮同轴固定并枢设在基座上,且每一导轨的第一端与一相对应的第一摆杆的该第二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装置的踏板滑移连动机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飞轮位于临近该基座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装置的踏板滑移连动机构改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膺州
申请(专利权)人:赖膺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