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轨迹的椭圆运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03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整轨迹的椭圆运动机,包括:一座体,该座体于一底座上设有一头座,该头座内轴设有一飞轮,该飞轮上设有一曲柄,且于该底座设有至少两相互平行的滑轨;一接地轮组,其于该曲柄的两端各轴接有一接地轮杆,该接地轮杆的另一端设有一滑轮,该滑轮可滑套于该滑轨上;一手握杆组;一脚踏杆组;该接地轮杆上设有一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与该脚踏杆相互轴接,且该调整装置可沿该接地轮杆轴向调整该脚踏杆与接地轮杆的轴接位置;从而,使用者通过活动调整该脚踏杆与接地轮杆的轴接位置,可使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轨迹以短轴为主作不等比例缩放,以改变使用肌群及其搭配施力的模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整轨迹的椭圆运动机
本技术与椭圆运动机有关,更详而言之,特指一种可使椭圆运动机轨迹以短轴为主作不等比例缩放,以改变使用肌群及其搭配施力模式的可调整轨迹的椭圆运动机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椭圆运动机提供的运动方式,是以一固定的椭圆型踏板轨迹作循环运动,并以一飞轮阻力装置来调整运动强度。虽然可以提供不同强度的训练,但因为运动机的踏板轨迹固定,使用者运动时所使用的肌肉群是比较固定的,且各肌肉搭配施力的比例也大致不变。若要在原有的心肺功能训练之外,也使下肢肌力、肌耐力训练方面有较大的适应范围,可以用改变轨迹型态的方式来达成。目前市面上的椭圆运动机中,具有调整轨迹的功能,主要是伴随步距调整及坡度调整而产生的附加影响。前者属于轨迹整体的等比例缩放或着重于长轴的缩放,后者属于轨迹倾斜程度的调整,而对于以短轴为主对椭圆运动轨迹作不等比例缩放者仍未有见。新性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轨迹的椭圆运动机,除提供一般市面上的椭圆运动机中踩踏阻力大小调整的功能外,更进一步针对椭圆运动轨迹以短轴为主而作不等比例缩放,以训练不同肌肉群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整轨迹的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一座体,该座体包括一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的一头座,该头座内轴接有一飞轮,该飞轮上具有一曲柄,且该底座还具有两或多组相互平行的滑轨;一接地轮组,其包括轴接在该曲柄两端的接地轮杆,该接地轮杆的另一端具有一滑轮,该滑轮滑套在该滑轨上;一手握杆组,其包括轴接在该头座上方两侧的手握杆,该手握杆的上方具有可供使用者手部握持的把手;一脚踏杆组,其包括轴接在该手握杆底端的脚踏杆,该脚踏杆的另一端具有一-->供使用者脚部踩踏的踏板;其中,该接地轮杆上还具有一与该脚踏杆近踏板端处相互轴接,可沿该接地轮杆轴向调整该脚踏杆与接地轮杆轴接位置的调整装置。使用者通过活动调整该脚踏杆与接地轮杆的轴接位置,可使椭圆运动机的运动轨迹以短轴为主作不等比例缩放,从而改变使用肌群及其搭配施力的模式。本技术进步效果:本技术通过该脚踏杆与调整座的配合,可使椭圆运动机轨迹以短轴为主作不等比例缩放,改变使用肌群及其搭配施力的模式,提供更多元运动训练模式,让使用者除了心肺耐力之外,可以对不同的肌群有更完整的训练。本案的主要功效在于,在不改变运动型态的状况下,提供以椭圆轨迹短轴变化为主的运动轨迹变化,以扩大肌群的训练范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本技术接地轮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接地轮杆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一)。图5: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二)。图6:本技术接地轮杆的调整动作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三)。图8: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接地轮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接地轮杆立体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可调整轨迹的椭圆运动机,其主要包含有:一座体10,该座体10于一底座11上设有一直立的头座12,该头座12内轴设有一飞轮13,该飞轮13上设有一曲柄131,并于该飞轮13下方设有一阻力轮14,该阻力轮14可连动至该飞轮13处,以活动调节该飞轮13的阻力大小;且于该底座11处并向后延伸设有两或多个相互平行的滑轨15;一接地轮组20,其包含有二或多个接地轮杆21,该接地轮杆21为一中空杆体,且该接地轮杆21于该曲柄131的两端各轴接有一固定座211,该固定座211一端与该接地轮杆21的杆体相连接;其中,该接地轮杆21上设有一调整装置22,该调整装置22于固定座211上并设有一动力源221,该动力源221可为一电动马达,且该接地轮杆21内设有一与动力源221相连接的伸缩杆222,该伸缩杆222的一端并设有一调整座223,该调整座223上横向穿设有一插销224,并于该接地轮杆21的-->杆体上轴向穿设有一或多个滑槽212,使得该动力源221可带动该调整座223与插销224沿该接地轮杆21产生轴向滑移调整;该接地轮杆21的另一端设有一滑轮23,且该滑轮23可滑套于该滑轨15内;一手握杆组30,其于该头座12上方的两侧各轴设有一手握杆31,该手握杆31的上方设有一把手32可供使用者手部握持;一脚踏杆组40,其于该手握杆31的底端各轴接有一脚踏杆41,且该脚踏杆41相对于该手握杆31的另一端处轴设于该插销224上;其中,该脚踏杆41的尾端处设有一踏板42,以供使用者脚部踩踏;明了上述结构后,以下针对本技术的动作原理作一详细说明:如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的手握杆31、脚踏杆41、接地轮杆21、曲柄131及飞轮13相互轴接,以形成一连动的连杆机构;而使用者于本技术的椭圆运动机上进行类似于行走的椭圆运动动作时,使用者脚部可踩踏于踏板42,并将手部同时紧握于该把手32处,以使用者的右手及右脚为例,当使用者右脚向后行走时,其右手亦同时向前将该握杆31推出(如图5所示),使得该滑轮23亦往该滑轨15后方滑移,反之,当右脚向前行走而右手同时向后扳动该握杆31时,即可使该滑轮23往该滑轨15前方滑移;当使用者连续动作时,即可带动左右两踏板42前后往复动作,以形成椭圆运动的长轴运动;同时,通过该接地轮杆21与曲柄131的连结,可带动该飞轮13产生定向转动,且该接地轮杆21会以该插销224为轴心产生上下摆动,以形成椭圆运动的短轴运动,配合该踏板42前后往复的长轴动作,即可形成椭圆的运动轨迹;而当使用者欲调整使椭圆运动机轨迹以将短轴增长时,只需驱动该动力源221,使其可带动该伸缩杆222缩短其轴长长度,连带使该插销224与脚踏杆41的轴接点往相对于固定座211的一端轴向滑移(如图6所示),即可使得该脚踏杆41尾端上升,同时又因为插销224与脚踏杆41的轴接点与曲柄131的距离缩短,当整组机构运转时,会使得该椭圆运动机轨迹的短轴随的增长,即可达到改变不同运动肌群的目的;反之,要调整使椭圆运动机轨迹以将短轴缩短时,亦只需驱动该动力源221,使其可带动该伸缩杆222增长其轴向长度,连带使该插销224与曲柄131的距离增长(如图7所示),当整组机构运转时,则会使得该椭圆运动机轨迹的短轴缩短;再者,如图8所示,其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接地轮组50包含有至少二接地轮杆51,该接地轮杆51分别轴接该曲柄131的两端处;其中,该接地轮杆51上设有一调整装置52,该调整装置52于该接地轮杆51上横向穿设有具有数个穿孔53的一列穿孔,且该调整装置52更包含有一插销54,该插销54可活动穿入该穿孔53内(如图9所示),以供该脚踏杆41轴接装置;-->当使用者欲调整使椭圆运动机轨迹以改变短轴长度时,只需驱动该脚踏杆41与插销54拆下,并将插销54抽换到适合的穿孔53处,再重新装上脚踏杆41轴接固定,即可轻易改变运动轨迹的短轴长度;虽然本案是以二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精于此技艺者能在不脱离本案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仅用以说明本案而已,非用以限制本案的范围。举凡不违本案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俱属本案申请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轨迹的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    一座体(10),该座体包括一底座(11),以及位于底座(11)上的一头座(12),该头座(12)内轴接有一飞轮(13),该飞轮(13)上具有一曲柄(131),且该底座(11)还具有两或多组相互平行的滑轨(15);    一接地轮组(20)(50),其包括轴接在该曲柄(131)两端的接地轮杆(21)(51),该接地轮杆(21)(51)的另一端具有一滑轮(23),该滑轮(23)滑套在该滑轨(15)上;    一手握杆组(30),其包括轴接在该头座(12)上方两侧的手握杆(31),该手握杆(31)的上方具有可供使用者手部握持的把手;    一脚踏杆组(41),其包括轴接在该手握杆(31)底端的脚踏杆(41),该脚踏杆(41)的另一端具有一供使用者脚部踩踏的踏板(42);    其中,该接地轮杆(21)(51)上还具有一与该脚踏杆(41)近踏板端处相互轴接,可沿该接地轮杆(21)(51)轴向调整该脚踏杆(41)与接地轮杆(21)(51)轴接位置的调整装置(22)(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轨迹的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一座体(10),该座体包括一底座(11),以及位于底座(11)上的一头座(12),该头座(12)内轴接有一飞轮(13),该飞轮(13)上具有一曲柄(131),且该底座(11)还具有两或多组相互平行的滑轨(15);一接地轮组(20)(50),其包括轴接在该曲柄(131)两端的接地轮杆(21)(51),该接地轮杆(21)(51)的另一端具有一滑轮(23),该滑轮(23)滑套在该滑轨(15)上;一手握杆组(30),其包括轴接在该头座(12)上方两侧的手握杆(31),该手握杆(31)的上方具有可供使用者手部握持的把手;一脚踏杆组(41),其包括轴接在该手握杆(31)底端的脚踏杆(41),该脚踏杆(41)的另一端具有一供使用者脚部踩踏的踏板(42);其中,该接地轮杆(21)(51)上还具有一与该脚踏杆(41)近踏板端处相互轴接,可沿该接地轮杆(21)(51)轴向调整该脚踏杆(41)与接地轮杆(21)(51)轴接位置的调整装置(22)(52)。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轨迹的椭圆运动机,其特征在于,该接地轮杆(21)为一中空杆体,且该调整装置(22)在接地轮杆(21)内套有一可轴向改变长度的伸缩杆(222)。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轨迹的椭圆运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宏生陈淳和庄佳勳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自行车暨健康科技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