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希杰专利>正文

四连杆式伸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959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连杆式伸展机构,其包含有:四杆体,其中于该各杆体的头、末端各装设有一ㄩ型座,并于该ㄩ型座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孔,该四杆体分别依序以其ㄩ型座相对接合并枢接而构成一四边形主体,且该四边形主体可由该各杆体其ㄩ型座枢接处的角度变化,而改变该四边形主体的形状;至少一弹性件,用以装设于该杆体的ㄩ型座中,使当以外力改变该四边形主体的形状时,得相对产生一反向的抗变阻力;至少一施力部,用以装设于该杆体其中一ㄩ型座的连接孔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连杆式伸展机构
本技术与运动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四连杆式伸展机构。
技术介绍
按,常用的运动健身器材,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于一架体(2)上设有一推举机构(3),并以一绳索(4)与若干滑轮(5)组合后再与一配重组(6)连结;当操作者于进行推举运动时,须以双手握持于该推举机构(3)的握杆(7),并同时以双手施力向上推举,以克服由该配重组(6)所提供的反方向作用力,进而达到运动的目的;但,常用的健身机(1)其组成结构不仅复杂,且于操作上亦相当单调,故常用的健身机(1)往往仅可用于一固定方向的健身运动,因此操作者所锻炼到的部位亦为固定,而无法达到多态样的锻炼功效,故常用的健身机(1)仍未达完善,而尚有需要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连杆式伸展机构,其结构简单,并可提供多种类的运动型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四连杆式伸展机构,其主要包含有:四杆体,该各杆体各具有一头端及一末端,其中于该各杆体的头、末端各装设有一ㄩ型座,且该ㄩ型座具有一开口端,并于该ㄩ型座的相对两侧则各设有一连接孔,该四杆体分别依序以其ㄩ型座相对接合并枢接而构成一四边形主体,且该四边形主体可由该各杆体其ㄩ型座枢接处的角度变化,而改变该四边形主体的形状;至少一弹性件,用以装设于该杆体的ㄩ型座中,而使当以外力改变该四边形主体的形状时,得相对产生一反向的抗变阻力;至少一施力部,用以装设于该杆体其中一ㄩ型座的连接孔上。-->其中该各杆体分别由一外管及一内管所相互套接而成,并由一调整螺丝的锁设,以使该杆体得具有调整长度的功效。其中该弹性件为一扭力弹簧。其中于该各ㄩ型座中分别装设有一滑轮且该弹性件为一弹性绳索所构成,并由将该弹性绳索缠绕于至少二并相对的ㄩ型座滑轮中,以提供一反向抗变阻力。其中还具有一机架,该机架可与该四连杆式伸展机构相互连结,并于该机架上设有一乘坐部。其中于该四连杆的至少一枢接处下方装设有一滚轮。附图说明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构造及特点所在,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常用运动健身器材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5为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用以显示本技术于施力时的状态。图6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主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另一种弹性绳索缠绕的方式。图9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再一种弹性绳索缠绕的方式。图10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用以显示当本技术装设于一机架上时的操作状态。图11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图12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配合参阅图2及图3,本技术所提供一种四连杆式伸展机-->构(10),其主要由四杆体(11)、一弹性件(21)以及一施力部(31)所构成,其中:该四杆体(11),分别由一外管(12)及一内管(13)所相互套接而成,并由一调整螺丝(14)的锁设,以使该杆体(11)得具有调整长度的功效,然调整固定该杆体(11)长度的方式并不以直接用螺丝锁设的方式为限,而该杆体(11)具有一头端(15)及一末端(16),其中于该各杆体(11)的头、末端(15)(16)各装设有一ㄩ型座(17),该ㄩ型座(17)具有一开口端(171),并于该ㄩ型座(17)的相对两侧则各设有一连接孔(172),该各杆体(11)分别依序以其ㄩ型座(17)的开口端(171)相对接合,并利用以一螺栓(18)分别锁设于相互对应的连接孔(172)中,使该四杆体(11)得相互枢接而构成一概呈四边形主体,且该四边形主体可由该各杆体(11)其ㄩ型座(17)枢接处(19)的角度变化,进而改变该四边形主体的形状;该弹性件(21),为一扭力弹簧,且该弹性件(21)用以卡设于该杆体(11)的ㄩ型座(17)中,并由该四杆体(11)以相互枢接的方式结合,而使当以外力改变该四边形主体的形状时,得相对产生一反向的抗变阻力,以使操作者可达到运动的功效,且该弹性件(21)可取用四组而分别安装于该各杆体(11)的四ㄩ型座(17)中,由此即可使本技术得产生四倍的抗变阻力;该施力部(31),用以装设于该杆体(11)其中一ㄩ型座(17)的连接孔(172)上方,以提供操作者得便于进行抓握或进行顶推动作。而本技术于操作使用上,如图4及图5所示,其中当操作者抓握于四连杆式伸展机构(10)的两侧施力部(31)上,由操作者施以一往内压挤或向外拉伸的作用力来改变由该四杆体(11)所构成的四边形主体形状,并克服由该四杆体(11)其ㄩ型座(17)中的弹性件(21)所提供的抗变阻力,由此使操作者可达到运动的功效。接著请继续参阅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中于该各ㄩ型座(17)中分别再装设有一滑轮(173),且该弹性件(21)为一弹性绳索所构成,并由将该弹性绳索缠绕于至少二并相对的ㄩ型座(17)滑轮(173)中,以提供一反向的抗变阻力,如图7所示,当操作者对本技术进行一往内压挤的动作时,即可使该弹性绳索受到拉伸而产生-->一反向的抗变阻力,进而使操作者同样可达到运动的功效;另如图8及图9所示其中本技术可利用二条弹性绳索(21A)(21B)以相互缠绕的方式,缠绕于该各杆体(11)的滑轮(173)中,由此同样使本技术的四连杆式伸展机构(10)于运动时可提供一反向的抗变阻力,且由该弹性绳索缠绕方式与其松紧程度的不同,而可用以提供不同大小的阻力。另如图10所示,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其中将本技术主四连杆式伸展机构(10)的其中一枢接处(19)装设于一机架(41)上,且于该机架(41)上具有一可供操作者乘坐的乘坐部(42),并于另一枢接处(19)上则装设有一顶推部(48),由此使操作者得乘坐于该机架(41)的乘坐部(42)上,并以其双脚顶撑于该顶推部(48)上而进行一腿部伸展的运动,此时并可于该四连杆(11)的至少一枢接处(19)下方装设有一滚轮(44),由此使本技术于进行伸展运动得更为顺畅;而如图11所示,其中是将该四连杆式伸展机构(10)其相对的枢接处(19)上分别装设一固定座(46),该二固定座(46)可分别供操作者的双脚摆放,由此即可使当操作者以双手顶撑于该顶推部(48)而进行一身躯往前顶推的运动时,双脚亦可同时进行一开合的舒展动作;继续参阅图12,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此时将该四连杆式伸展机构(10)以直立的方式装设于另一机架(51)上,且于该机架(51)前端设有一左右对称的踩踏部(52),而可提供操作者的双脚踩踏,由此当操作者以双手抓握于施力部(31)上时,即可提供操作者得进行一身躯往上拉伸的运动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连杆式伸展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四杆体,该各杆体各具有一头端及一末端,其中于该各杆体的头、末端各装设有一ㄩ型座,且该ㄩ型座具有一开口端,并于该ㄩ型座的相对两侧则各设有一连接孔,该四杆体分别依序以其ㄩ型座相对接合并枢接而 构成一可改变形状的四边形主体;至少一弹性件,装设于该杆体的ㄩ型座中; 至少一施力部,装设于该杆体其中一ㄩ型座的连接孔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连杆式伸展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四杆体,该各杆体各具有一头端及一末端,其中于该各杆体的头、末端各装设有一ㄩ型座,且该ㄩ型座具有一开口端,并于该ㄩ型座的相对两侧则各设有一连接孔,该四杆体分别依序以其ㄩ型座相对接合并枢接而构成一可改变形状的四边形主体;至少一弹性件,装设于该杆体的ㄩ型座中;至少一施力部,装设于该杆体其中一ㄩ型座的连接孔上。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连杆式伸展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各杆体分别由一外管及一内管所相互套接而成,并由一调整螺丝的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希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希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