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正盛专利>正文

球拍拍框的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60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球拍拍框的护套,为弧形体状,并且间隔形成数个穿孔;护套断面为层状构造具有一呈织物状形态的基骨架、一为树脂形态的塑性覆体,所述基骨架包含数个纤维束单元与数个纤维束单元,各自以预定方向交织形成,各纤维束单元之间的空隙,形成供该塑性覆体形成填置的通孔,并以该塑性覆体披覆结合该基骨架全周面而形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佳、重量轻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拍拍框的护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拍护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强度佳、重量轻的球拍拍框的护套。
技术介绍
现有运动用具中的网球拍,经常会在拍框外周缘(尤其是远离握把的区域)安装护套。护套形式一般如图5、图6所示,拍框40在拍面区域,于其外周面的拍框周面41,钻设数个供网线穿装的线孔42,为保护拍框周面41而安装护套50。该护套50通常是以塑性材料射出成型为弧形体,断面形态通常是近凹字状,以配合拍框周面41的横断面形态,以便伏贴于拍框周面41上,所以护套50中央为主护部51,两侧外张处分别为护檐53,主护部51上钻设数个对准线孔42的穿孔52,而为减轻重量,所以在护檐53上形成数个减料孔54。但是前述护套50历来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是塑性材料射出成型,厚度有限,至少大于0.4mm,厚度重量无法有效缩减,仅能以镂空方式形成减料孔来减轻重量,故重量轻量化有限,因此球拍整体重量偏大,增加挥拍臂力的负荷,影响施力击球欲求精准的效果。2、强度不足。护套采取塑性材料,材质易受天气影响而老化,强度不佳。3、外形单调,由于采取塑性材料射出成型,外形呈现单一色彩、单一质感,球拍的高级感无法突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护套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球拍拍框的护套,其具有强度佳、重量轻的优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拍拍框的护套,为弧形体状,并且间隔形成数个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断面为层状构造具有一呈织物状形态的基骨架、一为树脂形态的塑性覆体,所述基骨架包含数个纤维束单元与数个纤维束单元,各自以预定方向交织形成,各纤维束单元之间的空隙,形成供该塑性覆体形成填置的通孔,并以该塑性覆体披覆结合该基骨架全周面而形成一体。前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中纤维束单元为数条纤维丝组成。前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中塑性覆体为透明状。前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中护套中央位置是具有数个穿孔的主护部,主护部两侧分别往外延伸有护檐。前述的球拍拍框的护套,其中护套厚度是在0.25mm~0.35mm之间。本技术具有如下功效:1、护套层状构造包含基骨架与塑性覆体,借由基骨架以数个纤维束单元交织形成织物状形态,通过预定方向的交织来提高各方向的受力强度,不易崩裂,有效地提高支撑强度,配合基骨架耐候性高,强度不受气候影响强度,具有耐用性,使保护拍框的效果更佳。2、塑性覆体是薄薄地披覆在基骨架周面,并且在未固化成型前,液体状的塑性覆体流穿基骨架的通孔,因此在加热加压固化成型后,形成有如夹合为一体的形式,强化定型基骨架的编织结构,大大提高护套的强度。3、本技术的基骨架可披覆透明状塑性覆体,借由透明状可显现基骨架编织立体感,使护套造型别具特殊视觉感,与现有的单色的护套相比,本技术增加了护套的外形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使球拍具有高档质感。4、本技术具备轻薄特性。基骨架的纤维束单元重量很轻,而结合塑性覆体之后进行加热加压,可以让厚度缩减到小于0.4mm,甚至达到0.25mm~0.35mm之间,故而轻薄化特性将使挥拍打击效能,发挥得更加自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护套与球拍分离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基骨架俯视放大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基骨架与塑性覆体未结合前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现有护套与球拍分离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现有护套立体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0护套              11、52穿孔12、52主护部13、53护檐20基骨架            21、22纤维束单元23通孔              210纤维丝30塑性覆体40拍框              41拍框周面42线孔54减料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拍框40的形态与一般球拍相同,具有拍框周面41、线孔42,拍框周面41外侧面供护套10伏贴安装。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护套10在图面显示的是较佳实施例形状,是与现有形状相同,而呈弧形体,中央为主护部12,主护部12两侧向外展伸护檐13,主护部12沿弧形面上穿设数个穿孔11。而本技术护套10层状构造包含一呈织物状形态的基骨架20以及一披覆于基骨架20的塑性覆体30,借以改变护套10而使其具备强度高、轻薄化的功效。请再参阅图2至图4,护套10所包含的基骨架20是由数个纤维束单元21与数个纤维束单元22,各自以预定方向交织形成织物状形态,并且在各纤维束单元21、22编织间的空隙形成通孔23,以使基骨架20具有较佳强度。而每一个纤维束单元21、22由数条纤维丝210组成,该纤维丝210是诸如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或克拉维纤维等纤维丝线,让每一个纤维束单元21、22所承受力量,由多条纤维丝210来分别承担。基骨架20在上、下面完全披覆透明液状、黏合性质的树脂的塑性覆体30,使塑性覆体30包覆基骨架20,塑性覆体30流穿通孔23,整体置-->于设定形状的模具内,经加热加压而固化成型为如图2所示的层状构造,具有主护部12、护檐13形式(形状可变化),尤其,基骨架20在周面结合塑性覆体30为一体状,通孔23即填置塑性覆体30,故确保基骨架20编织的位置,配合塑性覆体30定形而不变动位置。此外,成型为护套10的厚度可以很薄,控制在0.25mm~0.35mm之间,较现有护套以塑性材料射出成型者薄,具有轻薄特性。由上所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制成的护套10结合于拍框40后,具有轻薄特点,并且如图2、图4所示,护套10的基骨架20是由纤维束单元21、22交叉编织而成,具有极佳的强度,而基骨架20所披覆的塑性覆体30为透明状,更可以表现出基骨架20的编织立体感,使视觉造型别出心裁,提高视觉美感。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拍拍框的护套,为弧形体状,并且间隔形成数个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断面为层状构造具有一呈织物状形态的基骨架、一为树脂形态的塑性覆体,所述基骨架包含数个纤维束单元与数个纤维束单元,各自以预定方向交织形成,各纤维束单元之间的空隙 ,形成供该塑性覆体形成填置的通孔,并以该塑性覆体披覆结合该基骨架全周面而形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拍拍框的护套,为弧形体状,并且间隔形成数个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断面为层状构造具有一呈织物状形态的基骨架、一为树脂形态的塑性覆体,所述基骨架包含数个纤维束单元与数个纤维束单元,各自以预定方向交织形成,各纤维束单元之间的空隙,形成供该塑性覆体形成填置的通孔,并以该塑性覆体披覆结合该基骨架全周面而形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盛
申请(专利权)人:陈正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