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包括上端环、下端环以及连接在上端环和下端环之间的多条工作筋板,所述工作筋板由圆弧形的弹性钢片制成,所述工作筋板的数量为双数条,相邻两条工作筋板的弧形最高点以工作筋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上下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减小了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的进入力,增大了弹性套管扶正器的复位力,套管扶正效果好,固井质量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采油固井
,具体涉及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
技术介绍
套管在井眼中的居中度是油气井固井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之一,而扶正器安放又是套管居中与否的基础,扶正器是用于套管的扶正、保证套管在井眼中同心度的部件。不同类型扶正器的性能对套管的下入和最终的居中度有不同的影响,目前的扶正器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需要的进入力大,复位力不够,导致固井时套管在井眼居中度不够,降底固井质量,偏心太大时会造成固井失败、井口报费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其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减小了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的进入力,增大了弹性套管扶正器的复位力,套管扶正效果好,固井质量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包括上端环、下端环以及连接在上端环和下端环之间的多条工作筋板,所述工作筋板由圆弧形的弹性钢片制成,所述工作筋板的数量为双数条,相邻两条工作筋板的弧形最高点以工作筋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上下交错设置。上述的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环、多条工作筋和下端环为整体式结构。上述的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环的上边缘设置有上导向齿边,所述下端环的下边缘设置有下导向齿边。上述的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工作筋板中其中一条工作筋板的弧形最高点位于工作筋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上方,且与工作筋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0mm~100mm;相邻两条工作筋板中另一条工作筋板的弧形最高点位于工作筋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下方,且与工作筋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0mm~100mm。上述的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工作筋板的弧形最高点与工作筋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上述的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工作筋板中弧形最高点位于工作筋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方的工作筋板的上端窄,下端宽;相邻两条工作筋板中弧形最高点位于工作筋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下方的工作筋板的上端宽,下端窄。上述的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筋板的数量为4~12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2、本技术通过将相邻两条工作筋板的弧形最高点一上一下交错设置,能够减小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的进入力,套管扶正效果好,固井质量高。3、本技术通过将靠近弧形最高点一端的工作筋板变窄,远离弧形最高点一端的工作筋板变宽,能够进一步减小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的进入力,增大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的复位力,套管扶正效果好,固井质量高。4、本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固井失败、井口报费等事故的发生,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减小了该弓形弹性套管
扶正器的进入力,增大了弹性套管扶正器的复位力,套管扶正效果好,固井质量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端环; 2—工作筋板; 3—下端环;4—下导向齿边; 5—上导向齿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包括上端环1、下端环3以及连接在上端环1和下端环3之间的多条工作筋板2,所述工作筋板2由圆弧形的弹性钢片制成,所述工作筋板2的数量为双数条,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的弧形最高点以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上下交错设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端环1、多条工作筋2和下端环3为整体式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中其中一条工作筋板2的弧形最高点位于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上方,且与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0mm~100mm;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中另一条工作筋板2的弧形最高点位于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下
方,且与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0mm~100mm。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的弧形最高点与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筋板2的数量为4~12条,优选为8条。通过将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的弧形最高点一上一下交错设置,能够减小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的进入力,套管扶正效果好,固井质量高,能够有效地减少固井失败、井口报费等事故的发生。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中弧形最高点位于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方的工作筋板2的上端窄,下端宽;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中弧形最高点位于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下方的工作筋板2的上端宽,下端窄。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通过将靠近弧形最高点一端的工作筋板2变窄,远离弧形最高点一端的工作筋板2变宽,能够进一步减小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的进入力,增大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的复位力,套管扶正效果好,固井质量高,能够有效地减少固井失败、井口报费等事故的发生。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上端环1的上边缘设置有上导向齿边1,所述下端环3的下边缘设置有下导向齿边4。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上导向齿边5和下导向齿边4的设置,能够使得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更加顺利地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且能够保证扶正效果。通过将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的弧形最高点一上一下交错设置,能够减小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的进入力,套管扶正效果好,固井质量高,能够有效地减少固井失败、井口报费等事故的发生。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中弧形最高点位于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上方的工作筋板2的上端窄,下端宽;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中弧形最高点位于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下方的工作筋板2的上端宽,下端窄。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3相同。通过将靠近弧形最高点一端的工作筋板2变窄,远离弧形最高点一端的工作筋板2变宽,能够进一步减小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的进入力,增大该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的复位力,套管扶正效果好,固井质量高,能够有效地减少固井失败、井口报费等事故的发生。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包括上端环(1)、下端环(3)以及连接在上端环(1)和下端环(3)之间的多条工作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筋板(2)由圆弧形的弹性钢片制成,所述工作筋板(2)的数量为双数条,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的弧形最高点以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上下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包括上端环(1)、下端环(3)以及连接在上端环(1)和下端环(3)之间的多条工作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筋板(2)由圆弧形的弹性钢片制成,所述工作筋板(2)的数量为双数条,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的弧形最高点以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上下交错设置。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环(1)、多条工作筋(2)和下端环(3)为整体式结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环(1)的上边缘设置有上导向齿边(5),所述下端环(3)的下边缘设置有下导向齿边(4)。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弓形弹性套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工作筋板(2)中其中一条工作筋板(2)的弧形最高点位于工作筋板(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上方,且与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北兴,张霖,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纽兰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