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驱动-双钩电动葫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7171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0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驱动-双钩电动葫芦,属于起重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双驱动-双钩电动葫芦,包括卷筒、主起升电机、减速器、固定板和钩体,所述固定板为2个,分别为固定板A和固定板B;所述卷筒设置于固定板A和固定板B之间,所述主起升电机、减速器分列于固定板A、固定板B外侧,主起升电机的传动轴穿过卷筒轴向中心后和减速器传动式连接;减速器和卷筒转动式连接。钩体呈在钩杆两侧对称设置的双挂钩的结构,包括卡子和2个挡板,所述卡子卡在钩杆的颈部;所述2个挡板的固定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卡子的两侧,其自由端搭靠在2个挂钩的钩头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单电机双驱动和双钩体防护的目的,而且,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驱动-双钩电动葫芦
技术介绍
电动葫芦(双梁起重机)是集起吊和搬运于一体的特种设备,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由于传统葫芦的起升机构和运行机构是两个独立体,主动轮组和被动轮组设置在由钢板焊接的方箱形梁盒内,不仅制造工艺复杂、焊接工作量大,且整体设备的体积大、自重大,运行时功率大、噪音大,增加了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用户的使用成本。目前,使用的电动葫芦由于原始设计原因,钩头没有钢丝绳防脱钩装置,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钢丝绳跳脱现象,造成吊物坠落,引发安全事故,给生产安全埋下隐患。为此研制一套钩头防脱保险装置,用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经查阅图纸及实物勘查,确认车间所使用的电动葫芦钩头为20#钢锻造而成,此种材质钩头强度高,刚性好,但根据我国电动葫芦制造安装规范规定,电动葫芦钩头部位一般不允许焊接或钻孔,因此如何将防脱装置在钩头上的安装固定是此项目研究的重点。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1390628,公开日2013.05.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驱动电动葫芦,它包括有卷筒、钢丝绳、吊钩及起吊装置,在一个卷筒内圆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驱动-双钩电动葫芦,包括卷筒(1)、主起升电机(2)、减速器(3)、固定板和钩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2个,分别为固定板A(4)和固定板B(5);所述卷筒(1)设置于固定板A(4)和固定板B(5)之间,所述主起升电机(2)、减速器(3)分列于固定板A(4)、固定板B(5)外侧,主起升电机(2)的传动轴(10)穿过卷筒(1)轴向中心后和减速器(3)传动式连接;减速器(3)和卷筒(1)转动式连接;所述钩体(13)呈在钩杆(136)两侧对称设置的双挂钩(137)的结构,包括卡子(131)和2个挡板(132),所述卡子(131)卡在钩杆(136)的颈部;所述2个挡板(132)的固定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动-双钩电动葫芦,包括卷筒(1)、主起升电机(2)、减速器(3)、固定板和钩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2个,分别为固定板A(4)和固定板B(5);所述卷筒(1)设置于固定板A(4)和固定板B(5)之间,所述主起升电机(2)、减速器(3)分列于固定板A(4)、固定板B(5)外侧,主起升电机(2)的传动轴(10)穿过卷筒(1)轴向中心后和减速器(3)传动式连接;减速器(3)和卷筒(1)转动式连接;所述钩体(13)呈在钩杆(136)两侧对称设置的双挂钩(137)的结构,包括卡子(131)和2个挡板(132),所述卡子(131)卡在钩杆(136)的颈部;所述2个挡板(132)的固定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卡子(131)的两侧,其自由端(1321)搭靠在2个挂钩(137)的钩头(1371)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双钩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个主动轮(6)、2个被动轮(7)和2个平移电机(8);固定板A(4)的两端部外侧固定有1个主动轮(6)和1个被动轮(7)、固定板B(5)的两端部外侧固定有另外1个主动轮(6)和1个被动轮(7),2个主动轮(6)和2个被动轮(7)均相对设置;所述2个平移电机(8)分别固定于固定板A(4)和固定板B(5)的内侧,并和2个主动轮(6)传动式连接;2个主动轮(6)和2个被动轮(7)均在轨道(9)上平移;所述卡子(131)为哈夫卡子,通过螺栓(1312)穿过卡口(1311)固定在钩杆(136)的颈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双钩电动葫芦,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成军吕成宾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双力起重设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