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32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包括绕线框,绕线框包含第一绕线区、形成在第一绕线区两侧的第二绕线区及贯通第一绕线区和第二绕线区的通道,在各第二绕线区分别设置有插槽。藉此,可简化整体的组装程序而缩短装配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架,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
技术介绍
变压器为各种电子产品中经常使用的电子组件,其是用以将所接收的电流经由转换过程而成为另一比例的电流,以提供给其他的电子组件来使用。现有变压器包含一绕线框、一磁芯组、一次侧绕线以及二次侧绕线,其中一次侧绕线以及二次侧绕线是分离地缠绕于绕线框的各绕线区上,而磁芯组则是部分贯穿于绕线框的绕线区,如此一来,当一次侧绕线通入一电流时,便可使磁芯组感应出磁场,从而在二次侧绕线上产生感应电流。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对于电力转换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在产品的安全标准规格方面,亦越趋严格地规范着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线与二次侧绕线间的使用安全问题,由于现有变压器的绕线大都是以细铜丝线来进行缠绕,其不仅在进行缠绕的过程中因为工艺的繁琐而使组装变得缓慢和不便,更因为以细铜丝线来作为绕线单元,其所能够承受电流量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并且存在有使用安全问题。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改善上述技术缺失的变压器,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其可简化整体的组装程序而缩短装配时间。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包括一绕线框,该绕线框包含一第一绕线区、形成在该第一绕线区两侧的二第二绕线区及贯通该第一绕线区和该第二绕线区的一通道,在各该第二绕线区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插槽。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功效,以导电环来作为二次侧绕线,能够承受较大的电
流量输出。由于各导电插板是以插接方式与绕线框结合,在维修过程中仅需更换损坏的元件,而更具备有经济效益。藉由在第一绕线区内开设有通风孔,利于外部的低温气体可进入绕线框内部来进行热交换,并且能够将各绕线运作所产生的热量带离散逸。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绕线架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专利技术绕线架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图;图4为图2中的4-4剖视图;图5为图2中的5-5剖视图;图6为图2中的6-6剖视图;图7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0…绕线框11…通道12…立板13…第一绕线区14…间隔板141…插槽142…插口15…第二绕线区16…接脚板17…导接脚18…通风孔20…导电插板21…本体22…导电环221…横向段222…第一纵向段223…第二纵向段224…第三纵向段225…开口23…导接脚3…磁芯组31…第一磁芯32…第二磁芯4…一次侧绕线5…二次侧绕线6…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其主要包括一绕线框10,此绕线框10为以塑胶等绝缘材料所制成,大致呈一中空矩形体,在平行于中心线的方向具有一矩形通道11,另在垂直于中心线的方向延伸有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二立板12,在此二立板12之间形成有一第一绕线区13,以提供给一次侧绕线4来进行缠绕。在各立板12外侧区域分别延伸有多个间隔板14,各间隔板14大致与各立板11平行配置,在每一间隔板14设有与前述通道11相互连通的一插槽141,且各插槽141分别具有一插口142,此插口142是形成在间隔板14的侧边位置,各间隔板14所形成的区域恰构成一第二绕线区15。另在各间隔板14的下端两侧分别延伸有二接脚板16,于各接脚板16的下方分别连接有二导接脚17,以供一次侧绕线4的出线端作电性连接。又,在第一绕线区13内开设有连通前述矩形通道11的一通风孔18。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架结构更包括多个导电插板20,每一导电插板20具有一本体21及固定在本体21的一导电环22,本实施例的本体21为一电路板,呈一
「凸」字形,导电环22可为一铜片或一铜箔,其是自前述插槽141的插口142插入而连接结合于绕线框10,用以作为二次侧绕线5。由于导电环22的截面积大于现有绕线的截面积,因此相较于现有变压器利用绕线来作为二次侧绕线,因而具有可承受较大的输出电流量的优点。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导电环22包含相互平行的二横向段221、自各横向段221的一端朝相反方向弯曲延伸并且垂直于横向段221的一第一纵向段222及自各横向段221的另一端朝相反方向弯曲延伸并且垂直于横向段221的一第三纵向段223和一第四纵向段224,第三纵向段223和第四纵向段224是与第一纵向段222相互平行,并在第三纵向段223和第四纵向段224之间形成有一开口225,此导电环22是贴合固定在本体21的一侧表面上,且其开口225位在邻近于本体21的宽端位置,并于各本体21宽端位置分别向下延伸有二导接脚23,以供二次侧绕线5的出线端作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架结构可与一磁芯组3组合以构成一变压器,磁芯组3包含一第一磁芯31和一第二磁芯32,第一磁芯31和第二磁芯32皆呈一「E」字形,其中各磁芯31、32的中间凸部是穿入前述的通道11内并形成有对应前述通风孔18配置的一间隔气隙,各磁芯31、32的上、下凸部则是分别覆盖在各间隔板14和一次侧绕线4的上、下表面,且上、下凸部彼此相互对接(如图4所示),如此以组合成一变压器。此变压器可以安装在一电路板6上,利用在电路板6上所开设的孔或槽(图未示出),以提供前述的各导接脚17、23插接结合。使用时当电流通过一次侧绕线4和二次侧绕线5时将于其上产生热量,此时可通过通风孔18和间隔气隙所构成的散热通道来将前述热量带离散逸至外部。又在一次侧绕线4上方和各磁芯31、32的上、下凸部下方之间形成有一散热通道,另在任二相邻间隔板14之间或间隔板14和立板12之间亦形成有一散热通道(如图4所示),如此可让外部的低温气体易于进入变压器内部并走各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请参阅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架结构除了可为上述实施例外,亦可如本实施例的型态,其中一次侧绕线4是可缠绕在任二相邻间隔板14之间或间隔板14和立板12之间,如此,亦具有前述实施例的等同效果。使用时利用外部的低温气体经由通风孔18和间隔气隙,以带走导电插板20上各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绕线框,该绕线框包含一第一绕线区、形成在该第一绕线区两侧的二第二绕线区及贯通该第一绕线区和该第二绕线区的一通道,在各该第二绕线区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插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绕线框,该绕线框包含一第一绕线区、形成在该第一绕线区两侧的二第二绕线区及贯通该第一绕线区和该第二绕线区的一通道,在各该第二绕线区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插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绕线框为一中空矩形体,该通道是平行于该中空矩形体的中心线方向而形成,在垂直于该中空矩形体的中心线方向延伸有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二立板,该第一绕线区形成在各该立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各该立板的外侧区域延伸有多个间隔板,各该间隔板与各该立板平行配置,该第二绕线区形成在各该间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槽开设在该间隔板,且该插槽具有一插口,该插口形成在该间隔板的侧边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的绕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间隔板的下端延伸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永鸿徐皓德罗世宏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