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具分类整理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筷子、勺子自动分类整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并且要提高员工的效率投入越来越大,尤其在餐饮领域,用人力来完成对餐具的分类显得过于缓慢。也有用机器来对餐具进行整理的,但不同餐具需要用到不同的机器,限制了机器的应用,同时,太多机器不利于维护,同时降低了效率,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筷子、勺子自动分类整理装置。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筷子、勺子自动分类整理装置,用于将筷子、勺子进行分类并整理,包括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第一齿带、第二齿带、支撑机构、第一弹性接触片、第二弹性接触片、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一端均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撑机构上,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传输带,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传输带运动,第一传输带上方设有呈V字形的挡板,挡板底部距离第一传输带顶端的距离大于筷子的厚度,小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筷子、勺子自动分类整理装置,用于将筷子、勺子进行分类并整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第一齿带、第二齿带、支撑机构、第一弹性接触片、第二弹性接触片、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一端均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撑机构上,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传输带,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传输带运动,第一传输带上方设有呈V字形的挡板,挡板底部距离第一传输带顶端的距离大于筷子的厚度,小于勺子的厚度,挡板前端呈V字形的顶端靠近第一传输带的前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筷子、勺子自动分类整理装置,用于将筷子、勺子进行分类并整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第五驱动装置、第一齿带、第二齿带、支撑机构、第一弹性接触片、第二弹性接触片、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一端均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撑机构上,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传输带,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传输带运动,第一传输带上方设有呈V字形的挡板,挡板底部距离第一传输带顶端的距离大于筷子的厚度,小于勺子的厚度,挡板前端呈V字形的顶端靠近第一传输带的前端,挡板末端位置设有滑槽,从第一传输带滑落的勺子通过滑槽滑入到第二传输带上,第一传输带末端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导槽,第一导槽的末端设有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外侧均设有齿轮,第一齿带与第一同步轮上的齿轮相啮合,第二齿带与第二同步轮上的齿轮相啮合,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一凹槽,第一齿带、第二齿带上均设有第一凸起,同一齿带上的相邻第一凸起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第一凹槽与第一容纳槽相对应,所述第二传输带末端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二导槽,第二导槽末端设有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由第四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的轮面上均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勺子相适配,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之间设有第三传输带,第三传输带由第五驱动装置驱动,第三传输带上设有多个与勺子相适配的第二容纳槽,相邻第二容纳槽之间的间距与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上相邻第二凹槽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安装于转动机构上,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活塞置于第一气室内,第一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塞、第一传输带,第二气缸 内设有第二气室,第二活塞置于第二气室内,第二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活塞、第二传输带,所述支撑机构设有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电阻丝缠绕于第一支撑件上,第二电阻丝缠绕于第二支撑件上,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外层均为绝缘层,每圈第一电阻丝形成一个第一电阻环,相邻第一电阻环相贴,每个第一电阻环上开有第一豁口,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片在第一豁口处与第一电阻丝接触,各第一电阻环的第一豁口形成第一通道,第一弹性片在第一通道内滑动,每圈第二电阻丝形成一个第二电阻环,相邻第二电阻环相贴,每个第二电阻环上开有第二豁口,所述第二弹性接触片在第二豁口处与第二电阻丝接触,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尔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