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梳机的锡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6174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梳机的锡林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它包括锡林滚筒、棘轮、驱动棘爪、止回棘爪,锡林梳针板等间距设置在锡林滚筒的外侧,钳板组件等间距设置在锡林梳针板上,棘轮同轴心设置在滚筒支轴的下端,摆杆铰接在棘轮中间,驱动棘爪的中端铰接在摆杆的左端,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在驱动棘爪的上端,另一端连接在摆杆的左端,曲柄的一端和旋转电磁铁连接,曲柄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止回棘爪的下端铰接在止回支座,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止回棘爪上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弹簧支座,止回棘爪和棘轮卡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准确实现锡林滚筒单向间歇回转运动,实现纤维条梳理并夹持、分离,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精梳机的锡林装置
技术介绍
精梳机是纺纱过程中实现精梳工艺所用的机械。精梳机的主要作用是:排除较短纤维,清除纤维中的扭结粒(棉结、毛粒、草屑、茧皮等),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最终制成粗细比较均匀的精梳条。现有棉精梳机主要包括给棉装置、锡林装置、顶梳装置及输出装置。给棉装置、顶梳装置及输出装置依次分布于锡林装置的周围。锡林装置用于把给棉装置传送来的纤维条进行梳理并夹持、分离。顶梳装置用于对锡林装置的纤维末端进行梳理。输出装置用于使分离的纤维条或纤维卷接合成条或卷给棉罗拉的间歇给棉。目前,常见的锡林装置采取分簇夹取纤维的方式,在锡林滚筒上设置有多个钳板,在回转运动过程中对钳板开合时间和位置要求非常苛刻,短促的开合时间难以保证嵌板夹持纤维的可靠性和纤维长度的一致性。因为要实现锡林滚筒单向间歇回转运动,常见的驱动机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梳机的锡林装置,准确实现锡林滚筒单向间歇回转运动,实现纤维条梳理并夹持、分离,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梳机的锡林装置,它包括锡林滚筒、锡林梳针板、钳板组件、滚筒支轴、机架、棘轮、驱动棘爪、第一弹簧、摆杆、止回棘爪、止回支座、第二弹簧、弹簧支座、曲柄、旋转电磁铁、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所述滚筒支轴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锡林滚筒同轴心设置在滚筒支轴的上端,所述锡林梳针板等间距设置在锡林滚筒的外侧,所述钳板组件等间距设置在锡林滚筒上,所述钳板组件包括定钳板和动钳板,所述定钳板固定在锡林滚筒上,所述动钳板可开合设置在定钳板的一侧,所述棘轮同轴心设置在滚筒支轴的下端,所述摆杆铰接在棘轮中间,所述驱动棘爪的中端铰接在摆杆的左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在驱动棘爪的上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摆杆的左端,所述摆杆的右端设置有U型槽,所述曲柄的一端和旋转电磁铁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卡在U型槽内,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设置在旋转电磁铁的外侧,所述止回支座固定在机架上,并且位于棘轮的一侧,所述止回棘爪的下端铰接在止回支座,所述弹簧支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止回棘爪上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弹簧支座,所述止回棘爪和棘轮卡合。进一步地,所述锡林梳针板上的梳针倾斜方向和锡林滚筒的旋转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为滚轮式行程开关。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旋转电磁铁带动曲柄来回摆动,曲柄上的滚轮带动摆杆上下摆动,实现驱动棘爪间歇性带动棘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锡林滚筒间歇性转动。锡林滚筒上的锡林梳针板对输送过来的纤维条进行梳理,去除短纤维、棉结、杂质和疵点,接着锡林滚筒上的钳板组件实现对纤维条的夹持,便于梳理。止回棘爪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顶在棘轮上,有效防止了棘轮反向转动。锡林梳针板上的梳针倾斜方向和锡林滚筒的旋转方向相同,有利于提高对纤维条的梳理效果。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为滚轮式行程开关,反应灵敏,可靠性好。本技术准确实现锡林滚筒单向间歇回转运动,实现纤维条梳理并夹持、分离,结构简单,可靠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局部放大图A。图3为本技术图1的局部放大图B。图中:1.锡林滚筒,2.锡林梳针板,3.钳板组件,4.滚筒支轴,5.机架,6.棘轮,7.驱动棘爪,8.第一弹簧,9.摆杆,10.止回棘爪,11.止回支座,12.第二弹簧,13.弹簧支座,14.曲柄,15.旋转电磁铁,16.第一行程开关,17.第二行程开关,18.定钳板,19.动钳板,20.U型槽,21.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精梳机的锡林装置,它包括锡林滚筒1、锡林梳针板2、钳板组件3、滚筒支轴4、机架5、棘轮6、驱动棘爪7、第一弹簧8、摆杆9、止回棘爪10、止回支座11、第二弹簧12、弹簧支座13、曲柄14、旋转电磁铁15、第一行程开关16、第二行程开关17,所述滚筒支轴4可转动设置在机架5上,所述锡林滚筒1同轴心设置在滚筒支轴4的上端,所述锡林梳针板2等间距设置在锡林滚筒1的外侧,所述锡林梳针板2上的梳针倾斜方向和锡林滚筒1的旋转方向相同,有利于提高对纤维条的梳理效果。所述钳板组件3等间距设置在锡林滚筒1上,所述钳板组件3包括定钳板18和动钳板19,所述定钳板18固定在锡林滚筒1上,所述动钳板19可开合设置在定钳板18的一侧,定钳板18和动钳板19配合实现对纤维条的夹持。所述棘轮6同轴心设置在滚筒支轴4的下端,所述摆杆9铰接在棘轮6中间,所述驱动棘爪7的中端铰接在摆杆9的左端,所述第一弹簧8的一端连接在驱动棘爪7的上端,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摆杆9的左端。所述摆杆9的右端设置有U型槽20,所述曲柄14的一端和旋转电磁铁15连接,所述曲柄14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21,所述滚轮21卡在U型槽20内。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6和第二行程开关17设置在旋转电磁铁15的外侧,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6和第二行程开关17为滚轮式行程开关,反应灵敏,可靠性好。所述止回支座11固定在机架5上,并且位于棘轮6的一侧,所述止回棘爪10的下端铰接在止回支座11,所述弹簧支座13固定在机架5上,所述第二弹簧12的一端连接于止回棘爪10上端,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连接于弹簧支座13,所述止回棘爪10和棘轮6卡合,止回棘爪10有效防止了棘轮6反向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精梳机的锡林装置使用时,旋转电磁铁15带动曲柄14来回摆动,曲柄14上的滚轮21带动摆杆9上下摆动,实现驱动棘爪7间歇性带动棘轮6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锡林滚筒1间歇性转动。锡林滚筒1上的锡林梳针板2对输送过来的纤维条进行梳理,去除短纤维、棉结、杂质和疵点,接着锡林滚筒1上的钳板组件3实现对纤维条的夹持,便于梳理。止回棘爪10在第二弹簧12的作用下顶在棘轮6上,有效防止了棘轮6反向转动。本技术准确实现锡林滚筒1单向间歇回转运动,实现纤维条梳理并夹持、分离,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梳机的锡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锡林滚筒、锡林梳针板、钳板组件、滚筒支轴、机架、棘轮、驱动棘爪、第一弹簧、摆杆、止回棘爪、止回支座、第二弹簧、弹簧支座、曲柄、旋转电磁铁、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所述滚筒支轴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锡林滚筒同轴心设置在滚筒支轴的上端,所述锡林梳针板等间距设置在锡林滚筒的外侧,所述钳板组件等间距设置在锡林滚筒上,所述钳板组件包括定钳板和动钳板,所述定钳板固定在锡林滚筒上,所述动钳板可开合设置在定钳板的一侧,所述棘轮同轴心设置在滚筒支轴的下端,所述摆杆铰接在棘轮中间,所述驱动棘爪的中端铰接在摆杆的左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在驱动棘爪的上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摆杆的左端,所述摆杆的右端设置有U型槽,所述曲柄的一端和旋转电磁铁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卡在U型槽内,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设置在旋转电磁铁的外侧,所述止回支座固定在机架上,并且位于棘轮的一侧,所述止回棘爪的下端铰接在止回支座,所述弹簧支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止回棘爪上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弹簧支座,所述止回棘爪和棘轮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梳机的锡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锡林滚筒、锡林梳针板、钳板组件、滚筒支轴、机架、棘轮、驱动棘爪、第一弹簧、摆杆、止回棘爪、止回支座、第二弹簧、弹簧支座、曲柄、旋转电磁铁、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所述滚筒支轴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锡林滚筒同轴心设置在滚筒支轴的上端,所述锡林梳针板等间距设置在锡林滚筒的外侧,所述钳板组件等间距设置在锡林滚筒上,所述钳板组件包括定钳板和动钳板,所述定钳板固定在锡林滚筒上,所述动钳板可开合设置在定钳板的一侧,所述棘轮同轴心设置在滚筒支轴的下端,所述摆杆铰接在棘轮中间,所述驱动棘爪的中端铰接在摆杆的左端,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在驱动棘爪的上端,第一弹簧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德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中泰纺织练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