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推拉渗滤式堆肥树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6116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推拉渗滤式堆肥树池,包括沉淀池盖板、“L”型支撑连接条、可滑动木条、长条木板、堆肥箱后壁、搅拌手柄、堆肥箱顶盖、搅拌轴、搅拌扇叶、打孔防臭防虫隔板、堆肥箱侧壁、堆肥箱正壁、抽屉式集液槽、陶粒层、轮子、雨水篦子、排水管道、沉淀池壁、树池池壁、沉淀池、蓄水层、种植土层、砂层和砾石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渗滤式树池与堆肥箱结合,既完成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同时也能很好地处理树木的凋落物,将其再利用,树池可推拉,对于将堆肥箱内的肥料直接加入树池提供了方便,对城市雨水进行处理与利用,避免城市道路径流量过大,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树池,尤其涉及一种可推拉渗滤式堆肥树池
技术介绍
当在有铺装的地面上栽种树木时,应在树木的周围保留一块没有铺装的土地,通常把它叫树池或树穴。但现有技术中的树池仅为单调的种树而已,大多没有其他功能,城市雨水未经处理便大量排入市政管道,致使出现“城中看海”的现象。如何对雨水进行利用,使城市转变为具有“渗”、“滞”、“蓄”、“净”、“用”、“排”特点的“海绵城市”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推拉渗滤式堆肥树池。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沉淀池盖板、“L”型支撑连接条、可滑动木条、长条木板、堆肥箱后壁、搅拌手柄、堆肥箱顶盖、搅拌轴、搅拌扇叶、打孔防臭防虫隔板、堆肥箱侧壁、堆肥箱正壁、抽屉式集液槽、陶粒层、轮子、雨水篦子、排水管道、沉淀池壁、树池池壁、沉淀池、蓄水层、种植土层、砂层和砾石层,所述“L”型支撑连接条与所述沉淀池盖板的边缘连接,所述可滑动木条为两根,所述轮子设置于所述可滑动木条上,所述长条木板位于所述可滑动木条之间,所述堆肥箱后壁、所述堆肥箱侧壁和所述堆肥箱正壁组成堆肥箱,所述搅拌手柄为两个,两个所述搅拌手柄分别位于所述堆肥箱侧壁上,所述搅拌扇叶为两个,两个所述搅拌扇叶位于所述堆肥箱内且通过所述搅拌轴与两个所述搅拌手柄连
接,所述堆肥箱顶盖位于所述堆肥箱上,所述打孔防臭防虫隔板位于所述堆肥箱内的底部,所述抽屉式集液槽设置于所述堆肥箱的下方,所述雨水篦子位于所述沉淀池盖板下,所述沉淀池壁与所述树池池壁组成所述沉淀池,所述排水管道位于所述沉淀池内,所述树池池壁组成树池,所述砾石层位于所述树池内的底部,所述砂层位于所述砾石层上,所述种植土层位于所述砂层上,所述陶粒层位于所述种植土层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是一种可推拉渗滤式堆肥树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渗滤式树池与堆肥箱结合,既完成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同时也能很好地处理树木的凋落物,将其再利用,树池可推拉,对于将堆肥箱内的肥料直接加入树池提供了方便,对城市雨水进行处理与利用,避免城市道路径流量过大,实现可持续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关闭状态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打开状态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闭合状态立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立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闭合状态轴测图;图6是本技术打开状态的轴测图。图中:1-沉淀池盖板;2-“L”型支撑连接条;3-可滑动木条;4-长条木板;5-堆肥箱后壁;6-搅拌手柄;7-堆肥箱顶盖;8-搅拌轴;9-搅拌扇叶;10-打孔防臭防虫隔板;11-堆肥箱侧壁;12-堆肥箱正壁;13-抽屉式集液槽;14-陶粒层;15-轮子;16-雨水篦子;17-排水管道;18-沉淀池壁;19-树池池壁;20-
沉淀池;21-蓄水层;22-种植土层;23-砂层;24-砾石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沉淀池盖板1、“L”型支撑连接条2、可滑动木条3、长条木板4、堆肥箱后壁5、搅拌手柄6、堆肥箱顶盖7、搅拌轴8、搅拌扇叶9、打孔防臭防虫隔板10、堆肥箱侧壁11、堆肥箱正壁12、抽屉式集液槽13、陶粒层14、轮子15、雨水篦子16、排水管道17、沉淀池壁18、树池池壁19、沉淀池20、蓄水层21、种植土层22、砂层23和砾石层24,所述“L”型支撑连接条2与所述沉淀池盖板1的边缘连接,所述可滑动木条3为两根,所述轮子15设置于所述可滑动木条3上,所述长条木板4位于所述可滑动木条3之间,所述堆肥箱后壁5、所述堆肥箱侧壁11和所述堆肥箱正壁12组成堆肥箱,所述搅拌手柄6为两个,两个所述搅拌手柄6分别位于所述堆肥箱侧壁11上,所述搅拌扇叶9为两个,两个所述搅拌扇叶9位于所述堆肥箱内且通过所述搅拌轴8与两个所述搅拌手柄6连接,所述堆肥箱顶盖7位于所述堆肥箱上,所述打孔防臭防虫隔板10位于所述堆肥箱底部,所述抽屉式集液槽13设置于所述堆肥箱的底部,所述雨水篦子16位于所述沉淀池盖板1下,所述沉淀池壁18与所述树池池壁19组成所述沉淀池20,所述排水管道17位于所述沉淀池20内,所述树池池壁19组成树池,所述砾石层24位于所述树池内的底部,所述砂层23位于所述砾石层24上,所述种植土层22位于所述砂层23上,所述陶粒层14位于所述种植土层22上。带有沉淀池,当路面积水从雨水篦子流入沉淀池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次通过雨水篦子过滤到树池中(如果雨水流量太大导致沉淀池雨水快速上涨,将通过沉淀池内的排水管道流入市政管道)。树池中的种植土层、砂层、砾石层等都
可将流入雨水进行过滤,最终通过软式透水管,在实现随取随用的同时,对净化雨水进行再利用。由于树池为可推拉树池,当一旁的堆肥箱肥料堆好后,可直接拉开树池木板进行肥料的添加。堆肥箱可打开,内部设有搅拌扇,将凋落物放入后,定期进行搅拌,可以促进其转化为肥料。内部设有打孔的防臭防虫隔板,可以防臭防虫,同时底部的抽屉式集液槽也可以防止异味,同时对肥料进行收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推拉渗滤式堆肥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盖板、“L”型支撑连接条、可滑动木条、长条木板、堆肥箱后壁、搅拌手柄、堆肥箱顶盖、搅拌轴、搅拌扇叶、打孔防臭防虫隔板、堆肥箱侧壁、堆肥箱正壁、抽屉式集液槽、陶粒层、轮子、雨水篦子、排水管道、沉淀池壁、树池池壁、沉淀池、蓄水层、种植土层、砂层和砾石层,所述“L”型支撑连接条与所述沉淀池盖板的边缘连接,所述可滑动木条为两根,所述轮子设置于所述可滑动木条上,所述长条木板位于所述可滑动木条之间,所述堆肥箱后壁、所述堆肥箱侧壁和所述堆肥箱正壁组成堆肥箱,所述搅拌手柄为两个,两个所述搅拌手柄分别位于所述堆肥箱侧壁上,所述搅拌扇叶为两个,两个所述搅拌扇叶位于所述堆肥箱内且通过所述搅拌轴与两个所述搅拌手柄连接,所述堆肥箱顶盖位于所述堆肥箱上,所述打孔防臭防虫隔板位于所述堆肥箱内的底部,所述抽屉式集液槽设置于所述堆肥箱的下方,所述雨水篦子位于所述沉淀池盖板下,所述沉淀池壁与所述树池池壁组成所述沉淀池,所述排水管道位于所述沉淀池内,所述树池池壁组成树池,所述砾石层位于所述树池内的底部,所述砂层位于所述砾石层上,所述种植土层位于所述砂层上,所述陶粒层位于所述种植土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推拉渗滤式堆肥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盖板、“L”型支撑连接条、可滑动木条、长条木板、堆肥箱后壁、搅拌手柄、堆肥箱顶盖、搅拌轴、搅拌扇叶、打孔防臭防虫隔板、堆肥箱侧壁、堆肥箱正壁、抽屉式集液槽、陶粒层、轮子、雨水篦子、排水管道、沉淀池壁、树池池壁、沉淀池、蓄水层、种植土层、砂层和砾石层,所述“L”型支撑连接条与所述沉淀池盖板的边缘连接,所述可滑动木条为两根,所述轮子设置于所述可滑动木条上,所述长条木板位于所述可滑动木条之间,所述堆肥箱后壁、所述堆肥箱侧壁和所述堆肥箱正壁组成堆肥箱,所述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心茹李西蔡仕珍黄远祥陈丽莲黄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天艺优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