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指示器,具体是一种智能电量指示器。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等便携设备的普及,充电宝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在用完充电宝后都会忘记给充电宝充电,对人们的出行造成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量指示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量指示器,包括电阻R1、电容C1、三极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LED,所述电阻R1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阻R3、电容C2、三极管Q2发射极、二极管D1负极和电阻R5,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三极管Q2基极,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二极管D1正极、电阻R5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正极,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三极管Q1基极和电容C2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负极。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智能电量指示器在检测到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量指示器,包括电阻R1、电容C1、三极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LED,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阻R3、电容C2、三极管Q2发射极、二极管D1负极和电阻R5,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三极管Q2基极,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二极管D1正极、电阻R5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正极,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三极管Q1基极和电容C2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量指示器,包括电阻R1、电容C1、三极管Q1、三极管Q2、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LED,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一端分别连接电源VCC、电阻R3、电容C2、三极管Q2发射极、二极管D1负极和电阻R5,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和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三极管Q2基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杰,蒋继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