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昊天专利>正文

一种翻身护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769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8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身护理器,包括翻身托架、固定底座和移动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翻身护理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操作方便,只需要一名护理人员即可完成病人的翻身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翻身护理器的翻身托架的托架纵梁上靠近顶端的部分呈向背离所述移动支撑杆所在侧弯曲的弧形,可以使翻身过程中病人与翻身支架的接触面积均匀,减轻病人在翻身过程中承受的痛苦。在翻身托架的托架横梁上安装有治疗设备,可以对病人进行的背部进行频谱治疗、中药熏蒸或者按摩,对病人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辅助作用,由此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翻身护理器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患者护理中,经常需要对病人进行翻身,进行背部按摩、清理更换床单、定期进行康复治疗等。由于病人本身不能用力,只能靠护理人员的手部推力帮助病人完成上述翻身动作,仅靠受理人员手部的推力不仅接触面积小,且用力不均匀,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同时病人还需要进行一定角度的支撑,长时间的人力支撑不仅工作量大,支撑的角度也不好控制。现有技术中协助病人翻身的设备操作起来比较复杂,通常需要多名护理人员配合完成病人的翻身动作,而且设备占用空间较大,比较笨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身护理器,以解决现有翻身护理器存在的结构复杂,操作复杂,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翻身护理器,包括翻身托架、固定底座和移动支撑杆;所述翻身托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托架纵梁,以及固连两根托架纵梁的多根托架横梁;所述固定底座为方形框架结构,包括与所述托架纵梁一一对应设置的两根底座纵梁和与所述托架横梁一一对应设置的两根底座横梁,所述托架纵梁的底端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底座纵梁通过轴销可转动连接;所述托架纵梁和与其对应的底座纵梁之间设置有移动支撑杆,所述移动支撑杆的顶端和所述托架纵梁通过轴销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固连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底座纵梁滑动配合;所述滑套上设有限位孔,与其滑动配合的所述底座纵梁上对应设有可伸缩顶珠;当所述托架纵梁转动至所述翻身支架与所述固定底座呈70-90°夹角时,所述可伸缩顶珠卡入所述滑套的限位孔中定位所述翻身托架。本技术所述的翻身护理器的翻身托架的托架纵梁底端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固定底座的底座纵梁通过轴销可转动连接,因此,翻身托架可以通过轴销转动。推动翻身托架的托架横梁,翻身托架的托架纵梁可以由水平方向向垂直方向转动;同时,移动支撑架可以通过滑套沿着固定底座的底座纵梁滑动。当所述翻身托架的托架纵梁转动至所述翻身支架与所述固定底座呈70-90°夹角时,所述固定底座的底座纵梁上的可伸缩顶珠卡入所述滑套的限位孔中,将所述翻身托架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由此完成病人的翻身动作。当本技术所述的翻身护理器使用完毕之后,拉动翻身托架的托架横梁,使得固定底座的底座纵梁上的可伸缩顶珠脱离滑套的限位孔,使得滑套沿着固定底座的底座纵梁滑动,使得翻身托架的托架纵梁向水平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翻身护理器恢复使用之前的结构,便于存放。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操作方便,只需要一名护理人员即可完成病人的翻身动作。如上所述的一种翻身护理器,所述托架纵梁上靠近顶端的部分呈向背离所述移动支撑杆所在侧弯曲的弧形;可以使翻身过程中病人与翻身支架的接触面积均匀,减轻病人在翻身过程中承受的痛苦。如上所述的一种翻身护理器,所述托架纵梁为开口朝向所述底座纵梁的U形梁。如上所述的一种翻身护理器,所述托架横梁上安装有治疗设备;例如频谱治疗仪、中药熏蒸仪或按摩器。当病人完成翻身动作时,处于侧卧状态,病人的背部与翻身托架的翻身横梁相邻近。在翻身托架的翻身横梁上安装有治疗设备,例如频谱治疗仪、中药熏蒸仪或按摩器,可以对病人进行的背部进行频谱治疗、中药熏蒸或者按摩,对病人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辅助作用,由此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翻身护理器,包括翻身托架、固定底座和活动支撑杆。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操作方便,只需要一名护理人员即可完成病人的翻身动作。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的翻身托架的托架纵梁上靠近顶端的部分呈向背离所述移动支撑杆所在侧弯曲的弧形,可以使翻身过程中病人与翻身支架的接触面积均匀,减轻病人在翻身过程中承受的痛苦。在翻身托架的托架横梁上安装有频谱治疗仪、中药熏蒸仪或按摩器,可以对病人进行的背部进行频谱治疗、中药熏蒸或者按摩,对病人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辅助作用,由此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的一种实施例的右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的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的滑套的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其中,1.翻身托架;2.固定底座;11. 托架横梁;12. 托架纵梁;21. 底座横梁;22. 底座纵梁;3.移动支撑杆;4.滑套;5.可伸缩顶珠;6.治疗设备;41. 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3、图4所示和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翻身护理器包括翻身托架1、固定底座2和移动支撑杆3。所述翻身托架1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托架纵梁12,以及固连两根托架纵梁12的多根托架横梁11。所述固定底座2为方形框架结构,包括与所述托架纵梁12一一对应设置的两根底座纵梁22和与所述托架横梁11一一对应设置的两根底座横梁21,所述托架纵梁12的底端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底座纵梁22通过轴销可转动连接。所述托架纵梁12上靠近顶端的部分呈向背离所述移动支撑杆3所在侧弯曲的弧形,所述托架纵梁12为开口朝向所述底座纵梁22的U形梁。所述托架纵梁12和与其对应的底座纵梁22之间设置有移动支撑杆3,所述移动支撑杆3的顶端和所述托架纵梁12通过轴销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固连有滑套4;所述滑套4与所述底座纵梁22滑动配合。所述滑套4上设有限位孔41,与其滑动配合的所述底座纵梁22上对应设有可伸缩顶珠5;当所述托架纵梁12转动至所述翻身支架1与所述固定底2座呈70-90°夹角时,所述可伸缩顶珠5卡入所述滑套4的限位孔41中定位所述翻身托架1。翻身托架1的托架纵梁12底端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固定底座2的底座纵梁22通过轴销可转动连接,因此,翻身托架1可以通过轴销转动。推动翻身托架1的托架横梁11,翻身托架1的托架纵梁12可以由水平方向向垂直方向转动;同时,移动支撑架3可以通过滑套4沿着固定底座2的底座纵梁22滑动。当所述翻身托架1的托架纵梁12转动至所述翻身支架1与所述固定底座2呈70-90°夹角时,所述固定底座2的底座纵梁22上的可伸缩顶珠5卡入所述滑套4的限位孔41中,将所述翻身托架1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2上,由此完成病人的翻身动作。当本技术所述的翻身护理器使用完毕之后,拉动翻身托架1的托架横梁11,使得固定底座2的底座纵梁22上的可伸缩顶珠5脱离滑套4的限位孔41,使得滑套4沿着固定底座2的底座纵梁22滑动,使得翻身托架1的托架纵梁12向水平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翻身护理器恢复使用之前的结构,便于存放。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本技术的翻身护理器操作方便,只需要一名护理人员即可完成病人的翻身动作。所述托架横梁11上安装有治疗设备6,例如频谱治疗仪、中药熏蒸仪或按摩器,可以对病人进行的背部进行频谱治疗、中药熏蒸或者按摩,对病人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辅助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身护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身托架、固定底座和移动支撑杆;所述翻身托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托架纵梁,以及固连两根托架纵梁的多根托架横梁;所述固定底座为方形框架结构,包括与所述托架纵梁一一对应设置的两根底座纵梁和与所述托架横梁一一对应设置的两根底座横梁,所述托架纵梁的底端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底座纵梁通过轴销可转动连接;所述托架纵梁和与其对应的底座纵梁之间设置有移动支撑杆,所述移动支撑杆的顶端和所述托架纵梁通过轴销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固连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底座纵梁滑动配合;所述滑套上设有限位孔,与其滑动配合的所述底座纵梁上对应设有可伸缩顶珠;当所述托架纵梁转动至所述翻身支架与所述固定底座呈70‑90°夹角时,所述可伸缩顶珠卡入所述滑套的限位孔中定位所述翻身托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身护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身托架、固定底座和移动支撑杆;所述翻身托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托架纵梁,以及固连两根托架纵梁的多根托架横梁;所述固定底座为方形框架结构,包括与所述托架纵梁一一对应设置的两根底座纵梁和与所述托架横梁一一对应设置的两根底座横梁,所述托架纵梁的底端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底座纵梁通过轴销可转动连接;所述托架纵梁和与其对应的底座纵梁之间设置有移动支撑杆,所述移动支撑杆的顶端和所述托架纵梁通过轴销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固连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底座纵梁滑动配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天刘小琳周海川
申请(专利权)人:张昊天刘小琳周海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