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举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67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改良的举重器,包含有二配重块,分别具有一本体,周缘一体成型设有外侧呈预定曲折状的一第一结合部,一环体设于本体外缘,内缘设有与各第一结合部对应互补的一第二结合部;各本体中央部位并设有一穿孔;一握杆置于各配重块之间,并突出各配重块外侧预定距离,二挡止部设于握杆二端并抵接于各配重块内侧;二定位装置设于各配重块外侧握杆上;藉由各该第一及第二结合部曲折互补状设计,可增强各本体与环体结合强度。(*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的举重器本技术是与举重器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改良的举重器构造。按,习用的举重器大体上是具有一握杆,及固设于该握杆二端的二圆板状配重块。早期的配重块是以铸铁一体铸造完成,当举重选手或使用者完成动作而放下该举重器时,各该配重块常与地面发生撞击,不但易损坏地面及配重器,且亦增加使用者手腕的负担,是以,近来配重块的表面皆更包覆一预定厚度的胶质保护层,以降低前述的缺失。惟,该胶质保护层与铸铁配重块的接合面仅为一平面,是以,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该举重器常与地面以正面或倾斜的角度撞击,将轻易地导致该胶质保护层内侧与配重块的黏接面分离,而令该举重器无法再继续使用。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改良的举重器,其胶质层与铸铁配重块间具有接触面积较单一平面为大的曲折状黏接面,以可解决习知黏接面易分离的缺失。缘是,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改良的举重器构造,是包含有二配重块,分别具有一本体,一环体设于该本体外缘,各该本体中央部位并设有一穿孔;一握杆,置于各该配重块之间,并突出各该配重块外侧预定的距离,二挡止部,设于该握杆二端并抵接于各该配重块内侧;二定位装置,设于各该配重块外侧的握杆上,用以将各该配重块锁定于该握杆上;其特征在于:各该本体周缘一体成型设有外侧呈预定曲折状的一第一结合部,各该环体内缘设有与各该第一结合部对应互补的一第二结合部;其中各该第一及第二结合部是概呈对应互补的矩形齿状。藉由各该第一及第二结合部曲折互补状的设计,可增强各该本体与环体结合的强度。-->以下兹举本技术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及部份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配重块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配重块剖视图。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举重器10,是由二配重块12、一握杆14及二定位装置16所组成。各该配重块12,分别具有适当重量的一铸铁本体22,及固设于该本体22外缘的一胶质环体24;各该本体22分别具有一圆板状基部26,一穿孔28,设于该基部26轴心处,一第一结合部30,设于该基部26外缘,是由二相隔适当距离的环片所构成,以形成一朝上的开口;该胶质环体24内缘设有一第二结合部32,呈与该第一结合部30互补的凸块状,用以与该第一结合部30紧密地配合;该握杆14,具有适当长度的一杆体42,二挡止部44,分别与该杆体42末端相隔适当距离地设于该杆体42二端,用以该握杆14连接该二配重块12时,各该挡止部44是抵接于各该本体22内侧;各该定位装置16,设于各该本体22外侧的杆体42上,是为习知藉由一锁栓62锁定的定位构件,此处不另赘述其详细的构造,用以将各该配重块12锁置于该握杆14上。藉由上述各该构件的配合,该举重器10即可供从事重量训练的运动员使用。由于该本体22与环体24的接合面是为一接触面积较大的曲折面,而非习知垂直配重块表面的一平面,所以具有较佳的结合强度,是以,即使该举重器10于使用过程中时常正面或倾斜一角度撞击地面,亦可保持该本体22与环体24的结合状态。另外,本技术中各该第一及第二结合部30、32亦可设为如图4所示,其二者呈凹凸互补状的块体数目可设为更多,如此一来,可使该本体22与环体24的结合强度更佳。必须一提的是,本技术中各该第一及第二结合部的形状不一定须设为前揭二较佳实施例中所示的矩形齿状,其二者只须具有形状互补的曲-->面,即符合本技术之所需。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的举重器构造,其配重块的铸铁本体与胶质环体是以互补的曲面对应结合而成,以可具有较习知配重块为佳的强度;本技术虽然仅为形状上的小小变化,惟,却可巧妙地解决习用者的缺失,其构造不仅前所未见,且进步性甚为明显,确具备法定的专利要件,缘是,特依法提出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举重器,包含有:二配重块,分别具有一本体,一环体设于该本体外缘,各该本体中央部位并设有一穿孔;一握杆,置于各该配重块之间,并突出各该配重块外侧预定的距离,二挡止部,设于该握杆二端并抵接于各该配重块内侧;二定位装置,设于 各该配重块外侧的握杆上,用以将各该配重块锁定于该握杆上;其特征在于:各该本体周缘一体成型设有外侧呈预定曲折状的一第一结合部,各该环体内缘设有与各该第一结合部对应互补的一第二结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举重器,包含有:二配重块,分别具有一本体,一环体设于该本体外缘,各该本体中央部位并设有一穿孔;一握杆,置于各该配重块之间,并突出各该配重块外侧预定的距离,二挡止部,设于该握杆二端并抵接于各该配重块内侧;二定位装置,设于各该配重块外侧的握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达
申请(专利权)人:众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