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合头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649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7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确保热合质量,解决热合壳体退模难问题的热合头工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合头工装,包括顶杆、压板、导套、内芯和弹簧,所述压板为环形结构,所述压板套装在顶杆上,所述内芯为凹型的壳体结构,所述内芯设置在压板的外侧,且所述内芯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通过所述内螺纹与设置在压板上端的外螺纹匹配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竖直设置在内芯内,且所述弹簧的上端顶在顶杆的下部,所述导套设置在内芯的外侧,所述导套为空心筒状结构,所述导套的上部为锥形扩口结构,用于热合壳体的导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震源药柱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热合头工装,属于震源药柱
,具体用于震源药柱壳体及其他类似管状塑料热合密封的热合头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勘探环境的越来越恶劣,震源药柱的密封成为影响震源药柱爆炸性能的关键技术。震源药柱热合的普遍方式为电热合方式,而目前热合的模具头结构均为镶嵌在一块加热板上的不锈钢板,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熔化塑料壳体从而起到热合密封的作用。但是现有方式有以下弊端,一是随着加热板温度逐渐提高,塑料壳体被融化的量逐渐增大,震源药柱内的炸药与加热板距离逐渐缩小,这就给热合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二是由于热合壳体口部熔化后,仍持续受力,导致熔融状态下的胶液挤出,使热合后的热合面厚度不够,同时被挤出胶液粘连在热合模具上,壳体与模具接触面增大,容易出现退模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确保热合质量,解决热合壳体退模难问题的热合头工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合头工装,包括顶杆、压板、导套、内芯和弹簧,所述压板为环形结构,所述压板套装在顶杆上,所述内芯为凹型的壳体结构,所述内芯设置在压板的外侧,且所述内芯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通过所述内螺纹与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合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1)、压板(2)、导套(3)、内芯(4)和弹簧(5),所述压板(2)为环形结构,所述压板(2)套装在顶杆(1)上,所述内芯(4)为凹型的壳体结构,所述内芯(4)设置在压板(2)的外侧,且所述内芯(4)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通过所述内螺纹与设置在压板(2)上端的外螺纹匹配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5)竖直设置在内芯(4)内,且所述弹簧(5)的上端顶在顶杆(1)的下部,所述导套(3)设置在内芯(4)的外侧,所述导套(3)为空心筒状结构,所述导套(3)的上部为锥形扩口结构,用于热合壳体的导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合头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1)、压板(2)、导套(3)、内芯(4)和弹簧(5),所述压板(2)为环形结构,所述压板(2)套装在顶杆(1)上,所述内芯(4)为凹型的壳体结构,所述内芯(4)设置在压板(2)的外侧,且所述内芯(4)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通过所述内螺纹与设置在压板(2)上端的外螺纹匹配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5)竖直设置在内芯(4)内,且所述弹簧(5)的上端顶在顶杆(1)的下部,所述导套(3)设置在内芯(4)的外侧,所述导套(3)为空心筒状结构,所述导套(3)的上部为锥形扩口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平祝贺史志军屈乃红蔡勋祥霍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