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振芳专利>正文

游泳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446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游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高度调整机构,具有高度调整杆;    一弹性机构,具有一可调整弹力的弹性体及设置在高度调整机构上并进行高低定位的定位块;    一围套机构,具有一束带,束带上设置有供弹性体连接挂持的定位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游泳训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供使用者在较为狭小的游泳池中,持续进行游泳动作而不会碰触游泳池壁面的游泳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游泳是一项广受大众欢迎的十分健康的运动,通过人体在水中抵抗浮力进行划游的动作,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扩张自身的肺活量,因此游泳在各项运动中,是一种使全身各部位都能够得到锻炼的最佳运动项目。一般,游泳运动者在进行游泳运动时,多需要前往大众游泳池或海水浴场,以在范围较大、空间较广,且具有大量水的场所中进行游泳运动。然而,上述的大众游泳池、海水浴场多为公共场所,为避免SARS(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传染,以及类似传染疾病的感染,实不适合前往类似大众游泳池、海水浴场等公共场所进行游泳,即使运动者将运动场所移至室内或者是家中等较为狭小的空间所设置供游泳者练习的游泳池时(该游泳池仍须一定的空间、深度、水量及装备,非一般居家所能拥有),则运动者经过数次的划游动作后,便会碰触到此种较小游泳池的壁面,而必须停止划游动作,如此一来,反而使得游泳的乐趣大幅削减,又无法达到锻炼肌肉,扩张肺活量的效果,实属可惜。另外,许多不善游泳者,大多是在初学时,因为大众游泳池的卫生问题,以及因为姿势不正确而吃水、下沉,以致放弃此运动。本创作人有鉴于此,着手进行研究开发,以便在狭小空间的泳池中即可进行持续划游动作的装置,经过不断试验及努力,终于开发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游泳场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游泳训练装置,其可以在狭小的游泳池(长2.5m/宽2m/深0.5m),持续进行划游动作,而不会碰触到游泳池壁面,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为游泳初学者,能在既卫生又安全的环境下学习游泳,使爱好游泳运动的人,可在有限空间内,享受随时能游泳健身的乐趣。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游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高度调整机构,具有高度调整杆;一弹性机构,具有一可调整弹力的弹性体及设置在高度调整机构上并进行高低定位的定位块;一围套机构,具有一束带,束带上设置有供弹性体连接挂持的定位件。所述的游泳训练装置,其中高度调整杆上形成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一侧形成有数个定位凹部,定位块一侧设置有定位于定位凹部中的卡合块。所述的游泳训练装置,其中弹性体的一端设置有挂持于定位件上的挂环。所述的游泳训练装置,其中束带上设置有浮板。所述的游泳训练装置,其中高度调整机构另具有一与游泳池的周侧固定的固定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借由上述的结构设计,使用者可将高度调整机构定位在游泳池的周侧,借助弹性机构连接高度调整机构及围套机构,当使用者在水中向前方进行划游动作时,弹性机构会借助其弹性力量将使用者朝后方拉持,使得使用者可以类似原地滑水的状态进行持续的划游动作,因此可以在较为狭小的游泳池中进行持续的游泳运动,而不会碰触到游泳池的壁面。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高度调整机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组装在游泳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者向前方划游时的俯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0高度调整机构11高度调整杆12固定片13定位槽14定位凹部20弹性机构21弹性体22定位块23浮板24卡合块30围套机构31束带32定位件33浮板40泳池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游泳训练装置的实施例具有一高度调整机构10、一弹性机构20及一围套机构30,该高度调整机构10具有一高度调整杆11、一可与游泳池40的周侧固定的固定片12,该高度调整杆11上设有定位槽13,定位槽13的一侧设有数个定位凹部14。弹性机构20,具有一可调整弹力的弹性体21及可设置在高度调整机构10上并进行高低定位的定位块22,本实施例的弹性体21为卷尺式带体结构,其组装于定位块22的内部,并由定位块22的一侧延伸而出,在弹性体21的一端设置有挂环23,定位块22的另一侧设置有可在定位槽13中滑移并定位于定位凹部14中的卡合块24。围套机构30具有可围套使用者身体的束带31,束带31上设置有可供弹性体21一端的挂环23连接挂持的定位件32,该定位件32为一挂勾,束带31为一片体结构,借助例如粘扣带、卡合件等粘贴或固定组件,使其可围套使用者的身体而成一环状结构而固定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另外,本技术的弹性体21除了卷尺式带体结构,凡具有拉伸弹性效果的物体(如拉伸弹簧)皆可使用于本技术。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在组装及使用时,先将固定片12通过螺栓、螺帽等固定组件固定在游泳池40周侧,再利用固定组件将高度调整杆11固定在固定片12上,将定位块22的卡合块24沿定位槽13滑移至所需高度的定位凹部14处,并将之嵌合固定在该定位凹部14中即可。使用者将束带31围套固定在身上后,将弹性体21的挂环23与束带31的定位件32结合,便可以在较小的游泳池40中进行连续的滑游动作而不会碰触到游泳池40壁面。请参阅图5、图6所示,弹性体21是与水平面呈一斜角的方式连接高度调整机构10及围套机构30,因此使用者向前划游时,弹性体21以朝使用者斜后方的方向拉持使用者,使得使用者可以得到最舒适的划游效果,而此一斜角角度则可通过高度调整机构10及定位块22调整。再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本技术不仅供已会游泳的使用者使用,亦可利用一浮板33设置在束带31上以向游泳初学者练习游泳之用,如此一来,不仅不会让游泳初学者有溺水危险,又可有效的让练习者在较狭小的游泳池40中练习游泳而不会冲撞他人,使用上极为方便。另外,本技术不仅可使用于较小的游泳池,亦可使用在具有一定深度的海边,通过弹性体的拉持效果可以避免使用者不慎游到深海区域或遭遇大浪卷走的危险。权利要求1.一种游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高度调整机构,具有高度调整杆;一弹性机构,具有一可调整弹力的弹性体及设置在高度调整机构上并进行高低定位的定位块;一围套机构,具有一束带,束带上设置有供弹性体连接挂持的定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杆上形成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一侧形成有数个定位凹部,定位块一侧设置有定位于定位凹部中的卡合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游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一端设置有挂持于定位件上的挂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上设置有浮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游泳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另具有一与游泳池的周侧固定的固定片。专利摘要一种游泳训练装置,能够供使用者在较为狭小的游泳池中,持续进行游泳动作而不会碰触泳池壁面的游泳训练装置。包括高度调整机构、弹性机构及围套机构,高度调整机构具有高度调整杆,弹性机构具有一可调整弹力的弹性体及可设置在高度调整机构上并进行高低定位的定位块,围套机构具有可围套使用者身体的束带,束带上设置可供弹性体连接挂持的定位件;利用高度调整机构定位在游泳池周侧,而借由弹性机构连接高度调整机构及围套机构,使得使用者在水中向前方进行划游动作时,弹性机构借由其弹性力将使用者朝后方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振芳
申请(专利权)人:蓝振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