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正盛专利>正文

一种球拍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38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球拍框架,主要包含有:一环形框架,该框架为中空管状,并于框架环周穿设线孔,再以网线经纬穿设形成拍面;一中柄部,系由环形框架延伸连接而成;一握柄,系与中柄部相接;其中该中空管状之框架,于框架成型时在框架壁上一体成型实心补强肋。(*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球拍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球拍框架。目前为止,不论是羽毛球拍或是网球拍,复合材料球拍或者是铝球拍,其所追求的理想亦不外乎二点一重量轻、二强度够;因此,每一个专业球拍生产制造者,都针对此不断地加以研究设计,然而,要设计一种理想的球拍,除了质轻及强度之外,必须考虑到制造上是否不要太复杂,制出的球拍是否容易被用户接受等产品因素;就球拍而言,我们可大概将其分为网线、框架及握柄等部分,其中,又以框架为球拍为主体,本技术即是针对球拍框架作一设计改进;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为习用羽毛球拍框架部分剖视图,图1中,羽毛球拍框架(1)为一简单梭形中空管状,再于框架上穿设线孔(2),以这种简单管状而言,其若欲达成所需之强度,只能以增加壁厚A来保持框架(1)本身之强度了,一般网球拍或羽毛球拍等亦是如此,因此,以该壁厚A形成之框架(1)就成了球拍最大的重量来源了。另外,请参阅图2,系另一习用球拍框架,该习用框架于中空管内壁延伸二隔板(3),其目的不外乎加强框架之强度,且保持不变形,然而如此一来又增加了球拍框架的重量,因此给制造者带来两大难题。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设计人乃针对球拍框架之强度及重量而加以研究,而终于有一创新之球拍框架得以问世。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好、重量轻的球拍框架,其由改变球拍框架之构造,使其强度增加,不易变形,进而减少框架之壁厚,达到球拍质轻化之目的。本技术一种球拍框架,主要包含有一环形框架,该框架为中空管状,并于框架环周穿设线孔,再以网线经纬穿设形成拍面;一中柄部,系由环形框架延伸连接而成;一握柄,系与中柄部相接;其中该中空管状之框架,于框架成形时在框架壁上一体成形实心补强肋,该补强肋可外设于球拍框架的内壁,也可以设于框架的外壁,或根据需要选择设于球拍框架上的某一部位,作为单纯的补强功能。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做容易,利于批量生产,使用该框架制所的球拍,强度好、重量轻,不易变形。现有附图如下图1系习用球拍框架部分剖视图。图2系习用球拍框架部分剖视图。图3系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图4系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部分剖视图。图5系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之截面比较示意图。图6系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之部分剖视图。图7系图3中的A-A剖视图。图中标号如下1.框架2.线孔3.隔板10.框架11.线孔12.13.补强肋14.15.补强肋16.17.18.19.补强肋21.中柄部30.握柄A.壁厚t.壁厚t′.习用壁厚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于后请参阅图3、7所示,本技术一种球拍框架,主要包含一环形框架(10),该框架(10)为中空梭形管状,(本实施例为羽毛球拍框架,不论是铝质或碳纤维其框架管状大约都为梭形),并于框架(10)环周穿设有线孔(11)供网线经纬穿设形成拍面;一中柄部(21),是一根中空管,该中柄部(21)与框架(10)连接;一握柄(30),系与中柄部(21)相接;该梭形中空管状之框架(10),于线孔(11)两侧壁面上约2mm之位置处设有补强肋,当框架(10)成形时,该对称补强肋(12)(13)同时一体成形,该补强肋(12)(13)凸出之厚度约为1.5~2.0mm,如此,可使框架(10)最易受损破坏之壁面的强度增加,即增强了整个框架之强度,以羽毛球拍而言,一般羽毛球拍拍面之周长约为60cm,穿设有78个线孔,其本身因具高密度之线孔(11),如欲增加其强度只能从壁厚着手,而本技术与框架(10)壁面一体成形之补强肋(12)(13),除了可设计于框架(10)外侧,也可将其成形于中空管壁之内侧,如图4所示,即于中空管壁内侧形成补强肋(14)(15),故本技术乃能针对中空管壁加强框架(10)之强度,相对的,本技术即不需要以增加壁厚来保持强度,以图5之壁厚“t”而言,该厚度“t”为本技术之壁厚,而虚线部分之厚度“t′”则为一般习用壁厚,二者相比即可清楚看出本技术优于习用球拍框架之处,且无形中即减轻球拍本身的重量,而且又能增加强度,此为巧妙之物理学理之运用,其实用性及功效皆相当确实。图6所示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依其实施图面可明显看出,本技术可同时于中空管形壁面内外同时成形实心补强肋(16)(17)(18)(19)以大幅度增加球拍框架之强度,即保持不易变形之特性。另外,本技术设计之时即考虑到一般球拍之适用性,以碳纤维球拍而言,只须改变碳纤维球拍之成形模具即可于成形时同时形成补强肋,并且可依需要将补强肋设于球拍框架之某一部位作单纯之补强功能,而若以铝拍制造而言,在铝拍框抽拉成形时亦可同时形成补强肋,所以本技术在制造时并不需要改变任何制程,制作简易符合生产需求,实为一种实用又具产品化之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框架,主要包含有一环形框架,该框架为中空管状,并于框架环周穿设线孔,再以网线经纬穿设形成拍面;一中柄部,系由环形框架延伸连接而成;一握柄,系与中柄部相接;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状之框架,于框架成形时在框架壁上一体成形实心补强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拍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实心补强肋可设于球拍框架之内、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球拍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实心补强肋可选择设于球拍框架上的某一部位,作为单纯的补强功能。专利摘要一种球拍框架,主要包含有一环形框架,该框架为中空管状,并于框架环周穿设线孔,再以网线经纬穿设形成拍面;一中柄部,系由环形框架延伸连接而成;一握柄,系与中柄部相接;其中该中空管状之框架,于框架成型时在框架壁上一体成型实心补强肋。文档编号A63B49/02GK2172663SQ9322086公开日1994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陈正盛 申请人:陈正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拍框架,主要包含有:一环形框架,该框架为中空管状,并于框架环周穿设线孔,再以网线经纬穿设形成拍面;一中柄部,系由环形框架延伸连接而成;一握柄,系与中柄部相接;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状之框架,于框架成形时在框架壁上一体成形实心补强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盛
申请(专利权)人:陈正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