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372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该结构是由电熔增材制造工艺成型的一体件,包括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接管段的筒体部(1)和接管部(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一体化接管段设计,消除了焊缝,结构整体性好;结构连续性好,力学性能更好;结构材料性能均匀,特别是厚度方向材料性能无差异;基于电熔增材制造工艺,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堆容器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设计中,基于构件采用锻件制造技术,因此将接管段分为接管筒体和接管的结构。接管筒体和接管均采用锻件,采用插入式全焊透焊缝进行连接。结构整体性差,连接部力学性能差,厚度方向材料性能差异明显,焊接难度大、要求高,制造周期长。电熔增材制造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的一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材料制造成型技术。该技术得到的材料具有复杂结构一体化性良好、材料性能优异、均匀、无尺寸效应、成品率高且制造周期短等诸多优点,可以弥补锻造工艺的不足。电熔增材制造技术以特殊钢丝材/粉末及特殊冶金辅材为原材料,通过强电流高效原位冶金熔化、逐层堆积实现高性能重型金属构件的制造,突破传统制造技术受构件尺寸限制的约束,从而突破锻造工艺的制造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解决现有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分体焊接结构整体性好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该结构是由电熔增材制造工艺成型的一体件,包括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接管段的筒体部和接管部,接管部的内部通孔连通筒体部的内部空间。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接管段的筒体部和接管部构成的结构为由电熔增材制造工艺一体成型,筒体部和接管部间不存在焊缝,无接管筒体和接管的划分,整个接管段为一个构件。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将接管段设计为整体结构,即取消接管筒体与接管之间的连接焊缝,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将接管筒体+接管结构逐层堆积成型,获得一体化接管段,从而消除了焊缝,结构整体性好;接管段材料性能均匀,特别是接管壁厚方向材料性能无差异;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管部为直管形或弯管形。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管部沿筒体部的法线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管部与筒体部的法线间具有夹角。进一步的,所述的筒体部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接管部。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是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一体化接管段设计,消除了焊缝,结构整体性好;结构连续性好,力学性能更好;结构材料性能均匀,特别是厚度方向材料性能无差异;基于电熔增材制造工艺,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筒体部,2-接管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该结构是由电熔增材制造工艺成型的一体件,包括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接管段的筒体部1和连接于筒体部1外侧的接管部2,筒体部1为筒形构件,接管部2内部具有贯通的通孔,该通孔同样贯穿筒体部1,从而接管部2的内部通孔连通筒体部1的内部空间。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接管段的筒体部1和接管部2构成的结构为由电熔增材制造工艺一体成型,筒体部1和接管部2间不存在焊缝,无接管筒体和接管的划分,整个接管段为一个构件。本实施例筒体部1的下端设置有凹止口。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将接管段设计为整体结构,即取消接管筒体与接管之间的连接焊缝,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将接管筒体+接管结构逐层堆积成型,获得一体化接管段,从而消除了焊缝,结构整体性好;接管段材料性能均匀,特别是接管壁厚方向材料性能无差异;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设计需要,接管部2可以设计成直管形或弯管形。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接管部2沿筒体部1的法线设置。实施例4: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接管部2与筒体部1的法线间具有夹角。实施例5: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筒体部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接管部2。本实施中,筒体部1连接有两个接管部2,两个接管部2均为直管形,两个接管部2沿筒体部1的法线设置。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是由电熔增材制造工艺成型的一体件,包括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接管段的筒体部(1)和接管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是由电熔增材制造工艺成型的一体件,包括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接管段的筒体部(1)和接管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接管部(2)为直管形或弯管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熔增材制造技术的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罗英李长香邱天杨立才付强马姝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