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管插入装置及含有其的医疗用管插入手术套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40652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08:39
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插入医疗管的手术套组包括:插入路径形成单元,包括管构件,具有为中空的管主体的医疗管;中空的管,能够将医疗管收纳在其中且形成医疗管将被插入所通过的路径;支撑构件,包括可插入至医疗管中且硬度大于管构件的硬度的支撑杆;以及推动单元,在管构件的管中可滑动,且通过管构件的管推动医疗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一或多个实施例是关于一种供将外科手术用医疗管(medical pipe for surgical operation)插入至生物体(living body)中且使医疗管固定的程序中使用的医疗用管插入装置,以及一种包括医疗管的医疗用管插入手术套组。
技术介绍
医疗缝线已长期用以连接或缝合受损的肌肉组织、血管组织或神经组织,或手术切开的组织。又,医疗缝线用于双眼皮手术,或归因于衰老、皮肤弹性降低、外部创伤、过度使用或坏死而自皮肤或组织移除下垂部或皱纹的手术。提升手术通过使用医疗缝线以及针而非刀片来提起松弛的皮肤或组织(tissue)且移除面部、颌部、颈部、腹部、阴道、胸部或臀部上的皱纹。提升手术无需过度切口,使疤痕最小化,且造成轻微的出血以及肿胀。归因于此等特征,提升手术受到重视。然而,在使用医疗缝线的现有提升手术中,为了将医疗缝线插入并固定至身体中,在医疗缝线被插入进的身体点处形成一个插入通孔,且在医疗缝线被固定至的身体点处形成至少一固定通孔,通过插入通孔插入医疗缝线,自后方推动医疗缝线,使得医疗缝线的前端部分穿过固定通孔以伸出固定通孔,并将医疗缝线打结,且接着缝合具有结头的皮肤或闭合皮肤切口。然而,由于医疗缝线穿过插入通孔以插入至皮肤中,穿过固定通孔以自身体释放,且接着插入至身体中以固定,故现有提升手术所具有的问题在于:必须形成多个通孔;难以将医疗缝线插入至身体中;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执行现有提升手术;以及由于高程度的麻醉而存在高风险。又,医疗缝线缺乏硬度,使得医疗缝线容易地失去其原始形状,从而导致在其插入至生物体中之后难以向前前进。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容易地执行具有硬度(stiffness)的医疗管至生物体的组织中的插入,在生物体中可存留较少物理创伤,医疗管的插入可需要较少时间,且可将医疗管插入至预定位置并使医疗管牢固地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提供一种用于提升手术的装置,在提升手术中将医疗管插入至生物体的组织中,以提起生物体的松弛的皮肤以及组织且移除皱纹;以及提供一种用于此装置的套组。技术解决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态样,一种医疗用管插入装置包括插入路径形成单元,插入路径形成单元包括:医疗管,包括为中空的管主体;管构件,包括为中空、收纳医疗管且形成医疗管将被插入所通过的路径的管;以及支撑构件,包括可插入至医疗管中且硬度大于管构件的硬度的支撑杆。成楔形的倾斜插入单元可形成于管构件的端部分的外表面上。以角度大于倾斜插入单元的角度而成楔形的二阶梯式倾斜部分可形成于倾斜插入单元的端部分上。倾斜插入单元可还包括平行于管构件的轴向方向而形成以使管构件的端部分分支的至少一切割线。用于将医疗管固定于生物体的组织中的医疗管支撑件形成于医疗管的端部分的外表面上。医疗管支撑件可包括远离医疗管被插入的侧处的医疗管的端部分斜向地突起的倒钩。医疗管支撑件可具有截圆锥形状,其直径是以远离医疗管被插入的侧朝向相对侧而增加。在医疗管将被插入的侧处的医疗管的端部分的外径可大于医疗管的相对端部分的外径。医疗管可在其外表面上还包括朝向医疗管被插入的侧处的医疗管的端部分斜向地突起的倒钩。医疗管的内径可被形成为大于支撑构件的支撑杆的外径,且医疗管的外径可被形成为小于管构件的管的内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一种医疗用管插入手术套组包括:医疗管,包
括为中空的管主体;管构件,包括为中空、收纳医疗管且形成医疗管将被插入所通过的路径的管;以及支撑构件,包括可插入至医疗管中且硬度大于管构件的硬度的支撑杆;以及推动单元,在管构件的管中可滑动,且通过管构件的管推动医疗管。插入路径形成单元可还包括用于形成待插入至生物体的组织中的通孔的通孔形成单元。推动单元可包括推动杆,推动杆的长度足够长以使推动杆穿过插入路径形成单元并自插入路径形成单元突起。有利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的医疗用管插入装置以及包括其的医疗用管插入手术套组可产生以下效果。第一,由于用于将医疗管固定于生物体的组织中的支撑件形成于所插入的医疗管上,且因此仅用于将医疗管的端部分插入至生物体的组织中的通孔需要形成于生物体的组织中,故可减少对生物体的组织的损害。第二,由于用于防止皮肤的皱纹的手术可仅通过将医疗管插入至一个通孔中而结束,故可简化手术。第三,由于用于将医疗管插入至通孔中的插入路径形成单元的端部分成楔形,使得医疗管可穿过插入路径形成单元,且可容易地将插入路径形成单元的端部分引入至生物体的组织中,故可减少在引入至生物体的组织中期间的摩擦。第四,医疗管被插入进的插入路径形成单元的管构件具可挠性,且因此可能不会在生物体的组织中容易地移动。然而,由于插入路径形成单元在硬度大于管构件的硬度的支撑构件插入至管构件中的状态下在生物体的组织中向前移动,故可容易地形成插入路径。第五,由于可通过在形成于插入路径形成单元的端部分上的倾斜插入单元上形成以角度大于倾斜插入单元的角度而成楔形的楔形二阶梯式倾斜部分而进一步减少当引入插入路径形成单元时施加的摩擦力,故可促进手术。第六,由于切割线形成于倾斜插入单元的端部分上,故可容易地使医疗管与倾斜插入单元分离,用于在组织中的预定点处支撑医疗管的支撑件形成于医疗管上。第七,由于使用分离的推动单元以允许将医疗管引入至生物体的组织中,故相比于由手术者的手进行的直接推动,可使医疗管在生物体中有效地前进。第八,由于促进插入医疗管的操作,故可减少执行插入医疗管的操作所花费的总时间。第九,医疗管可插入至生物体的组织的预定位置中,且可稳固地固定至预定位置。第十,由于可提起组织的医疗管插入至生物体中,故可提升松弛的皮肤或组织且可移除皱纹。第十一,由于医疗管具有硬度,故可容易地执行通过使用推动单元来推动医疗管以使医疗管向前前进。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说明插入路径形成单元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说明的插入路径形成单元的分解示意图。图3a至图3e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说明图2的部分A的放大图。图4为说明图2的部分B的部分放大图。图5为图2所说明的医疗管的放大图。图6a以及图6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说明图2的部分C的放大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说明另外安置于插入路径形成单元上的通孔形成单元的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说明另外安置于插入路径形成单元上的推动单元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示意图,用于解释如何通过使用包括医疗用管插入装置的医疗用管插入手术套组而在皮肤中形成通孔。图10a至图10g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示意图,用于解释使用包括医疗用管插入装置的医疗用管插入手术套组的提升手术。图11a至图11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医疗管的实例的侧视图,医疗管用于包括医疗用管插入装置的医疗用管插入手术套组中。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看随附图式来更充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随附图式中展示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例。在图式中,可出于清楚起见而夸示特定部分的大小。因此,元件的大小的相对比例并不限于本专利技术的图式中的比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医疗用管插入手术套组包括用于形成医疗管包括于其内部的状态下引入医疗管所沿着的路径的插入路径形成单元;及在插入路径形成单元内部滑动且自后方推动医疗管的推动单元,视情况,还包括用于在医疗管将被插入进的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用管插入装置,包括插入路径形成单元,所述插入路径形成单元包括:医疗管,包括为中空的管主体;管构件,包括为中空、收纳所述医疗管且形成医疗管将被插入所通过的路径的管;以及支撑构件,包括可插入至所述医疗管中且硬度大于所述管构件的硬度的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医疗用管插入装置,包括插入路径形成单元,所述插入路径形成单元包括:医疗管,包括为中空的管主体;管构件,包括为中空、收纳所述医疗管且形成医疗管将被插入所通过的路径的管;以及支撑构件,包括可插入至所述医疗管中且硬度大于所述管构件的硬度的支撑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插入装置,其中:成楔形的倾斜插入单元形成于所述管构件的端部分的外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管插入装置,其中:以角度大于所述倾斜插入单元的角度成楔形的二阶梯式倾斜部分形成于所述倾斜插入单元的端部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管插入装置,其中:所述倾斜插入单元还包括平行于所述管构件的轴向方向而形成以使所述管构件的所述端部分分支的至少一切割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插入装置,其中:用于将所述医疗管固定于生物体的组织中的医疗管支撑件形成于所述医疗管的端部分的外表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用管插入装置,其中:所述医疗管支撑件包括远离所述医疗管被插入的侧处的所述医疗管的端部分斜向地突起的倒钩。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用管插入装置,其中:所述医疗管支撑件具有截圆锥形状,其直径是以远离所述医疗管被插入的侧朝向相对侧而增加。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宰
申请(专利权)人:外雅各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