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4056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一种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能够防止由闭合驱动开闭体的驱动机构的滑动阻力(滑动负载)引起的开闭体的鼓起,从而使开闭体的全闭时的美观性良好。所述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开闭体,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第一驱动机构,将所述开闭体从任意的开度位置进行闭合驱动;第二驱动机构,将所述开闭体从半锁紧位置至全锁紧位置进行拉入驱动;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关闭所述开闭体时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停止检测部,检测满足用于停止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的规定的停止条件;驱动控制部,当所述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时,在该全锁紧检测之后,经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对所述开闭体进行闭合驱动,直至所述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所述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电动行李箱盖、电动背门、电动滑门等车辆用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用开闭体的驱动装置,例如已知一种电动行李箱盖,其具有将车辆车身的行李箱开口部以全开位置、半锁紧位置、全锁紧位置的顺序关闭的行李箱盖。该行李箱盖在全开位置至半锁紧位置被包括行李箱驱动电机(PTL电机)的行李箱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闭合驱动,在半锁紧位置至全锁紧位置被包括闭合驱动电机(LCL电机)的闭合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拉入驱动。行李箱驱动机构例如由一端部和另一端部枢接于车辆车身和行李箱盖并且通过行李箱驱动电机而进行伸缩驱动的伸缩驱动单元构成。因此,当在全开位置至半锁紧位置闭合驱动行李箱盖时,会在伸缩驱动单元上产生滑动阻力(滑动负载)。其结果是,即使在行李箱盖被闭合驱动机构从半锁紧位置拉入驱动至全锁紧位置的全关闭时,行李箱盖也从车辆车身的行李箱开口部的周边部鼓起相当于伸缩驱动单元上产生的滑动阻力的量,美观性变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7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025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问题意识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其能够防止因闭合驱动开闭体的驱动机构的滑动阻力(滑动负载)而导致的开闭体的鼓起,使开闭体全关闭时的美
观性良好。本专利技术的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闭体,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第一驱动机构,将所述开闭体从任意的开度位置进行闭合驱动;第二驱动机构,将所述开闭体从半锁紧位置至全锁紧位置进行拉入驱动;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关闭所述开闭体时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停止检测部,检测满足用于停止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的规定的停止条件;驱动控制部,当所述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时,在该全锁紧检测之后,经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对所述开闭体进行闭合驱动,直至所述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所述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技术方案1)。本专利技术的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半锁紧检测部,所述半锁紧检测部检测关闭所述开闭体时所述开闭体到达半锁紧位置。这种情况下,所述驱动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将所述开闭体从任意的开度位置至半锁紧位置进行闭合驱动,当所述半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半锁紧位置时,在继续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的状态下,开始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使所述开闭体从半锁紧位置移动至全锁紧位置,当所述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时,在该全锁紧检测之后,结束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同时,能够进一步继续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直至所述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所述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技术方案2)。在停止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和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的状态下,当所述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时,在该全锁紧检测之后,所述驱动控制部开始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闭合驱动所述开闭体,直至所述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所述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技术方案3)。本专利技术的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半锁紧检测部,所述半锁紧检测部检测关闭所述开闭体时所述开闭体到达半锁紧位置。这种情况下,在停止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
闭合驱动和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的状态下,当所述半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半锁紧位置时,所述驱动控制部开始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使所述开闭体从半锁紧位置移动至全锁紧位置,当所述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时,在该全锁紧检测之后,所述驱动控制部结束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同时,开始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闭合驱动所述开闭体,直至所述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所述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技术方案4)。本专利技术的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半锁紧检测部,所述半锁紧检测部检测关闭所述开闭体时所述开闭体到达半锁紧位置。这种情况下,在停止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和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的状态下,当所述半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半锁紧位置时,所述驱动控制部同时开始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和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使所述开闭体从半锁紧位置移动至全锁紧位置,当所述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时,在该全锁紧检测之后,所述驱动控制部结束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同时,能够继续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直至所述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所述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技术方案5)。在利用所述全锁紧检测部进行的全锁紧检测之后,所述停止检测部根据下述事项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到满足所述规定的停止条件:经过了规定时间、未检测到显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旋转驱动的脉冲信号、以及计数到规定值的所述脉冲信号(技术方案6)。(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由于在利用全锁紧检测部进行全锁紧检测之后直至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驱动控制部经由第一驱动机构闭合驱动开闭体,因此,防止了由第一驱动机构的滑动阻力(滑动负载)引起的开闭体的鼓起,能够使开闭体的全闭时的美观性良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即使在使用了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这两者的自动关闭动作时,由于在利用全锁紧检测部进行全锁紧检测之后,驱动控制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闭合驱动开闭体,直至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因此,防止了由第一驱动机构的滑动阻力(滑动负载)引起的开闭体的鼓起,能够使开闭体的全闭时的美观性良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即使在未使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这两者的手动关闭操作时(例如紧急关闭操作时),由于在利用全锁紧检测部进行全锁紧检测之后,驱动控制部开始利用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开闭体的闭合驱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闭合驱动开闭体,直至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因此,防止了由第一驱动机构的滑动阻力(滑动负载)引起的的开闭体的鼓起,能够使开闭体的全闭时的美观性良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5,即使在未使用第一驱动机构而使用了第二驱动机构的关闭动作时,由于在利用全锁紧检测部进行全锁紧检测之后,驱动控制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闭合驱动开闭体,直至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因此,防止了由第一驱动机构的滑动阻力(滑动负载)引起的开闭体的鼓起,能够使开闭体的全闭时的美观性良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6,能够在全锁紧检测之后使利用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开闭体的闭合驱动在适当的时刻停止。也就是说,在利用全锁紧检测部进行全锁紧检测之后,通过满足经过了规定时间、未检测到显示第一驱动机构的电机的旋转驱动的脉冲信号、以及计数到规定值的脉冲信号的至少一个条件,由此,防止了由第一驱动机构的滑动阻力(滑动负载)引起的开闭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闭体,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第一驱动机构,将所述开闭体从任意的开度位置进行闭合驱动;第二驱动机构,将所述开闭体从半锁紧位置至全锁紧位置进行拉入驱动;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关闭所述开闭体时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停止检测部,检测满足用于停止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的规定的停止条件;驱动控制部,当所述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时,在该全锁紧检测之后,经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对所述开闭体进行闭合驱动,直至所述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所述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21 JP 2014-0317361.一种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闭体,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第一驱动机构,将所述开闭体从任意的开度位置进行闭合驱动;第二驱动机构,将所述开闭体从半锁紧位置至全锁紧位置进行拉入驱动;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关闭所述开闭体时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停止检测部,检测满足用于停止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的规定的停止条件;驱动控制部,当所述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时,在该全锁紧检测之后,经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对所述开闭体进行闭合驱动,直至所述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所述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半锁紧检测部,所述半锁紧检测部检测关闭所述开闭体时所述开闭体到达半锁紧位置,所述驱动控制部经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将所述开闭体从任意的开度位置至半锁紧位置进行闭合驱动,当所述半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半锁紧位置时,在继续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的状态下,开始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使所述开闭体从半锁紧位置移动至全锁紧位置,当所述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时,在该全锁紧检测之后,结束利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同时,进一步继续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直至所述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所述规定的停止条件为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体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停止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和利
\t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拉入驱动的状态下,当所述全锁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开闭体到达全锁紧位置时,在该全锁紧检测之后,所述驱动控制部开始利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的所述开闭体的闭合驱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闭合驱动所述开闭体,直至所述停止检测部检测到满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田顺矢池乘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