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枣残次果打浆发酵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973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冬枣残次果打浆发酵技术,属于残次果生产生物饲料领域,为解决沾化地区冬枣残次果资源利用率效果差诱发环境污染并造成资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冬枣残次果打浆发酵技术,经过原料的选择,打浆,搅拌,入池、压实,封闭、发酵,沾化丰富的冬枣残次果资源,使发酵冬枣原料在生猪饲养中得到科学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高效的利用冬枣资源,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饲料适口性;提高了猪只免疫力,减少了生猪下痢等肠道疾病,明显提高了猪只生长速度;而且减少了粪便的臭味,全面改善了猪舍的饲养环境;增加了养猪业和种植业的双向收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残次果生产生物饲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冬枣残次果打浆发酵技术
技术介绍
冬枣可溶性固形物35-38%,碳水化合物含量27.8%,肉厚核小,可食率达96.1%。冬枣果实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含量为0.985mg/100g;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能,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有疗效,有防癌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冬枣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达352mg/100g;是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70倍,梨的100倍,金丝小枣的20倍,又有“活维生素丸”之美誉。沾化地区具有丰富的冬枣残次果资源,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就会腐烂,污染周围环境,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沾化地区冬枣残次果资源利用率效果差诱发环境污染并造成资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冬枣残次果打浆发酵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冬枣残次果打浆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1、原料的选择:选购无脓包、腐烂的冬枣残次果、落地果;2、打浆:冬枣送入打浆机入料口,经过打浆机甩锤的高速粉碎,全颗冬枣打成枣泥;3、搅拌:打浆后的枣泥,添加20%稻糠、20%麸皮,每500kg发酵原料加入康地恩液态嗜酸乳杆菌健源1-2升,搅拌机搅拌均匀;4、入池、压实:搅拌均匀的原料立即填装在发酵池内,发酵原料水分一般控制在35%-45%,填装前一般在底层铺一层稻糠,厚度为20cm,利于吸收发酵原料渗出的汁液;5、封闭、发酵:填满压实后,一般在上层铺一层稻糠,厚度为20cm,利于吸收发酵过程产生的水汽,避免发酵原料与空气接触,也便于密闭封窖,上层覆盖一层稻糠后,及时封窖,盖上一层塑料薄膜,然后盖上一层油毡,最后再盖上一层塑料薄膜,30℃左右发酵3-5天,25℃左右发酵5-7天,20℃左右发酵7-10天,15℃左右发酵10-15天,10℃左右发酵15-20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沾化丰富的冬枣残次果资源,使发酵冬枣原料在生猪饲养中得到科学应用。饲喂该种日粮,可高效的利用冬枣资源,饲料成本降低了5%以上,提高了饲料适口性,采食量增加了1%以上;提高了猪只免疫力,生猪下痢等肠道疾病减少了2%以上,明显提高了猪只生长速度;生猪生产性能提高了5%以上;而且减少了粪便的臭味,猪舍氨气浓度平均低于5mg/m3,全面改善了猪舍的饲养环境;每头生猪直接经济效益1000元以上,增加了养猪业和种植业的双向收入。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原料的选择:选购无脓包、腐烂的冬枣残次果、落地果,价格0.02-0.1元。腐烂、脓包的冬枣不能选为发酵原料,冬枣腐烂后会使微生物繁殖,让枣中的果酸酶继续分解果胶产生果胶酸和甲醇,甲醇可再分解生成甲醛和甲醇,食用易中毒。2、打浆:冬枣送入打浆机入料口,经过打浆机甩锤的高速粉碎,全颗冬枣打成枣泥。本打浆机采用铁质甩锤,电机的规格为11kw、800r/min。高转速和铁质甩锤使全颗冬枣打成枣泥,该打浆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冬枣营养汁液的流失;本打浆机原装带钢刀,由于刀片阻力较大,功率损耗也大,致使机轴不稳定,机身振动过大,机器无法正常运转,因此拆除了该机刀片。因冬枣水分含量较高,枣核易碎,拆除了该机刀片后,使打浆后的枣泥通过出口及时排出;另外由于出口排出时枣泥惯力较大,排出距离较远,不利于收集,出口添加了80cm长、90度圆弧、三面铁皮、下面空加加强筋的出料管,全面提高了打浆效率,每个小时打浆2.5吨-3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3、搅拌:打浆后的枣泥,添加20%稻糠、20%麸皮,每500kg发酵原料加入康地恩液态嗜酸乳杆菌健源1-2升,搅拌机搅拌均匀。搅拌机4kw,30r/min。4、入池、压实:搅拌均匀的原料立即填装在发酵池内,发酵原料水分一般控制在35%-45%,填装前一般在底层铺一层稻糠,厚度为20cm,利于吸收发酵原料渗出的汁液。发酵原料边填装边压实,每30-50cm压实一次。发酵池为半地下式,地下深0.5米,地上0.5米,宽1.2米,长6.0米。5、封闭、发酵:填满压实后,一般在上层铺一层稻糠,厚度为20cm,利于吸收发酵过程产生的水汽,避免发酵原料与空气接触,也便于密闭封窖。上层覆盖一层稻糠后,及时封窖,盖上一层塑料薄膜,然后盖上一层油毡,最后再盖上一层塑料薄膜。30℃左右发酵3-5天,25℃左右发酵5-7天,20℃左右发酵7-10天,15℃左右发酵10-15天,10℃左右发酵15-20天,发酵好后,开池饲喂生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沾化丰富的冬枣残次果资源,使发酵冬枣原料在生猪饲养中得到科学应用。饲喂该种日粮,可高效的利用冬枣资源,饲料成本降低了5%以上,提高了饲料适口性,采食量增加了1%以上;提高了猪只免疫力,生猪下痢等肠道疾病减少了2%以上,明显提高了猪只生长速度;生猪生产性能提高了5%以上;而且减少了粪便的臭味,猪舍氨气浓度平均低于5mg/m3,全面改善了猪舍的饲养环境;每头生猪直接经济效益1000元以上,增加了养猪业和种植业的双向收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冬枣残次果打浆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1、原料的选择:选购无脓包、腐烂的冬枣残次果、落地果;2、打浆:冬枣送入打浆机入料口,经过打浆机甩锤的高速粉碎,全颗冬枣打成枣泥;3、搅拌:打浆后的枣泥,添加稻糠、麸皮,发酵原料加入康地恩液态嗜酸乳杆菌健源,搅拌机搅拌均匀;4、入池、压实:搅拌均匀的原料立即填装在发酵池内,发酵原料水分一般控制在35%‑45%,填装前一般在底层铺一层稻糠,利于吸收发酵原料渗出的汁液;5、封闭、发酵:填满压实后,一般在上层铺一层稻糠,利于吸收发酵过程产生的水汽,避免发酵原料与空气接触,也便于密闭封窖,上层覆盖一层稻糠后,及时封窖,进行发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枣残次果打浆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1、原料的选择:选购无脓包、腐烂的冬枣残次果、落地果;2、打浆:冬枣送入打浆机入料口,经过打浆机甩锤的高速粉碎,全颗冬枣打成枣泥;3、搅拌:打浆后的枣泥,添加稻糠、麸皮,发酵原料加入康地恩液态嗜酸乳杆菌健源,搅拌机搅拌均匀;4、入池、压实:搅拌均匀的原料立即填装在发酵池内,发酵原料水分一般控制在35%-45%,填装前一般在底层铺一层稻糠,利于吸收发酵原料渗出的汁液;5、封闭、发酵:填满压实后,一般在上层铺一层稻糠,利于吸收发酵过程产生的水汽,避免发酵原料与空气接触,也便于密闭封窖,上层覆盖一层稻糠后,及时封窖,进行发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枣残次果打浆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1、原料的选择:选购无脓包、腐烂的冬枣残次果、落地果;2、打浆:冬枣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香姜玉亭李景山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沾化区畜牧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