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3918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04:11
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涉及一种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采用现有连接方式生产效率低下、影响方涵产品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箱涵外模的上方通过上夹紧油缸与箱涵外模拓展块连接,箱涵内模和箱涵外模的下端通过销钉销孔配合设置在箱涵底托上,振台上对称固定两组连接梁组件,箱涵底托固定在连接梁组件上,振台上还设置有多个液压夹具,液压夹具的夹盘与箱涵外模夹持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箱涵模具连接方式可靠,不会发生移动;同时避免生产工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箱涵外模通过振台上的连接横梁组件及液压夹具实现固定夹紧,夹紧力均匀,持续整个生产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较为常见的箱涵模具的固定方式为:外模下端与模框座间通过伸缩式连接铰杆,内模则采用下端用铰耳与模框座铰接,该方式虽然可以解决模具与振台的连接,但突出的问题就是:1、在生产不同规格型号的模具时,模具的单位更换时间较长,尤其在大批量生产时,将严重的影响生产进度;2、由于方涵振台的激振力大,铰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出现松动现象,使内、外模在振台上发生偏移,影响方涵产品的生产,甚至会发生铰接失效,使内、外模从振台上脱落,发生严重的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以至少解决采用现有连接方式生产效率低下、影响方涵产品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包括箱涵内模,箱涵底托,箱涵外模,箱涵外模拓展块,连接横梁组件,液压夹具;所述箱涵外模的上方通过上夹紧油缸与箱涵外模拓展块连接,箱涵内模和箱涵外模的下端通过销钉销孔配合设置在箱涵底托上,振台上对称固定两组连接梁组件,箱涵底托固定在连接梁组件上,振台上还设置有多个液压夹具,液压夹具的夹盘与箱涵外模夹持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下夹紧油缸,所述连接梁组件与箱涵外模之间还通过下夹紧油缸进行夹紧。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二次夹紧油缸,所述连接梁组件与箱涵内模之间通过二次夹紧油缸进行夹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横梁组件包括一个长梁、两个短梁和多个固定连接件,所述两个短梁平行设置,且两个短梁垂直固定在长梁的同一侧面上,长梁及短梁的底面上均安装有固定连接件,连接梁组件通过其下方的固定连接件安装在振台上。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夹具包括底座、两个立板、液压缸、夹盘和多个紧固件;所述底座上设置两个立板,两个立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夹盘,夹盘与液压缸的液压杆连接,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液压夹具通过多个紧固件与振台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所达到的效果为:1、箱涵模具通过销孔与箱涵底托连接,连接方式可靠,不会发生移动;同时避免生产工程中出现安全隐患;2、箱涵外模通过振台上的连接横梁组件及液压夹具实现固定夹紧,夹紧力均匀,持续整个生产过程;3、单位更换模具时间短,同时易于操作,便于大批量的生产;4、生产的方涵产品合格率高;5、可生产的方涵产品规格多。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横梁组件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液压夹具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振台示意图。图中:1-箱涵内模;2-箱涵底托;3-箱涵外模;4-箱涵外模拓展块;5-连接横梁组件;6-液压夹具;7-上夹紧油缸;8-振台;9-下夹紧油缸;10-二次夹紧油缸;51-长梁;52-短梁;53-固定连接件;61-底座;62-立板;63-液压缸;64-夹盘;65-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包括箱涵内模1,箱涵底托2,箱涵外模3,箱涵外模拓展块4,连接横梁组件5,液压夹具6;所述箱涵外模3的上方通过上夹紧油缸7与箱涵外模拓展块4连接,箱涵内模1和箱涵外模3的下端通过销钉销孔配合设置在箱涵底托2上,振台8上对称固定两组连接梁组件5,箱涵底托2固定在连接梁组件5上,振台8上还设置有多个液压夹具6,液压夹具6的夹盘与箱涵外模3夹持在一起。更具体地:所述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下夹紧油缸9,所述连接梁组件5与箱涵外模3之间还通过下夹紧油缸9进行夹紧。更具体地:所述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二次夹紧油缸10,所述连接梁组件5与箱涵内模1之间通过二次夹紧油缸10进行夹紧。更具体地:所述连接横梁组件5包括一个长梁51、两个短梁52和多个固定连接件53,所述两个短梁52平行设置,且两个短梁52垂直固定在长梁51的同一侧面上,长梁51及短梁52的底面上均安装有固定连接件53,连接梁组件通过其下方的固定连接件53安装在振台8上。更具体地:所述液压夹具6包括底座61、两个立板62、液压缸63、夹盘64和多个紧固件65;所述底座61上设置两个立板62,两个立板62之间转动安装有夹盘64,夹盘64与液压缸63的液压杆连接,液压缸63固定安装在底座61上,液压夹具6通过多个紧固件65与振台8固定连接。虽然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专利技术所属
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
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涵内模(1),箱涵底托(2),箱涵外模(3),箱涵外模拓展块(4),连接横梁组件(5),液压夹具(6);所述箱涵外模(3)的上方通过上夹紧油缸(7)与箱涵外模拓展块(4)连接,箱涵内模(1)和箱涵外模(3)的下端通过销钉销孔配合设置在箱涵底托(2)上,振台(8)上对称固定两组连接梁组件(5),箱涵底托(2)固定在连接梁组件(5)上,振台(8)上还设置有多个液压夹具(6),液压夹具(6)的夹盘与箱涵外模(3)夹持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涵内模(1),箱涵底托(2),箱涵外模(3),箱涵外模拓展块(4),连接横梁组件(5),液压夹具(6);所述箱涵外模(3)的上方通过上夹紧油缸(7)与箱涵外模拓展块(4)连接,箱涵内模(1)和箱涵外模(3)的下端通过销钉销孔配合设置在箱涵底托(2)上,振台(8)上对称固定两组连接梁组件(5),箱涵底托(2)固定在连接梁组件(5)上,振台(8)上还设置有多个液压夹具(6),液压夹具(6)的夹盘与箱涵外模(3)夹持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下夹紧油缸(9),所述连接梁组件(5)与箱涵外模(3)之间还通过下夹紧油缸(9)进行夹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适用于生产方涵产品的箱涵模具与振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二次夹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萌张明牟惠跃李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中信路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