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效滤波功能的光电耦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3808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滤波功能的光电耦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源电路、接收二极管、光电转换电路及逻辑控制电路,所述发射源电路包括第一滤波器及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滤波器与发光二极管连接,所述光电转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运算放大器、迟滞比较器、施密特触发器及第二滤波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彻底消除了电信号源的电磁骚扰对电能表检定装置的采样骚扰,确保了从采样电信号的源头到终端干净的实时误差采样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量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效滤波功能的光电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电能表型式评价需要进行电磁兼容与环境可靠性试验(如高低温、交变湿热等)试验(下称:环境适应性试验),即在环境适应性试验下使用电能表检定装置对电能表进行试验,以测量被测电能表的误差变化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试验时,一方面,电能表检定装置向被测电能表提供电压、电流及脉冲常数等参数,并与光电耦合装置相连接;另一方面,电磁干扰信号发生器向被测电能表施加耦合电磁干扰信号;光电耦合装置接收电能表发出的光脉冲信号,并转换成TTL电脉冲信号供电能表检定装置进行误差计算,以此确定被测电能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或规程。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业务需求的多样化,电能表等产品的计量测试标准、检定规程及规范也在不断变化,为此,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IR46电能表国际建议: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试验频段(80MHz~6000MHz)试验,直接从目前的试验频段(80MHz~2000MHz)提高到试验频段(80MHz~6000MHz),以确保第五代移动通信电磁环境下的电能表工作性能稳定安全。因此,如何提升电能表计量测试设备承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效滤波功能的光电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源电路(1)、接收二极管(2)、光电转换电路(3)及逻辑控制电路(4),所述发射源电路(1)包括第一滤波器及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滤波器与发光二极管连接,所述光电转换电路(3)包括依次连接的运算放大器、迟滞比较器、施密特触发器及第二滤波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滤波功能的光电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源电路(1)、接收二极管(2)、光电转换电路(3)及逻辑控制电路(4),所述发射源电路(1)包括第一滤波器及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滤波器与发光二极管连接,所述光电转换电路(3)包括依次连接的运算放大器、迟滞比较器、施密特触发器及第二滤波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效滤波功能的光电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器包括两个磁珠、第一电阻(R1)、两个共模扼流线圈、第一电容(C11)、第二电容(C12)、第三电容(C13)、第四电容(C14)、第五电容(C15)、第六电容(C16)及第七电容(C17);所述两个磁珠具体为第一磁珠(B1)及第二磁珠(B2),所述两个共模扼流线圈具体为第一共模扼流线圈(S1)及第二共模扼流线圈(S2),第一及第二共模扼流线圈分别具有四个接线端;具体连接如下:所述第一磁珠(B1)一端与脉冲线正端串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1)的一端、第一共模扼流线圈的第一接线端(S11)连接;所述第二磁珠(B2)一端与脉冲线负端串接,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一共模扼流线圈的第三接线端(S13)连接;所述第一共模扼流线圈的第二接线端(S12)分别与第二电容(C12)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三电容(C13)的一端及第二共模扼流线圈的第一接线端(S21)连接;所述第一共模扼流线圈的第四接线端(S14)分别与第二电容(C12)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14)的另一端及第二共模扼流线圈的第三接线端(S23)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14)的一端分别与地连接;所述第二共模扼流线圈的第二接线端(S22)分别与第五电容(C15)的一端及第六电容(C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扼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信荣黄振江郑培亮柯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