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产品
,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涂剂组合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本病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前可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患侧皮肤开始有烧灼感、疼痛,局部张力增加。继之皮肤陆续出现不规则红斑,成簇的疱疹,呈粟粒大小透明水疱,周围有红晕, 7~10天结痂脱落,多数2~4周愈合。VZV可侵犯面、颈、胸、腰部神经,15%~20%侵犯三叉神经,极少数情况下,可侵犯运动神经,如面神经。重者可并发肺炎、脑膜炎。根据所侵犯的神经,疱疹呈特征性的带状分布,多为单侧,不超过中线。VZV若侵犯第一支,可发生结膜炎、角膜炎。若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可发生面瘫、外耳道耳翼疼痛、耳部带状疱疹、口咽部疱疹、耳鸣、味觉下降等,称为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 Hunt syndrome或称Hunt综合征)。带状疱疹随年龄增长,症状也加重,病程延长。有些患者在疱疹愈合后,仍有神经痛症状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目前,医学上对于带状疱疹的药物治疗一般以止痛、缩短病程和防止激发感染为原则,通过注射或表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涂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雄黄20‑52份、冰片5‑14份、蟾酥10‑23份、龙胆草24‑36份、板蓝根28‑4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涂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雄黄20-52份、冰片5-14份、蟾酥10-23份、龙胆草24-36份、板蓝根28-42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涂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雄黄40份、冰片10份、蟾酥15份、龙胆草33份、板蓝根36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涂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雄黄35份、冰片13份、蟾酥12份、龙胆草32份、板蓝根29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涂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雄黄51份、冰片6份、蟾酥21份、龙胆草35份、板蓝根28份。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蟾酥进行炮制,得蟾酥原料药,按重量份数,称取雄黄20-52份、冰片5-14份、蟾酥原料药10-23份、龙胆草24-36份、板蓝根28-42份分别粉碎成100-300目的颗粒,备用;步骤二:将步骤一粉碎后制得的龙胆草、蟾酥原料药和板蓝根颗粒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干燥器中,在放入微波干燥器中的物料体积占微波干燥器内部可用空间1/2~3/5的条件下,调节微波功率为30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