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多发生于20-40岁年龄段,主要症状是:第2或第3肋软骨与胸骨联合处产生疼痛、刺痛、压痛、感觉障碍,其病程可持续几小时或几天,个别可持续数年,常在数日内自愈,但反复发作。其病因比较复杂,特点是痛处往往无器质性病变。目前临床对该病大部采取止痛为主的保守疗法,西医以口服或局部注射止痛类西药,但副作用反应较重。中医认为肋间神经痛,是由于肝气郁结、瘀血内阻、痰火内结、外邪侵袭等原因所致,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活血行气,通滞化瘀,解郁止痛功效的中药治疗效果较好。目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偏方、小方较多,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针对上述不足,专利技术人对用中药治疗肋间神经痛进行了潜心研究总结,研发出一种用药味数多,剂量大,疗效好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药材及重量为:当归15-25克(20克)、伸筋草15-25克(20克)、佛手15-25克(20克)、乌药15-25克(20克)、莪术15-25克(20克)、陈皮10-20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原料药材及重量为:当归15‑25克(20克)、伸筋草15‑25克(20克)、佛手15‑25克(20克)、乌药15‑25克(20克)、莪术15‑25克(20克)、陈皮10‑20克(15克)、香附10‑20克(15克)、制天南星10‑20克(15克)、僵蚕10‑20克(15克)、川芎8‑15克(12克)、瓜蒌皮8‑15克(12克)、白芥子8‑15克(12克)、半夏8‑15克(12克)、桃仁8‑15克(12克)、赤芍7‑12克(10克)、柴胡7‑12克(10克)、木香7‑12克(10克)、丁香7‑12克(10克)、肉桂6‑11克(8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原料药材及重量为:当归15-25克(20克)、伸筋草15-25克(20克)、佛手15-25克(20克)、乌药15-25克(20克)、莪术15-25克(20克)、陈皮10-20克(15克)、香附10-20克(15克)、制天南星10-20克(15克)、僵蚕10-20克(15克)、川芎8-15克(12克)、瓜蒌皮8-15克(12克)、白芥子8-15克(12克)、半夏8-15克(12克)、桃仁8-15克(12克)、赤芍7-12克(10克)、柴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