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装配式环刺鱼雷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59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5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装配式环刺鱼雷锚,包括工作锚链,锚尾,刺出段,连接段和锚头,锚尾呈圆柱状,在锚尾的四周对称设置四条尾翼,在锚尾的下端交替设置若干个刺出段和连接段,以刺出段开始,以刺出段结尾,在最下端的刺出段下方设置锥形锚头,刺出段内部设置穿刺机构,锚尾、刺出段和连接段内部均设置垂直孔道,工作锚链穿过锚尾、刺出段和连接段的垂直孔道,并连接与刺出段内的穿刺机构分段,工作锚链的下端与锚头上端连接。本装置可以实现模块化生产,分装运输,使得运输过程的价格降低,同时模块化生产可以使鱼雷锚更易适用于不同的水深情况。不用应为水深的变化可以改变生产过程,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系泊基础,尤其是装配式环刺鱼雷锚
技术介绍
随着开采力度的增大和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内陆油气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进步的需求。逐渐将油气资源的开采目标转移到了海洋,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开采力度的增大,涉及的海域越来越广,水深也不断增加。水深逐渐达到千米,对于超深海域进行的油气开采需要安全稳定的系泊基础,同时系泊基础最好不要过于昂贵。在诸多的深水系泊基础中锚式系泊基础具有高抗拔性能,其锚固能力主要依靠其基础形式的垂直承载力来支配,而锚通常采用吸力锚、法向承力锚、吸力式贯入锚及包括鱼雷锚在内的动力贯入锚等几种基础形式,而其中的鱼雷锚更是一种安装便捷,同时成本低廉的新兴深水系泊系统。鱼雷锚依靠自身的重量自由下落并贯入土中,在其安装过程中无需其他发射装置,安装十分便捷。同时制造鱼雷锚的材料也十分廉价,可以是混凝土也可以是废弃的金属。因为鱼雷锚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深海系泊基础中炙手可热的选择,为了使鱼雷锚适用的环境越来越广泛,鱼雷锚的承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装配式环刺鱼雷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装配式环刺鱼雷锚,包括工作锚链,锚尾,刺出段,连接段和锚头,锚尾呈圆柱状,在锚尾的四周对称设置四条尾翼,在锚尾的下端交替设置若干个刺出段和连接段,以刺出段开始,以刺出段结尾,在最下端的刺出段下方设置锥形锚头,刺出段内部设置穿刺机构,锚尾、刺出段和连接段内部同轴设置垂直孔道,工作锚链穿过垂直孔道并与刺出段内的穿刺机构分段相连,工作锚链的最下端与锚头上端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装配式环刺鱼雷锚的整体长度为12-27m,直径为0.6-1.7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锥头的角度为50度-70度(即锥头的锥度),锥头的高度为锥尾高度的1/4-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穿刺机构包括底座、连接杆、刺出杆、穿刺锚链上连接鼻和穿刺锚链下连接鼻,在底座上平面中央设置穿刺锚链上连接鼻,在底座下平面中央设置穿刺锚链下连接鼻,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母与底座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刺出杆相连,刺出段侧端设置穿出孔,刺出杆设置在穿出孔内,可在工作锚链向上拉力的作用下,伸出孔洞向外刺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工作锚链与刺出段的穿刺机构分段连接,具体来说,以“工作锚链—第一个穿刺机构—第一个连接段—工作锚链
—第二个穿刺机构—工作锚链—第二连接段……—工作锚链—锚头”的方式实现连接,每一个穿刺机构均通过穿刺锚链上连接鼻与上方的工作锚链连接,通过穿刺锚链下连接鼻与下方的工作锚链连接,上方的工作锚链穿过上方的连接段再与上一个穿刺机构的穿刺锚链下连接鼻相连,下方的工作锚链穿过下方的连接段再与下一个穿刺机构的穿刺锚链上连接鼻相连,以实现整体的安装和使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锚身上平面两侧垂直设置锚尾锚链连接鼻,用于连接定位锚链。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锚尾的下平面两端、在连接段的上下平面两端、在锚头上平面两端设置凸起,在刺出段的上下平面两端设置凹槽,凸起和凹槽嵌合在一起并设置螺钉,完成锚尾与刺出段、刺出段与连接段、刺出段与锚头两两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刺出段数量为2-10个,连接段数量为1-9个,连接段数量比刺出段数量少1个。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尾翼长度为锚尾长度2/5-3/5。装配式环刺鱼雷锚的使用方法:步骤1,根据使用环境确定刺出段和连接段的数量,并依据交替设置的原则以刺出段开始,以刺出段结尾;步骤2:使用定位锚链吊住装配式环刺鱼雷锚,在指定地点将装配式环刺鱼雷锚垂直投入水中,使装配式环刺鱼雷锚自由落体至水底土壤;步骤3:在装配式环刺鱼雷锚陷入土壤中之后,拉动工作锚链,工作锚链带动各刺出段的穿刺机构向上,底座向上移动,底座推动连接杆,
连接杆向外推动刺出杆,刺出杆沿穿出孔刺入土壤中;步骤4:将工作锚链上端连接至所需系泊的海上工作平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装配的,并在在位稳定后在其自身周围有穿刺刺出的新型鱼雷锚。该鱼雷锚可以实现模块化生产,分装运输,使得运输过程的价格降低,同时模块化生产可以使鱼雷锚更易适用于不同的水深情况,不用因为水深的变化可以改变生产过程,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的生产效率,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长度上的调整;于此同时,其自身周边的穿刺在其在位后可以利用锚链绷紧时的拉力刺入周边土体,穿刺的上表面为一平面,从而增大了上覆土对于鱼雷锚的土压力,于此同时由于穿刺的影响,鱼雷锚所影响的土体范围增大,使得其抗拔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为实际工程提供一种承载力更高,质量更轻运输更为方便的新型鱼雷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部件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穿刺机构刺出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穿刺机构未刺出状态结构示意图。1为工作锚链,2为锚尾,3为尾翼,4为锚尾锚链连接鼻,5为刺出段,6为连接段,7为连接杆,8为刺出杆,9为穿刺锚链上连接鼻,10为底座,11为锚头,12为穿刺锚链下连接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装配式环刺鱼雷锚,包括工作锚链,锚尾,刺出段,连接段和锚头,锚尾呈圆柱状,在锚尾的四周对称设置四条尾翼,在锚尾的下端交替设置刺出段和连接段,以刺出段开始,以刺出段结尾,在最下端的刺出段下方设置锥形锚头,刺出段内部设置穿刺机构,锚尾、刺出段和连接段内部均设置垂直孔道,工作锚链穿过锚尾、刺出段和连接段的垂直孔道,并与刺出段内的穿刺机构分段连接,工作锚链的最下端与锚头上端连接。穿刺机构包括底座、连接杆、刺出杆、穿刺锚链上连接鼻和穿刺锚链下连接鼻,在底座上平面中央设置穿刺锚链上连接鼻,在底座下平面中央设置穿刺锚链下连接鼻,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母与底座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刺出杆相连,刺出段侧端设置穿出孔,刺出杆设置在穿出孔内,可在工作锚链向上拉力的作用下,伸出孔洞向外刺出。装配式环刺鱼雷锚的整体长度为12-27m,直径为0.6-1.7m。锥头的角度为50度-70度,锥头的高度为锥尾高度的1/4-1/3。以“工作锚链—第一个穿刺机构—第一个连接段—工作锚链—第二个穿刺机构—工作锚链—第二连接段……—工作锚链—锚头”的方式实现连接,每一个穿刺机构均通过穿刺锚链上连接鼻与上方的工作锚链连接,通过穿刺锚链下连接鼻与下方的工作锚链连接,上方的工作锚链穿过上方的连接段再与上一个穿刺机构的穿刺锚链下连接鼻相连,下方的工作锚链穿过下方的连接段再与下一个穿刺机构的穿刺锚链上连接鼻相连,以实现整体的安装和使用。锚身上平面两侧垂直设置锚尾锚链连接鼻,用于连接定位
锚链(图中未画出)。在锚尾的下平面两端、在连接段的上下平面两端、在锚头上平面两端设置凸起,在刺出段的上下平面两端设置凹槽,凸起和凹槽嵌合在一起并设置螺钉,完成锚尾与刺出段、刺出段与连接段、刺出段与锚头两两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所述的尾翼长度为锚尾长度2/5-3/5。如图所示,刺出段数量为2个,连接段数量为1个。在进行使用时,根据使用环境确定刺出段和连接段的数量,并依据交替设置的原则以刺出段开始,以刺出段结尾;使用定位锚链吊住装配式环刺鱼雷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装配式环刺鱼雷锚

【技术保护点】
装配式环刺鱼雷锚,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锚链,锚尾,刺出段,连接段和锚头,锚尾呈圆柱状,在锚尾的四周对称设置四条尾翼,在锚尾的下端交替设置若干个刺出段和连接段,以刺出段开始,以刺出段结尾,在最下端的刺出段下方设置锥形锚头,刺出段内部设置穿刺机构,锚尾、刺出段和连接段内部同轴设置垂直孔道,工作锚链穿过垂直孔道并与刺出段内的穿刺机构分段相连,工作锚链的最下端与锚头上端连接;所述的穿刺机构包括底座、连接杆、刺出杆、穿刺锚链上连接鼻和穿刺锚链下连接鼻,在底座上平面中央设置穿刺锚链上连接鼻,在底座下平面中央设置穿刺锚链下连接鼻,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母与底座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刺出杆相连,刺出段侧端设置穿出孔,刺出杆设置在穿出孔内,在工作锚链向上拉力的作用下,伸出孔洞向外刺出。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环刺鱼雷锚,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锚链,锚尾,刺出段,连接段和锚头,锚尾呈圆柱状,在锚尾的四周对称设置四条尾翼,在锚尾的下端交替设置若干个刺出段和连接段,以刺出段开始,以刺出段结尾,在最下端的刺出段下方设置锥形锚头,刺出段内部设置穿刺机构,锚尾、刺出段和连接段内部同轴设置垂直孔道,工作锚链穿过垂直孔道并与刺出段内的穿刺机构分段相连,工作锚链的最下端与锚头上端连接;所述的穿刺机构包括底座、连接杆、刺出杆、穿刺锚链上连接鼻和穿刺锚链下连接鼻,在底座上平面中央设置穿刺锚链上连接鼻,在底座下平面中央设置穿刺锚链下连接鼻,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母与底座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刺出杆相连,刺出段侧端设置穿出孔,刺出杆设置在穿出孔内,在工作锚链向上拉力的作用下,伸出孔洞向外刺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环刺鱼雷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锚链与刺出段的穿刺机构分段连接,以“工作锚链—第一个穿刺机构—第一个连接段—工作锚链—第二个穿刺机构—工作锚链—第二连接段……—工作锚链—锚头”的方式实现连接,每一个穿刺机构均通过穿刺锚链上连接鼻与上方的工作锚链连接,通过穿刺锚链下连接鼻与下方的工作锚链连接,上方的工作锚链穿过上方的连接段再与上一个穿刺机构的穿刺锚链下连接鼻相连,下方的工作锚链穿过下方的连接段再与下一个穿刺机构的穿刺锚链上连接鼻相连,以实现整体的安装和使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环刺鱼雷锚,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刘润练继建丁红岩吴曲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