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物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347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谷物颗粒层和功能层的双层或多层谷物棒,其中功能层直接与谷物颗粒层相粘合或通过粘合层相粘合。所述谷物棒可分为双层谷物棒、三层谷物棒、四层谷物棒或五层谷物棒等,其结构分别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双层或多层谷物棒,可以在功能层中添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改善了谷物棒的营养素配比,并具有一定功能性,同时功能层的添加,使产品口味更加丰富,还有助于改善产品外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谷物棒,具体的说,是一种包含谷物颗粒层和功能层的双层或多层谷物棒。
技术介绍
在国外,谷物棒是一种食用非常普遍的早餐食品,其在国内也作为一种休闲食品和代餐食品而日益盛行。现有的谷物棒都是以食用粘合剂将谷物颗粒粘合成一体,而形成的单层谷物棒。由于使用的粘合剂普遍为糖浆,使得整个谷物棒中碳水化合物成份占80%以上,有些添加了坚果颗粒的谷物棒,其营养成份也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并含有一定量脂肪,可见,现有的谷物棒营养非常不均衡,尤其是缺少蛋白质,作为代餐食品来讲,有着明显的缺陷。理论上,可以向谷物棒中添加一些蛋白膨化颗粒,或以明胶、卵固体等作粘合剂,从而提高整体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但上述方法受到原料来源、价格以及实际操作等方面的限制,实际很少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谷物颗粒层和功能层的双层或多层谷物棒。本技术所提供的谷物棒,其由一层或多层谷物颗粒层和一层或多层功能层相层叠并粘合在一起。其中,所述功能层直接与谷物颗粒层相粘合或通过粘合层相粘合。上述谷物棒,按其层数可分为双层谷物棒、三层谷物棒、四层谷物棒或五层谷物棒等。当功能层直接与谷物颗粒层相粘合时,所述双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所述三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所述四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功能层;所述五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当功能层与谷物颗粒层通过粘合层相粘合时,所述三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所述四层谷物棒的结构为功能层-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或谷物颗粒层-粘合层-谷物颗粒层-功能层;所述五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粘合层-谷物颗粒层或功能层-粘合层-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所述谷物颗粒层是以大米、小麦、燕麦、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膨化或辊压使之熟化的球形、片状或不规则形状的颗粒,通过粘合剂粘合成团后,压片而成。其中还可加入一些果仁颗粒,特别是坚果仁,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榛子、芝麻等。所述粘合剂主要是高粘度糖浆,如麦芽糖浆、玉米糖浆、大米糖浆、蔗糖浆、葡萄糖浆以及各种糖醇液体。所述功能层是以充气糖果、乳脂糖果、凝胶糖果或熟制粉料的形式,添加适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或其他功能成份粘合而成。上述无论以何种形式联结的谷物棒,其层数越多,其结构的变化形式越多,但整个产品的厚度应以适宜食用为准。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谷物棒,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功能层中添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改善了产品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配比,克服了以往谷物棒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营养成分过于单一的缺陷;同时使产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2、谷物棒中添加功能层,使产品口味更加丰富,如产品可具有奶香味、焦香味或水果味等。3、多层结构改善了产品的外观。-->附图说明图1为三层谷物棒的“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三层谷物棒的“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3、4为谷物颗粒层;2、6为功能层;5为粘合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技术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所提供的谷物棒,其由一层或多层谷物颗粒层和一层或多层功能层相层叠并粘合在一起。其中,所述功能层直接与谷物颗粒层相粘合或通过粘合层相粘合。按照粘合的层数,谷物棒可分为双层谷物棒、三层谷物棒、四层谷物棒或五层谷物棒等。当功能层直接与谷物颗粒层相粘合时,所述双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所述三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所述四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功能层;所述五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当功能层与谷物颗粒层通过粘合层相粘合时,所述三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所述四层谷物棒的结构为功能层-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或谷物颗粒层-粘合层-谷物颗粒层-功能层;所述五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粘合层-谷物颗粒层或功能层-粘合层-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为三层谷物棒,其结构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两层谷物颗粒层通过粘度较高的功能层层叠并粘合在一起。具体的制备过程如下:称取麦芽糖浆20kg,山梨糖醇5kg,熬煮至140℃,倒入颗粒混合料(含膨化大米7kg,玉米片6kg,膨化紫米4kg,瓜子仁2kg,白芝麻1kg),拌匀后,压成厚度为0.7cm的薄片,形成谷物颗粒层。称取葡萄糖浆16kg,于夹层锅中煮沸,冷却至60℃,加入鸡蛋蛋白4kg,用搅拌机搅拌至呈白色,得气泡基。称取乳清蛋白粉9kg,全脂奶粉8kg,乳脂肪3kg,维生素B1 2g,维生素B2 2g,维生素C50g,混合均匀,倒入制好的气泡基中,混合均匀,作为功能层物料。将功能层物料涂抹于谷物颗粒层之上,涂抹厚度约0.6cm,其上再覆盖一层谷物颗粒层,适度挤压,冷却成型后,切割成长10cm,宽2.5cm的棒状。所得谷物棒结构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如图1所示),功能层中强化添加了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终产品中含有20%的蛋白质,8%的脂肪,其三大营养素的比例较单层谷物棒有明显改善。而且中间层口感香甜,有浓郁的奶香味,柔软细腻,明显改善了产品的口感。实施例2图2为三层谷物棒,其结构为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谷物颗粒层和功能层通过粘合层相粘合。具体的制备过程如下:称取麦芽糖醇液20kg,熬煮至140℃,倒入颗粒混合料(含膨化大米6kg,花生颗粒5kg,瓜子仁2kg,白芝麻1kg),拌匀后,压成厚度为0.7cm的薄片,形成谷物颗粒层。称取乳清蛋白粉9kg,大豆蛋白粉8kg,花生蛋白粉6kg,白砂糖7kg,维生素B1 3g,维生素B2 3g,维生素C100g,混合均匀,加入融化的黄油8kg,混匀,加入果葡糖浆5kg,压制成厚度约为0.7cm-->的薄片,形成功能层。称取麦芽糖浆16kg,加入山梨糖醇4kg,熬煮至147℃,形成粘合层,涂抹于谷物颗粒层,涂抹厚度约为0.1-0.2cm,迅速将功能层覆盖于粘和层之上,适度挤压成型。冷却后,切割成长10cm,宽3cm的棒状。所得谷物棒结构为谷物颗粒层-粘合层-功能层(如图2所示),功能层中强化添加了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而且口感细腻。终产品中含有24%的蛋白质,13%的脂肪。实施例3本技术的四层谷物棒,其结构为谷物颗粒层①-功能层①-谷物颗粒层②-功能层②。谷物颗粒层与功能层通过粘度较高的功能层层叠粘合在一起。具体的制备过程如下:称取麦芽糖醇浆13kg,熬煮至140℃,倒入颗粒混合料(含膨化燕麦球4kg,花生颗粒3kg,杏仁颗粒1.5kg,白芝麻1.5kg),拌匀后,压成厚度为0.5cm的薄片,形成谷物颗粒层①。将谷物颗粒层①中的白芝麻用等量黑芝麻代替,同法制得谷物颗粒层②。称取葡萄糖浆17kg,白砂糖9kg,熬煮至110℃,依次加入食盐6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谷物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层或多层谷物颗粒层和一层或多层功能层,所述谷物颗粒层与功能层相层叠并粘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物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层或多层谷物颗粒层和一层或多层功能层,所述谷物颗粒层与功能层相层叠并粘合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直接与谷物颗粒层相粘合或通过粘合层相粘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谷物棒,其特征在于,其为双层谷物棒、三层谷物棒、四层谷物棒或五层谷物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谷物棒,其特征在于,当功能层直接与谷物颗粒层相粘合时,所述双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功能层;所述三层谷物棒的结构为谷物颗粒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厚增焦颖杨则宜贺刚田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