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83404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4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包括:将目标区域分成若干具有逐级包含关系的级次,在每一级次对应的目标对象上设置相应的第一RFID标签;在各需要定位的资产设备上设置相应的第二RFID标签;将具有RFID感应功能和通讯功能的移动终端与计算机后台系统建立通讯,使移动终端上同步所述标准数据库;移动终端感应第一RFID标签与第二RFID标签,与标准数据库内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得出相应资产设备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的判断;等步骤。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对资产设备的实时快速、精确定位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内部固定资产设备的管理信息系统,一些管理到位单位实现了资产设备唯一条码(大部分为一维码)标签管理,而传统技术架构下的资产设备管理方式效率低下、智能化程序低、无法实现资产设备的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和管理,由于单位资产设备众多,部分资产设备经常移动,单位的资产设备清点工作任务繁重,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单位对实物管理处于“大部分在就可以”的状态。长时间下来造成资产设备“非人为故意”的流失情况。根据国有资产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资产设备管理做到三级管理,财政部门管理总账,单位财务部门管理明细账,单位使用部门管理实物账,做到一台一账、一台一卡,财务账和实物相符,并对资产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既从“申请-预算审批-采购-招标合同-验收入库-出库-使用-维修-报废-档案”为止进行全程监管。为此,人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改进。基于条码标签的资产设备全过程管理要投入的人力大,成本高,而且实物管理难度极大,我们以一家国内三级甲等医院为例,医院拥有的固定资产设备台数为10万台(项)左右,分布在不同的院区和楼房内,每年医院以总量10%-30%左右的速度在增加或更新采购,很多医疗设备(如监护仪等)流动性很频繁,医院如果进行一次全院资产设备实物清查,至少要投入50多人连续清点一个多月,现实情况是医院大部分都是临床工作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很少,专职资产设备管理员最多只有几个人,要以几个人对全院的资产设备进行一对一的清点到少要一年以上时间,几乎没有可能性,对资产设备的定期的巡检和保养也只能选择一些重点的资产设备,造成很多资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率高(特别是医疗设备),维修成本大。“健康”使用寿命达不到资产设备的正常使用年限。综合上述,国内现有的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资产设备管理及系统的缺陷如下:(1)、单位的资产设备总量大,管理人员少,资产设备使用条码标签,管理系统只是管财务账为主,没办法做实物盘点,长年累月下来,资产设备实物和财务账对不上,间接造成资产设备流失。(2)、单位资产设备分布在不同区域、楼房、房间及位置上,部分资产设备移动使用比较频繁,实物查找困难,特别是跨区域管理难度大。(3)、单位资产设备除建筑外大部分是家用电器、电子设备、仪器、计算机、办公设备、家具等,这些设备使用率很高,故障的发生率也高,由于人员少,资产设备各类多,定期的保养基本没做。比如医院,一些和病人医疗安全相关的医疗设备目前都不是按时在做全面的保养(PM)。(4)、现有系统没有对单位资产设备进行“全过程闭环”管理,目前只管理了部分财务相关的环节,如出入库、台账管理、折旧、维修等。 (5)、现有系统只采用了一维条码标识(极少数采用了二维条码),传统的标签很多单位为了应对上级检查,只标识了少部分的资产设备,没有全部标识。(6)极少部分单位采用有源2.4G的RFID标签进行资产设备标识,由于建设RFID感应网络(投入相当于建设无线网络)和标签的成本投资很大,这种方案只使用在一小部分资产设备上,有源2.4G的标签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要更换标签内的供电电子(电源),工作量极大,反而增加了单位在资产设备管理上的人力。加上部分单位对有源信号的干扰有要求,如医院的手术室、B超室等,全面应用很在困难。(7)原有资产设备管理系统使用多年,多年的使用资产设备分类很杂也很乱,没有按国家标准进行分类,资产设备的财政上报基本是使用手式方式在处理,财政账上很多单位的资产设备该报废的没有及时报废,财政和财务账很多都对不上。(8)单位资产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没有建立资产设备全过程的档案,档案归档后,查询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RFID模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实现对资产设备的精确、高效的定位和管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系统,对资产设备进行精确、高效的定位和管理。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设定一需要进行资产设备定位的目标区域,将该目标区域分成1-7个具有逐级包含关系的级次,在计算机后台系统中建立级次数据库,在每一级次所对应的目标对象上分别设置相应的第一RFID标签,用以标定不同级次的目标对象;S2:在各需要定位的资产设备上设置相应的第二RFID标签,用以标定不同的资产设备;将各资产设备定义在最小一级的目标对象以及包含该最小目标对象的所有上级目标对象上,并在计算机后台系统中建立第一RFID标签与第二RFID标签对应关系的第一标准数据库;S3:将具有RFID感应功能和通讯功能的移动终端与计算机后台系统建立通讯,使移动终端上同步所述标准数据库;S4:在设定的资产设备管理周期内,移动终端感应相应目标对象的第一RFID标签与相应资产设备的第二RFID标签,与标准数据库内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得出相应资产设备是否在设定的目标对象所属范围内的判断;并将移动终端上的资产设备位置信息实时同步到计算机后台系统;S5:经步骤S4判断的结论为资产设备不在对应的目标对象所属范围内时,可通过移动终端选择是否将该资产设备变更到新的目标对象所;并将变更后的资产设备与目标对象对应关系上传到计算机后台系统;计算机后台系统分析出资产设备与目标对象对应关系的变更情况,并更新记录,完成资产设备的清点和定位管理。本专利技术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将该目标区域分成1-7个具有逐级包含关系的级次,通过第一RFID标签标定不同级次的目标对象,目标对象可以是以资产设备的存放空间为内容的区域位置,或者,以资产设备的使用者为内容的使用主体,以此形成基于地理位置或使用主体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当基于地理位置时,将目标区域分为空间上逐次缩小的区域位置级次,如:由同一主体管辖的、包含若干单元楼的区域级、单元楼、楼层、房间等;当基于使用主体时,将目标区域分为具有逐层隶属关系的使用主体级次,如:以一个中等以上规模的医院为例,可以逐级分为:医院;一级大科室:大内科、大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二级科室: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等等。通过第一RFID标签标定不同级次的目标对象,通过第二RFID标签标定需要进行定位和管理的各个资产设备;将各个资产设备定义在最小一级的区域位置以及包含该最小区域位置的所有上级区域位置上,并在计算机后台系统中建立第一RFID标签与第二RFID标签对应关系的第一标准数据库;移动终端通过通讯同步该标准数据库。使用时,移动终端分别扫描相应区域位置上的第一RFID标签与以及相应资产设备上的第二RFID,即可得出相关资产设备是否在其相应的位置上的结论。无需人工逐个清点、核对,资产管理效率高,且准确度高,管理成本降低。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 所述目标对象包括以资产设备的存放空间为内容的区域位置,或者,以资产设备的使用者为内容的使用主体,通过将该目标区域分成1-7个空间上逐次缩小的区域位置级次,或者分成1-7个具有逐层隶属关系的使用主体级次,在每一级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设定一需要进行资产设备定位的目标区域,将该目标区域分成1‑7个具有逐级包含关系的级次,在计算机后台系统中建立级次数据库,在每一级次所对应的目标对象上分别设置相应的第一RFID标签,用以标定不同级次的目标对象;S2:在各需要定位的资产设备上设置相应的第二RFID标签,用以标定不同的资产设备;将各资产设备定义在最小一级的目标对象以及包含该最小目标对象的所有上级目标对象上,并在计算机后台系统中建立第一RFID标签与第二RFID标签对应关系的第一标准数据库;S3:将具有RFID感应功能和通讯功能的移动终端与计算机后台系统建立通讯,使移动终端上同步所述标准数据库;S4:在设定的资产设备管理周期内,移动终端感应相应目标对象的第一RFID标签与相应资产设备的第二RFID标签,与标准数据库内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得出相应资产设备是否在设定的目标对象所属范围内的判断;并将移动终端上的资产设备位置信息实时同步到计算机后台系统;S5:经步骤S4判断的结论为资产设备不在对应的目标对象所属范围内时,可通过移动终端选择是否将该资产设备变更到新的目标对象所;并将变更后的资产设备与目标对象对应关系上传到计算机后台系统;计算机后台系统分析出资产设备与目标对象对应关系的变更情况,并更新记录,完成资产设备的清点和定位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设定一需要进行资产设备定位的目标区域,将该目标区域分成1-7个具有逐级包含关系的级次,在计算机后台系统中建立级次数据库,在每一级次所对应的目标对象上分别设置相应的第一RFID标签,用以标定不同级次的目标对象;S2:在各需要定位的资产设备上设置相应的第二RFID标签,用以标定不同的资产设备;将各资产设备定义在最小一级的目标对象以及包含该最小目标对象的所有上级目标对象上,并在计算机后台系统中建立第一RFID标签与第二RFID标签对应关系的第一标准数据库;S3:将具有RFID感应功能和通讯功能的移动终端与计算机后台系统建立通讯,使移动终端上同步所述标准数据库;S4:在设定的资产设备管理周期内,移动终端感应相应目标对象的第一RFID标签与相应资产设备的第二RFID标签,与标准数据库内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得出相应资产设备是否在设定的目标对象所属范围内的判断;并将移动终端上的资产设备位置信息实时同步到计算机后台系统;S5:经步骤S4判断的结论为资产设备不在对应的目标对象所属范围内时,可通过移动终端选择是否将该资产设备变更到新的目标对象所;并将变更后的资产设备与目标对象对应关系上传到计算机后台系统;计算机后台系统分析出资产设备与目标对象对应关系的变更情况,并更新记录,完成资产设备的清点和定位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 所述目标对象包括以资产设备的存放空间为内容的区域位置,或者,以资产设备的使用者为内容的使用主体,通过将该目标区域分成1-7个空间上逐次缩小的区域位置级次,或者分成1-7个具有逐层隶属关系的使用主体级次,在每一级次的区域位置或使用主体上设置相应的第一RFID标签,用以标定不同级次的区域位置或使用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与S3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S2-1:根据资产设备的不同使用主体,在计算机后台系统中建立资产设备与使用主体对应关系,以及,使用主体与区域位置对应关系的第二标准数据库, 其中,每一资产设备对应一个使用主体及一个区域位置,每一使用主体对应一个或多个区域位置,每一区域位置对应一个或多个使用主体;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6:当资产设备对应的区域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选择是否变更资产设备与使用主体的对应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爱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