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鲤鱼膨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3382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4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鲤鱼膨化饲料,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小杂鱼18~22份,山药粉5~10份,葵花饼10~15份,紫薯粉5~8份,橘皮粉2~4份,蚕豆粉5~8份,蛋清4~7份,甘氨酸0.06~0.1份,磷虾油0.2~0.3份,茶多酚0.1~0.15份,甜菜碱0.05~0.1份,蛋黄香精0.05~0.08份,大豆低聚糖0.1~0.25份,低聚木糖0.1~0.18份以及植物粘结剂0.08~0.1份;还涉及该饲料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鲤鱼膨化饲料营养丰富,可为鲤鱼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且适口性好,能显著提高鲤鱼的存活率和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并且在水体中稳定性好,不易溃散,饲料浪费小,水质污染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饲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鲤鱼膨化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种,野生鲤鱼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鲤鱼经过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如红鲤、团鲤、草鲤、锦鲤、火鲤、芙蓉鲤、荷包鲤等,品种不同,其体态颜色各异,深受大家的喜爱。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鲤鱼饲料,如专利号为ZL201310340999.X(公告号为CN10344501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鲤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410517921.6(公开号为CN10435149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鲤鱼养殖饲料》等。现有的鲤鱼饲料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低、饲料系数较大等问题,从而导致较多的残饵沉积,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氮磷排放量高,网箱水域污染较重,鱼病频发,成活率下降,产量较少,单位鱼类的养殖成本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饲料系数小的鲤鱼膨化饲料。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鲤鱼膨化饲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鲤鱼膨化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小杂鱼18~22份,山药粉5~10份,葵花饼10~15份,紫薯粉5~8份,橘皮粉2~4份,蚕豆粉5~8份,蛋清4~7份,甘氨酸0.06~0.1份,磷虾油0.2~0.3份,茶多酚0.1~0.15份,甜菜碱0.05~0.1份,蛋黄香精0.05~0.08份,大豆低聚糖0.1~0.25份,低聚木糖0.1~0.18份以及植物粘结剂0.08~0.1份。上述技术方案中,小杂鱼即低值小杂鱼,该种鱼类体形较小(一般为2~3cm),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但极易腐烂,机械强度低,价格较低,如鳀鱼等,可为鲤鱼生长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山药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粗纤维、淀粉以及钾、钙、镁、铁、锌等
元素,人类所需的18种氨基酸中,山药中含有16种;葵花饼,又称向日葵饼,是向日葵籽经机械压榨或溶剂浸出提油后的副产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例如:粗蛋白、蛋氨酸、B族维生素以及锌、铁、铜等微量元素等;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保健功能,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紫薯中含有的维生素C可使胶原蛋白正常合成,防止坏血病的发生,花青素是一种天然强效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磷虾油是一种独特的海洋动物油类,包含ω-3或n-3脂肪酸(FAs),其中具生物活性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主要以磷脂或PLs(高达95%w/w)存在,并在该类油中含有多达60%的PLs和高至45%的甘油三酯;甘氨酸和甜菜碱为诱食成分,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可溶性糖质的总称,其可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降低血清胆固醇,保护肝脏以及抑制肠内腐败物质的生成;低聚木糖能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癌,在饲料中可替代抗生素。作为优选,植物粘结剂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以及藕粉中的至少一种,玉米淀粉、木薯淀粉以及藕粉均为纯天然的植物淀粉,遇水后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使得各种物料的粘结更加紧密,从而增加饲料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上述鲤鱼膨化饲料采用以下步骤制备:(1)将小杂鱼洗净、沥干后打碎成鱼糜,接着加入蛋黄香精及1/3~1/2体积的蛋清,混合打浆10~15min得蛋白浆液;(2)将上述山药粉、紫薯粉、橘皮粉、葵花饼、蚕豆粉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粉碎处理,超微粉碎处理后过60~80目筛得混合粉料,将该混合粉料加入上述蛋白浆液中,并加入剩余的蛋清进行二次打浆,得混合物料;(3)将上述茶多酚和磷虾油分别加入上述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接着加入植物粘结剂继续混合均匀得基料;(4)向上述基料中加入水并通入蒸汽进行调质,并使调质好的基料中水分含量为18~20%;(5)将调质后的基料放入膨化机中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制得颗粒饲料;(6)将上述甘氨酸、甜菜碱、大豆低聚糖以及低聚木糖溶于适量水中制备成喷涂料,待上述制备的颗粒饲料降温至45~55℃时,将该喷涂料喷涂于颗粒饲料上;(7)将喷涂后的颗粒饲料于55~60℃下烘干,使得颗粒饲料的含水量为6~10%;(8)最后将该颗粒饲料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包装。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将基料投入调制器中,按基料量的16~20%通入95~100℃的水蒸气,调制10~15分钟。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进行膨化处理,该双螺杆挤压
膨化机的工作参数为:螺杆转速为450~500r/min,进料速度为90~120kg/h,机筒或套筒温度为100~240℃,模孔/或模口直径为2~7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鲤鱼膨化饲料由小杂鱼、山药粉、葵花饼、紫薯粉、橘皮粉、蚕豆粉以及蛋清等多种纯天然材料为原料,辅以磷虾油、茶多酚等多种营养成分进行合理组配,营养丰富,同时加入蛋黄香精、甘氨酸、甜菜碱等诱食成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可为鲤鱼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能显著提高鲤鱼的存活率和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此外,该鲤鱼膨化饲料漂浮性较好(一般可漂浮水面30~60分钟),由于添加有植物粘结剂,使得该饲料在水体中稳定性好,不易溃散,饲料浪费小,水质污染小。本专利技术的鲤鱼膨化饲料制备过程中,分步加入蛋清,利用蛋清的气泡性,增大物料的体积,进而减少饲料密度,改善饲料的漂浮性,并且利于喷涂于颗粒饲料表面的大豆低聚糖和低聚木糖进入颗粒内部;同时,利用喷涂技术将甘氨酸、甜菜碱、大豆低聚糖以及低聚木糖等喷涂于颗粒饲料表面,不仅能避免大豆低聚糖和低聚木糖在挤压膨化处理中损失,而且可使甘氨酸和甜菜碱等诱食成分置于颗粒饲料的表面,充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茶多酚具有强抗氧化性,可有效避免磷虾油在加工过程中氧化;此外,膨化过程中可使蛋白类物料和淀粉类物料充分变性、糊化,从而提高饲料的稳定性,残饵率显著下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鲤鱼膨化饲料的制备一种鲤鱼膨化饲料,其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18份小杂鱼,5份山药粉,10份葵花饼,5份紫薯粉,2份橘皮粉,5份蚕豆粉,4份蛋清,0.06份甘氨酸,0.2份磷虾油,0.1份茶多酚,0.05份甜菜碱,0.05份蛋黄香精,0.1份大豆低聚糖,0.1份低聚木糖以及0.08份植物粘结剂;其中植物粘结剂为玉米淀粉。(1)将小杂鱼洗净、沥干后打碎成鱼糜,接着加入蛋黄香精及1/3体积的蛋清,混合打浆得10min蛋白浆液;(2)将上述山药粉、紫薯粉、橘皮粉、、葵花饼、蚕豆粉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粉碎处理,超微粉碎处理后过60目筛得混合粉料,将该混合粉料加入上述蛋白浆液中,并加入剩余的蛋清进行二次打浆,得混合物料;(3)将上述茶多酚和磷虾油分别加入上述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接着加入玉米淀粉继续混合均匀得基料;(4)向上述基料投入调制器中,按基料量的16%通入95~100℃的水蒸气,调制10分钟,并使调质好的基料中水分含量为18%;(5)将调质后的基料放入双螺杆挤压膨化机中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制得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鲤鱼膨化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小杂鱼18~22份,山药粉5~10份,葵花饼10~15份,紫薯粉5~8份,橘皮粉2~4份,蚕豆粉5~8份,蛋清4~7份,甘氨酸0.06~0.1份,磷虾油0.2~0.3份,茶多酚0.1~0.15份,甜菜碱0.05~0.1份,蛋黄香精0.05~0.08份,大豆低聚糖0.1~0.25份,低聚木糖0.1~0.18份以及植物粘结剂0.08~0.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鲤鱼膨化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小杂鱼18~22份,山药粉5~10份,葵花饼10~15份,紫薯粉5~8份,橘皮粉2~4份,蚕豆粉5~8份,蛋清4~7份,甘氨酸0.06~0.1份,磷虾油0.2~0.3份,茶多酚0.1~0.15份,甜菜碱0.05~0.1份,蛋黄香精0.05~0.08份,大豆低聚糖0.1~0.25份,低聚木糖0.1~0.18份以及植物粘结剂0.08~0.1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鲤鱼膨化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粘结剂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以及藕粉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鲤鱼膨化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小杂鱼洗净、沥干后打碎成鱼糜,接着加入蛋黄香精及1/3~1/2体积的蛋清,混合打浆10~15min得蛋白浆液;(2)将上述山药粉、紫薯粉、橘皮粉、葵花饼、蚕豆粉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微粉碎处理,超微粉碎处理后过60~80目筛得混合粉料,将该混合粉料加入上述蛋白浆液中,并加入剩余的蛋清进行二次打浆,得混合物料;(3)将上述茶多酚和磷虾油分别加入上述混合物料中,混合均匀,接着加入植物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娥方旭波吴占春赵小惠修策袁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