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拿大紫荆组织培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2526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拿大紫荆组织培养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1)外植体的选取,2)外植体消毒,3)初始诱导培养,4)增殖培养,5)生根培养,6)炼苗和移栽。采用本方法繁育加拿大紫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繁殖速度和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
,尤其是一种加拿大紫荆组织培养的方法

技术介绍
加拿大紫荆(Cercis canadensis)为豆科紫荆属小乔木。原产美国,分部于美国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木材密度大,坚硬,条纹细密,树高7-11m,冠幅7.5-10.5米,主树干短,有几个主要分枝;花期长,4-5月开花,先花后叶,花有玫瑰粉红色,淡红紫色,少有白色;叶片蜡质;荚果7-8月成熟。长5cm,中间宽1.4cm,两端渐尖,荚内有4-5粒种子。加拿大紫荆耐寒性强。喜充足的阳光,略耐阴,冬春阳光充足时开花良好,夏季高温时则需适当蔽荫。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土、碱性土或稍黏重的土壤都能生长。耐一定程度的干旱和水湿,但以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好。目前,加拿大紫荆多采用种子繁育来进行生产栽培,这繁育技术提高品种的纯度,保持了品种特性,但繁殖速度较慢,制约了加拿大紫荆产业的发展。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既可以保持种的纯度和特性,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繁殖速度和成活率。现有技术中,尚无加拿大紫荆的组织培养方法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拿大紫荆组织培养的方法,可实现加拿大紫荆快速大量繁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加拿大紫荆组织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选取:取当年生直径2-5mm的加拿大紫荆幼嫩茎尖或至少带一个单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剪去叶片后将茎尖或至少带一个单芽的茎段剪成2-3cm长以备用;2)外植体消毒:将上述茎段放入盛有自来水的20KHz超声波清洗机中保持温度30-35℃处理30-45min,然后以自来水冲洗10-20min;随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25-45秒,0.1%升汞溶液中处理7-12min,然后以无菌水冲洗4-5遍,置于无菌培养皿备用;3)初始诱导培养:将灭菌后的外植体各剪去2-3mm,外植体基部向下插入初始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光强1500-2000Lx、光周期10-14h/d,温度25℃±2℃;培养6-8d后将其中未污染的外植体转接到新的初始诱导培养基中,并继续培养12-18d至新芽长出;所述的初始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6-BA0.8-1.2mg/L+NAA0.1-0.3mg/L;4)增殖培养:将步骤3)培养出的新芽剪下并转接到新芽伸长和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光强1800-2500Lx、光周期12h/d,温度25℃±2℃;培养20d后,至新芽长出并伸长到1cm以上;所述的新芽伸长和增殖培养基组成为MS+6-BA1.2-2.2mg/L+NAA0.1-0.3mg/L+IBA0.3-0.8mg/L+KT0.5-1.2mg/L;5)生根培养:将步骤4)的培养出的新芽剪下,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光强1500-2000Lx、光周期12h/d,温度25℃±2℃;培养15d后,生出新根;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NAA0.1-0.3mg/L+IBA0.2-0.5mg/L+PVP0.8-2mg/L;6)炼苗和移栽:将有生根的加拿大紫荆幼苗的培养基瓶盖打开,室温下炼苗3-5d后,取出幼苗,洗去根部培养基,移栽至装有河沙基质的苗床上,保持温度20-25℃,湿度70%-80%,适当遮荫即可;所述的MS培养基配方为:大量元素:硝酸钾KNO3 1900mg/L,硝酸铵NH4NO31650mg/L,磷酸二氢钾KH2PO3 170mg/L,硫酸镁MgSO4·7H2O 370mg/L;钙盐:氯化钙CaCl2·2H2O4 40mg/L;微量元素:碘化钾KI0.83mg/L,硼酸H3BO 36.2mg/L,硫酸锰MnSO4·4H2O2 2.3mg/L,硫酸锌ZnSO4·7H2O 8.6mg/L,钼酸钠Na2MoO4·2H2O0.25mg/L,硫酸铜CuSO4·5H2O 0.025mg/L,氯化钴CoCl2·6H2O 0.025mg/L;铁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 37.25mg/L,硫酸亚铁FeSO4·7H2O27.85mg/L;有机酸:肌醇100mg/L,甘氨酸2mg/L,盐酸硫胺素0.5mg/L,盐酸吡哆醇0.5mg/L,烟酸0.5mg/L;蔗糖30g/L,琼脂粉7g/L,pH为5.8;所述的1/2MS培养基配方为:大量元素:硝酸钾KNO3 950mg/L,硝酸铵NH4NO3825mg/L,磷酸二氢钾KH2PO3 85mg/L,硫酸镁MgSO4·7H2O 185mg/L;余同上述MS培养基;所述的6-BA为6-苄氨基嘌呤;所述的NAA为α-萘乙酸;所述的IBA为吲哚-3-丁酸;所述的KT为激动素;所述的PVP为聚乙烯吡咯烷酮。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初始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6-BA1.0mg/L+NAA0.2mg/L。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新芽伸长和增殖培养用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2mg/L+IBA0.5mg/L+KT1.0mg/L。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2mg/L+IBA0.4mg/L+PVP1mg/L。采用本专利技术繁殖加拿大紫荆,可实现加拿大紫荆组培苗的大量组织培养,为加拿大紫荆生产栽培和品种改良奠定基础。为了更好的阐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外植体的选取:取当年生直径2-5mm的加拿大紫荆幼嫩茎尖或至少带一个单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剪去叶片后将茎尖或至少带一个单芽的茎段茎段剪成2-3cm长以备用;2)外植体消毒:将上述茎段放入盛有自来水的20KHz超声波清洗中保持温度30℃处理30min,然后以自来水冲洗10min;随后在超净工作台上以75%的酒精消毒25秒,0.1%升汞溶液中处理7min,然后以无菌水冲洗4遍,置于无菌培养皿备用;3)初始诱导培养:将灭菌后外植体各剪去2-3mm,外植体基部向下插入初始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光强1500-2000Lx、光周期10-14h/d,温度25℃±2℃;培养8d后将其中未污染的外植体转接到新的初始诱导培养基中,并继续培养18d至新芽长出;所述的初始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6-BA0.8mg/L+NAA0.1mg/L;4)增殖培养:将步骤3)新芽剪下并转接到新芽伸长和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光强1800-2500Lx、光周期10h/d,温度25℃±2℃;培养20d后,至新芽长出并伸长到1cm以上;所述的培养基组成
MS+6-BA1.2mg/L+NAA0.1mg/L+IBA0.3mg/L+KT0.5mg/L;5)生根培养:将步骤4)的新芽剪下,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光强1500-2000Lx、光周期12h/d,温度25℃±2℃;培养15d后,生出新根;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NAA0.1mg/L+IBA0.2mg/L+PVP0.8mg/L;6)炼苗和移栽:将有生根的加拿大紫荆幼苗的培养基瓶盖打开,室温下炼苗3d后,取出幼苗,洗去根部培养基,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拿大紫荆组织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选取:取当年生直径2‑5mm的加拿大紫荆幼嫩茎尖或至少带一个单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剪去叶片后将茎尖或至少带一个单芽的茎段剪成2‑3cm长以备用;2)外植体消毒:将上述茎段放入盛有自来水的20KHz超声波清洗机中保持温度30‑35℃处理30‑45min,然后以自来水冲洗10‑20min;随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25‑45秒,0.1%升汞溶液中处理7‑12min,然后以无菌水冲洗4‑5遍,置于无菌培养皿备用;3)初始诱导培养:将灭菌后的外植体各剪去2‑3mm,外植体基部向下插入初始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光强1500‑2000Lx、光周期10‑14h/d,温度25℃±2℃;培养6‑8d后将其中未污染的外植体转接到新的初始诱导培养基中,并继续培养12‑18d至新芽长出;所述的初始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6‑BA0.8‑1.2mg/L+NAA0.1‑0.3mg/L;4)增殖培养:将步骤3)培养出的新芽剪下并转接到新芽伸长和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光强1800‑2500Lx、光周期12h/d,温度25℃±2℃;培养20d后,至新芽长出并伸长到1cm以上;所述的新芽伸长和增殖培养基组成为MS+6‑BA1.2‑2.2mg/L+NAA0.1‑0.3mg/L+IBA0.3‑0.8mg/L+KT0.5‑1.2mg/L;5)生根培养:将步骤4)的培养出的新芽剪下,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光强1500‑2000Lx、光周期12h/d,温度25℃±2℃;培养15d后,生出新根;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NAA0.1‑0.3mg/L+IBA0.2‑0.5mg/L+PVP0.8‑2mg/L;6)炼苗和移栽:将有生根的加拿大紫荆幼苗的培养基瓶盖打开,室温下炼苗3‑5d后,取出幼苗,洗去根部培养基,移栽至装有河沙基质的苗床上,保持温度20‑25℃,湿度70%‑80%,适当遮荫即可;所述的6‑BA为6‑苄氨基嘌呤;所述的NAA为α‑萘乙酸;所述的IBA为吲哚‑3‑丁酸;所述的KT为激动素;所述的PVP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拿大紫荆组织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选取:取当年生直径2-5mm的加拿大紫荆幼嫩茎尖或至少带一个单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剪去叶片后将茎尖或至少带一个单芽的茎段剪成2-3cm长以备用;2)外植体消毒:将上述茎段放入盛有自来水的20KHz超声波清洗机中保持温度30-35℃处理30-45min,然后以自来水冲洗10-20min;随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消毒25-45秒,0.1%升汞溶液中处理7-12min,然后以无菌水冲洗4-5遍,置于无菌培养皿备用;3)初始诱导培养:将灭菌后的外植体各剪去2-3mm,外植体基部向下插入初始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为光强1500-2000Lx、光周期10-14h/d,温度25℃±2℃;培养6-8d后将其中未污染的外植体转接到新的初始诱导培养基中,并继续培养12-18d至新芽长出;所述的初始诱导培养基组成为:MS+6-BA0.8-1.2mg/L+NAA0.1-0.3mg/L;4)增殖培养:将步骤3)培养出的新芽剪下并转接到新芽伸长和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光强1800-2500Lx、光周期12h/d,温度25℃±2℃;培养20d后,至新芽长出并伸长到1cm以上;所述的新芽伸长和增殖培养基组成为MS+6-BA1.2-2.2mg/L+NAA0.1-0.3mg/L+IBA0.3-0.8m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勤王冬梅李慧珍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欧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