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可变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404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间可变书架,包括第一书架和第二书架,第一书架包括第一竖板和多个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梁、第一下梁以及第一竖梁,相邻第一支架之间形成第一收纳空间,第二书架包括第二竖板和多个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以可沿对应的第一收纳空间移动的方式设置,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梁、第二下梁以及第二竖梁,相邻第二支架之间形成用以接纳第一支架的第二收纳空间。如此,将第二支架推入对应的第一收纳空间,第一支架刚好收纳在第二收纳空间中,此时第一书架和第二书架收纳在一起;将第二支架从对应的第一收纳空间中推出,此时第一书架从第二收纳空间移出,第一书架和第二书架均可放置书本,相当于将书架的空间扩展为两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可变书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学习越来越重视,书籍的增多使得书架已经成为家庭必备用具。现有书架往往是固定的,不可根据书籍的高度来做相应的调整,不仅在书架的空间上有所浪费,并且当书籍的高度高于其本身尺寸的时候,书本便不能放入书架内,同时,当书籍的数量比较多的时候,现有书立在放、取书籍时非常不方便。为此,在授权公告号CN 203106294 U,名称为“一种空间可变书架”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空间可变书架,包括压板,侧板,隔板,圆柱导轨,挡板,滑块,安装座,第一转轴,第二偏心轮,压紧块,弹簧,偏心轮支架,第二转轴,第二偏心轮,按钮,T型导轨,所述的侧板左右对称,且每块侧板后侧有一根圆柱导轨,圆柱导轨顶端的侧板上铰接有一压板,两侧板之间上下安装有若干隔板,挡板安装在隔板上。上述专利中的书架虽然可以实现空间的调整,但是无法增加空间。在授权公告号CN 103070555 A,名称为“一种伸缩书架”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伸缩书架,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设有伸缩板,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缩板包括上板、下板以及内板,上板和下板的左端垂直固定于左挡板上且二者之间具有缝隙,缝隙的右端设有卡块;支撑板垂直连接并支撑在上板和下板的右端下方;内板一端设置于上板和下板中间缝隙内,该端设有凸起,该凸起与卡块相配合,内板另一
端固定在右挡板上。该专利中的书架虽然可以在需要时增加空间,但是该书架的设计还不够合理,上板与下板之间的空隙难以进行充分利用。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可扩展且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的书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空间可变书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书架和第二书架,第一书架包括第一竖板和连接在第一竖板上的多个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梁、第一下梁以及第一竖梁,第一上梁与第一下梁平行设置且水平设置,第一上梁的一端与第一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一竖梁的上端连接,第一下梁的一端与第一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一竖梁的下端连接,多个第一支架平行设置,相邻第一支架之间形成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书架包括第二竖板和连接在第二竖板上的多个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以可沿对应的上述第一收纳空间移动的方式设置,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梁、第二下梁以及第二竖梁,第二上梁与第二下梁平行设置且水平设置,第二上梁的一端与第二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的上端连接,第二下梁的一端与第二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的上端连接,多个第二支架平行设置,相邻第二支架之间形成用以接纳第一支架的第二收纳空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用以限制所述第二支架滑离所述第一支架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第一限位杆水平设置且贯穿多个所述第一竖梁,第一限位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梁之间,在所述第二上梁上设有供第一限位杆滑动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二上梁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限位杆水平设置且贯穿多个所述第一竖梁,第二限位杆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梁之间,在所述第二下梁上设有供第二限位杆滑动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沿
所述第二下梁的长度方向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下梁的下表面设有活动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一竖梁之间设有多根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上梁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梁之间设有多根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上梁平行设置。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将第二支架推入对应的第一收纳空间,第一支架刚好收纳在第二收纳空间中,此时第一书架和第二书架收纳在一起,整个书架占用较小的空间;将第二支架从对应的第一收纳空间中推出,此时第一书架从第二收纳空间移出,如此,第一书架和第二书架均可放置书本,相当于将书架的空间扩展为两倍,能够放置更多的书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书架展开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书架收纳状态);图中:1-第一书架 10-第一竖板11-第一上梁 12-第一下梁13-第一竖梁 14-第一限位杆15-第二限位杆 16-第一支撑杆2-第二书架 20-第二竖板21-第二上梁 22-第二下梁23-第二竖梁 24-第一滑槽25-第二滑槽 26-第二支撑杆30-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和图2,一种空间可变书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书架1和第二书架2,第一书架1包括第一竖板10和连接在第一竖板10上的多个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梁11、第一下梁12以及第一竖梁13,第一上梁11与第一下梁12平行设置且水平设置,第一上梁11的一端与第一竖板10的上端衔接,另一端与第一竖梁12的上端连接,第一下梁12的一端与第一竖板10的下端衔接,另一端与第一竖梁12的下端连接,多个第一支架平行设置,相邻第一支架之间形成第一收纳空间,第一支架与第一竖板10共同围成放置书本的空间。所述第二书架2包括第二竖板20和连接在第二竖板20上的多个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以可沿对应的上述第一收纳空间移动的方式设置,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梁21、第二下梁22以及第二竖梁23,第二上梁21与第二下梁22平行设置且水平设置,第二上梁21的一端与第二竖板23的上端衔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23的上端连接,第二下梁22的一端与第二竖板23的下端衔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23的上端连接,多个第二支架平行设置,相邻第二支架之间形成用以接纳第一支架的第二收纳空间。采用这种结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交错设置,相邻第一支架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第二支架的宽度,相邻第二支架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第一支架的宽度,第一书架1和第二书架2能够很好地收纳在一起,同时能够顺畅地展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用以限制所述第二支架滑离所述第一支架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杆14和第二限位杆15,第一限位杆14水平设置且贯穿多个所述第一竖梁13,第一限位杆14设置于所述第二竖板20与所述第二竖梁23之间,在所述第二上梁21上设有供第一限位杆14滑动的第一滑槽24,第一滑槽24沿所述第二上梁14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限位杆15水平设置且贯穿多个所述第一竖梁13,第二限位杆15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板20与所述第二竖梁23之间,在所述第二下梁22上设有供第二限位杆15滑动的第二滑槽25,第二滑槽25沿所述第二下梁
22的长度方向设置。采用这种结构,当第二竖梁23滑动至第一限位杆14和第二限位杆15处,第二竖梁2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抵顶在第一限位杆14和第二限位杆15上,从而限制第二书架2从第一书架1上分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下梁22的下表面设有活动轮30。通过设置活动轮30能够方便第二书架2的移动,从而方便第二书架2的收纳和展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竖板10与所述第一竖梁13之间设有多根第一支撑杆16,第一支撑杆16与所述第一上梁1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竖板20与所述第二竖梁23之间设有多根第二支撑杆26,第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间可变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书架和第二书架,第一书架包括第一竖板和连接在第一竖板上的多个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梁、第一下梁以及第一竖梁,第一上梁与第一下梁平行设置且水平设置,第一上梁的一端与第一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一竖梁的上端连接,第一下梁的一端与第一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一竖梁的下端连接,多个第一支架平行设置,相邻第一支架之间形成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书架包括第二竖板和连接在第二竖板上的多个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以可沿对应的上述第一收纳空间移动的方式设置,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梁、第二下梁以及第二竖梁,第二上梁与第二下梁平行设置且水平设置,第二上梁的一端与第二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的上端连接,第二下梁的一端与第二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的上端连接,多个第二支架平行设置,相邻第二支架之间形成用以接纳第一支架的第二收纳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可变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书架和第二书架,第一书架包括第一竖板和连接在第一竖板上的多个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上梁、第一下梁以及第一竖梁,第一上梁与第一下梁平行设置且水平设置,第一上梁的一端与第一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一竖梁的上端连接,第一下梁的一端与第一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一竖梁的下端连接,多个第一支架平行设置,相邻第一支架之间形成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二书架包括第二竖板和连接在第二竖板上的多个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以可沿对应的上述第一收纳空间移动的方式设置,第二支架包括第二上梁、第二下梁以及第二竖梁,第二上梁与第二下梁平行设置且水平设置,第二上梁的一端与第二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的上端连接,第二下梁的一端与第二竖板衔接,另一端与第二竖梁的上端连接,多个第二支架平行设置,相邻第二支架之间形成用以接纳第一支架的第二收纳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慕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纳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