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明德专利>正文

新型泡菜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29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泡菜坛,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坛盖碗3上掏有一开口,在该开口处装有能连通坛体1内空气与大气的阀门4,这种新型泡菜坛能有效地防止开启坛盖碗时坛沿2中的污水进入坛体1内。(*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泡菜坛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泡菜坛。泡菜是中国人特别是南方人喜欢吃的一种小菜,目前已经从中国走向海外,在国外许多地方也广泛流行。由于泡菜的制作工艺简单,许多人都亲自动手制作自己喜爱吃的各种泡菜,在我国许多家庭都有不只一个的泡菜坛。泡菜坛子是制作泡菜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具。自古到今泡菜坛子的结构形状基本没有什么改变,虽然近期出现了用玻璃制作的泡菜坛,但其结构形状仍然一样。如图1所示,泡菜坛子是由坛子和盖碗组成。坛子上部有水槽,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清水,泡菜坛就是靠水槽里的水起密封作用。当盖碗扣下时泡菜坛将与外界隔绝,在坛子上部仅有少量的空气,坛内的有益酵菌就依靠这些少量的空气生存、繁殖。清洁卫生是泡菜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是保证泡菜食用健康和美味的关键之一。为了保证卫生,除了在加菜时注意将菜洗净外,对泡菜坛子的清洁维护同样十分重要,其中保持坛子上部水槽(俗称“坛沿”)的清洁,在使用中避免水槽中的污水进入坛内格外重要。使用者在揭开盖碗时,必须小心地将盖碗倾斜,慢慢地抬起,使少量空气低速进入坛内,再继续打开盖碗。这是因为打开盖碗的过程,将使坛内的密闭空间体积增大,坛内上部的空气由于体积变大压力降低形成负压。如果动作太快,坛子外部空气在压力差的推动下从狭小的缝隙处高速进入坛内,并同时将水槽中的污水带入坛内,造成污染(见图2)。因为泡菜坛子的温度受环境影响,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使此情-->况恶化。气温升高时坛内空气膨胀,到了一定压力时,多余的空气将从水槽处排出,此时可以听到泡菜坛子的“冒泡”声(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发酵的作用泡菜也可能产生气体);由于是空气的向外流动所以不会造成污染。但是,当气温下降时,坛内的空气由于温度的降低体积缩小,此时内部空气力图得到外部空气的补充。由于有水槽的密封作用,只能将水槽中的水吸起形成水位的变化,如图1所示。这种水位的变化量的大小与环境温度变化大小、坛内上部气体体积、泡菜坛上部的形状等因素有关。如果如图1所示的情形时打开盖碗,就很难防止污水进入坛内了,见图2。为了避免污水进入坛内,有的泡菜坛子增加一个内盖;有人还用纱布盖住坛口。但是内盖的防护能力毕竟有限,当过多的污水进入时,污永仍将沿着与坛口的缝隙进入坛内。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解决泡菜坛在开盖过程中污水容易进入坛内的问题,其技术关键点是,在盖碗上设计一通气阀,在通常情况下该阀关闭,保持泡菜坛子的密封状态;在开盖时,利用开盖过程操作者手的开盖力和运动打开通气阀,使坛子内外空气相通,继续开盖动作就可以顺利打开盖碗,避免空气沿水槽进入坛内时将水带入坛内。本技术的实现方式是:一种新型泡菜坛,涉及带坛沿的坛体,扣于坛沿上的坛盖碗,其特征在于该泡菜坛上还设有一个可连通坛体内空气和大气的阀门。所述的阀门可以是一根一端置于坛体内上部空腔,另一端通过坛沿置于大气之中的柔性软管。所述的阀门也可以是在坛盖碗上部掏有一个开口,阀门装于该开门上。这种设计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多种多样。一种实现方式是,所述阀门包括一个下部位于坛盖碗内侧,上部从坛盖碗开口处伸出坛盖碗外的阀座,位于坛盖碗外并与阀座上部连-->接的螺母,且阀座底部开有通气孔,螺母上部的相应位置亦有一开口,有一阀杆穿过该开口后,其下端位于通气口处,在阀杆顶部还装有手柄。进一步的方案是,在阀杆上还装有弹簧,在阀门与坛盖碗之间还可装有垫圈。一种实现方式是,所述阀门包括一个下部位于坛盖碗内侧、上部从坛盖碗开口处伸出坛盖碗外的阀座,位于坛盖碗外并与阀座上部连接的螺母,且阀座底部有一开口,螺母上部的相应位置开有通气口,有一阀杆穿过该通气口后,其上端位于通气口处,且在阀杆下部还装有压缩弹簧,在阀杆顶部还设有推动阀杆的手柄。另一种实现方式是,所述坛盖碗上部开口成瓶颈状,有一阀座置于开口上方,在阀座内侧设计有一凸体,凸体与该开口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阀座下部还沿侧向装有销钉。再一种实现方式是,所述阀门包括一根弯管,弯管一端从坛盖碗上的开口处伸出,其伸出端与置于坛盖碗外的螺母连接,该螺母上还开有与弯管连通的通气孔,弯管另一端位于坛盖碗内侧并直立向上,在该端部装有一小球,在该端部还设置有带通气孔的球罩。进一步的方案是,在弯管与螺母的连接处和坛盖碗之间还设有垫圈。本技术的阀杆端头可设计成针阀形式,相应地,与阀杆共同构成通断作用的通气孔的形状也应与针阀一致。当然,通断接触点的接触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其目的都是,当需要连通时就能迅速连通,当需要关闭时就能适时关闭,并能较彻底地密闭。本技术的优点是,彻底解决了开启坛盖碗时,坛沿中的污水可能进入坛内的问题,从而不会出现因污水进入坛内使坛内泡菜变质等问题。图1是现有泡菜坛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泡菜坛开启坛盖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装配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装配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5的装配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6的装配示意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3,一种新型泡菜坛,包括带坛沿2的坛体1,坛盖碗3,一根一端置于坛体1内上部空腔,另一端通过坛沿2置于大气之中的柔性软管4,该柔性软管4起着阀门4的作用。其原理是,当坛盖碗3扣于坛沿2上时,柔性软管4受压紧闭,空气无法流通;当坛盖碗3受力开启时,柔性软管4受压部分膨胀恢复原状,坛外空气便沿柔性软管4进入坛体1内,使坛体1内外空气迅速平衡,由此,坛沿2内的水不致进入坛内。实施例2,如图4,一种新型泡菜坛,在其坛盖碗3顶部掏有一个开口,在该开口处装有能连通坛体1内空气与大气的阀门4,该阀门4包括一个下部位于坛盖碗3内侧、上部从坛盖碗3开口处伸出坛盖碗3外的阀座5,位于坛盖碗3外并与阀座5上部丝口连接的螺母6,在阀座5底部开有通气孔,螺母6上部的相应位置亦有一开口,有一阀杆7穿过该开口后,其下端位于通气口处并可堵住通气口,在阀杆7顶部还装有手柄8。其工作原理是,在打开坛盖碗3前,先提起手柄8,手柄8带动阀杆7向上移动,通气口打开,坛内外空气很快平衡,然后开启坛盖碗3,污水就不会进入坛内。实施例3,如图5,该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该实施例的阀杆7上装有弹簧9,该弹簧9起到辅助阀杆7复位关闭通气孔的作用,而实施例2是仅靠阀杆7的自重关闭通气孔。-->实施例4,如图6,该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阀杆7的关闭点在阀杆7上部,为此在阀杆7上套有压缩弹簧11,其操作方式是通过手柄8按压阀杆7而不是提起阀杆7打开通气孔。实施例5,如图7,一种新型泡菜坛,其特征是坛盖碗3上部开口成瓶颈状,有一阀座5置于开口上方,在阀座5内侧设计有一凸体12,凸体12与该开口可紧密配合,在阀座5下部还沿侧向装有销钉13。其工作原理是,当需打开坛盖碗3时,先向上微提阀座5,通气口(开口)打开,坛内外空气平衡,扣下坛盖碗3时,阀座5靠自重下落,其凸体关闭通气口。这种结构主要适用于玻璃坛,且在加工时,要求将凸体12及开口进行研磨,保证其密闭性。实施例6,如图8,一种新型泡菜坛,该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是,该实施例是用一根弯管14代替阀座5,弯管一端从坛盖碗3上的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泡菜坛,涉及带坛沿(2)的坛体(1),扣于坛沿(2)上的坛盖碗(3),其特征在于该泡菜坛上设有一个可连通坛体(1)内空气和大气的阀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泡菜坛,涉及带坛沿(2)的坛体(1),扣于坛沿  (2)上的坛盖碗(3),其特征在于该泡菜坛上设有一个可连通坛体(1)内空气和大气的阀门(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泡菜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4)是一根一端置于坛体(1)内上部空腔,另一端通过坛沿(2)置于大气之中的柔性软管(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泡菜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坛盖碗(3)上部掏有一个开口,阀门(4)装于该开口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泡菜坛,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4)包括一个下部位于坛盖碗(3)内侧、上部从坛盖碗(3)开口处伸出坛盖碗(3)外的阀座(5),位于坛盖碗(3)外并与阀座(5)上部连接的螺母(6),且阀座(5)底部开有通气孔,螺母(6)上部的相应位置亦有一开口,有一阀杆(7)穿过该开口后,其下部位于通气口处,在阀杆(7)顶部还装有手柄(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泡菜坛,其特征在于在阀杆(7)上还装有弹簧(9),在阀门(4)与坛盖碗(3)之间还装有垫圈(10)。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泡菜坛,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4)包括一个下部位于坛盖碗(3)内侧,上部从坛盖碗(3)开口处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德
申请(专利权)人:许明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