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中管与拍框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083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羽毛球拍中管与拍框连接件,其主要是在羽毛球拍中管与拍框间设置一三通块,其中该三通块是一略呈匚字型的块体,在块体中央形成有一将三通块分隔成两部分的分隔肋,在分隔肋的上下两端分别凹设有一可供中管套入的圆弧凹槽,如此可利用三通块在羽球拍一体成型时,避免吹管受补强片拉动而有弯折的现象,从而可防止中管与拍框加压成型时,中管与拍框间产生皱折,使球拍成型后得以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及均匀性。(*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羽毛球拍中管与拍框连接件本技术涉及一种羽毛球拍中管与拍框连接件。羽毛球是一种老少咸宜的球类运动,而一般羽毛球拍如图5中所示,可分为拍框54、中管52及握把56。其中,为使羽毛球拍50的整体重量能适当减轻,并具有一定的强度,拍框54与中管52大都是以复合材料如碳纤维等所制成,其制法有一体成型法,但此种一体成型的羽毛球拍50在制造成型时,中管52的圆度较难控制,如此便会降低羽毛球拍50的品质。并且这种一体成型的羽毛球拍50的柔软性也较差,使其无法达到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而另有一种羽毛球拍50是由拍框54及中管52相互结合而成的,其制法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申请第82107781号“二段连结式球拍框的制造方法”所述,其主要是沿一球拍框头部的底侧缠裹长纤材料,令该长纤材料形成具有预定球拍框形状的三通部及中管部,并于中管底端向顶端方向一距离处同时缠裹成具有一前套雏形部。然后将此一半成品的雏形体置入一模具中,再对此半成品施以预定温度的热气鼓吹,使三通部、中管部及前套雏形部发泡成预定形状并连结成一体,而该前套形成自中管部顶端方向向后端方向渐次扩大状,在内部具有容置空间且底端呈透空的型态分布,如此可获得一羽毛球拍的半成品。此种二段式球拍框在将热空气吹入使球拍框成型时,在中管部、三通部及前套雏形部中会穿入一吹管,用以引导空气进入中管部等内部,并利用吹管经吹入空气鼓涨成圆形,使三通部、前套雏形部等可受空气压力而与模具配合发泡成型。另外连结三通部与中管部,并能同时增加两者间的结合强度,在三通部与中管部间大都会缠裹一道至多道与中管部同向的补强片,可让补强片经热气发泡后,与三通部融成一体形成拍框,用以结合中管部与三通部,并提供较佳的结合强度,以提高羽毛球拍成型后的结构强度。但上述的二段式球拍制造方法,其中管部与三通部均会预留一可供吹管通过,并在吹管吹入热气时,能得以发涨的空间。然而此一空间相当容易因缠裹补强片,以致拉动中管部与三通部,使中管与三通部相互靠近,而缩短了所预留的空间,造成吹管在未吹气时便有弯折的现象。此时若在吹管中吹入热气,则吹管在弯折处便无法顺利鼓涨成预定形状,使得中管部与三通部间无法顺利完整成型,而有变形、皱折的产生,使中管部与三通部间有应力集中的现象,降低其整体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毛球拍中管与拍框连接件,它能避-->免中管与拍框间因设补强片而有吹管弯折的现象,使吹管在吹入热气时得以完整鼓涨成型,以确保羽球拍成型的完整性,避免皱折的产生,而达到提高羽毛球拍成型品质及结构强度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羽毛球拍中管与拍框连接件,其主要是在羽球拍的拍框与中管间设置一三通块,该三通块是一截面呈型的块体,在块体的中央形成有一将块体分隔成两容置空间的分隔肋,在分隔肋自由端的上下两端的块体内侧面上,分别凹设有一可供卡制中管的圆弧状凹槽。在所述的羽毛球拍中管与拍框连接件中,在三通块块体开口处的上下两侧面,分别水平延伸形成有一翼片,在两翼片相对内侧面上沿中管插入方向凹设有一延伸至分隔肋自由端的圆弧状凹槽。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利用一三通块来避免因中管与拍框间设置补强片而有预留空间缩小的现象,从而可确保吹管在吹入热气时能保持良好的鼓涨成型,避免中管与拍框在成型后有皱折的产生及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羽毛球拍成型的完整性及均匀性及其整体的结构强度。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本技术配合中管与吹管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羽毛球拍的立体外观图。请参看图1,其是本技术配合中管与吹管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看到,本技术主要是有一设置于羽毛球拍拍框与中管间的三通块10。该三通块10是一呈字型的块体12,块体12中央形成有一将块体12等分隔成两部分的分隔肋16,使块体12经由分隔肋16的分隔而分别形成有两容置空间14。另外在分隔肋16自由端上下两端的块体12上分别凹设有一呈圆弧形的凹槽18。当羽毛球拍制造成型时,可将此一三通块10置入中管30与由复合材料缠裹而成的拍框32雏形之间(请配合参看图2、3所示),并让三通块10的开口端面向中管30,而将中管30插入卡制于三通块块体12与分隔肋16间形成的凹槽18上,使中管30得以与三通块10套接。并让穿入中管30的吹管34,经由块体12分隔肋16两侧的容置空间14通过,而环绕于拍框32雏形的内部。此时纵然在中管30与拍框32间包覆补强片36,中管30亦不会因补强片36的设置,而有移动靠近拍框32的现象。从而可确保中管30与拍-->框32间所预留的空间不致缩小改变,使吹管34不会因而产生弯折的现象,在吹入热气时能鼓涨成预定的形状,让拍框32与中管结合成型时能因吹管34的完全鼓涨而完整、均匀成型,不会有皱折产生,以避免羽毛球拍成型后会有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可借以增强羽毛球拍整体的结构强度。请参看图4所示,由图中可看到,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三通块20亦可在型块体22的开口处上下两侧面,各水平延伸形成有一翼片24,在两翼片24的相对内侧面则沿中管30插入的方向凹设有一延伸至分隔肋26自由端的圆弧状凹槽28。如此,除可增加中管30与三通块20间的套接结合强度外,还可利用三通块20的翼片24来配合厚度较厚的拍框32,从而可避免拍框32与中管30间的落差及应力集中现象的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羽毛球拍中管与拍框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在羽球拍的拍框与中管间设有一三通块,该三通块是一截面呈匚型的块体,在块体的中央形成有一将块体分隔成两容置空间的分隔肋,在分隔肋自由端的上下两端的块体内侧面上,分别凹设有一可供卡制中管的圆弧状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羽毛球拍中管与拍框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在羽球拍的拍框与中管间设有一三通块,该三通块是一截面呈型的块体,在块体的中央形成有一将块体分隔成两容置空间的分隔肋,在分隔肋自由端的上下两端的块体内侧面上,分别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财福
申请(专利权)人:亚士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