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施工用电力设备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175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0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施工用电力设备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插座组XS(2)、市电接头(3)和控制电路,市电接头(3)设置在壳体(1)一侧,插座组XS(2)设置在壳体(1)表面,控制电路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堆UR,继电器K,电解电容C,电阻R1~R4,晶体三极管V1、V2,稳压二极管VS,电位器RP1、RP2,二极管VD1、VD2,反相器D1~D3。电路简单,便于携带,在交流电源的电压过高或过低发生异常时,能自动断开供电,保护施工中的电力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保护装置,具体是一种便携式施工用电力设备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社会的发展及越来越多的电器普及,电力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许多电动装置都易受电压波动影响,由于城市内的电路及变电站的完善,基本上不会发生电压大的变动;但是在一些郊区进行施工时,一般都是从比较远的地方将电力传输过来,由于中间传输距离比较长且远离城市,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线路老化或者其他突发情况造成,输送的电力电压不稳定,忽高忽低;此时施工地点上正常运行的电动装置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导致设备损坏,使工程无法继续顺利进行;虽然现在有过电压保护器,但是设备都比较大,这样不方便经常更换地点施工的运输,而且电路复杂不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施工用电力设备保护装置,电路简单,便于携带,在交流电源的电压过高或过低发生异常时,能自动断开供电,保护施工中的电力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便携式施工用电力设备保护装置,包括壳体、插座组XS、市电接头和控制电路,市电接头设置在壳体一侧,插座组XS设置在壳体表面,控制电路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堆UR,继电器K,电解电容C,电阻R1~R4,晶体三极管V1、V2,稳压二极管VS,电位器RP1、RP2,二极管VD1、VD2,反相器D1~D3,市电接头与变压器T的两个输入接线柱连接,插座组XS串联继电器K的常开触头后与变压器T并联,变压器T的两个输出接线柱分别与整流桥堆UR的1口和3口连接,整流桥堆UR的2口与电解电容C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晶体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1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晶体三
极管V1的基极和稳压二极管VS的负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2的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电位调节端与反相器D1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D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V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VD1的正极与晶体三极管V2的基极、电阻R4的一端和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1的发射极和晶体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与反相器D3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D3的输入端与反相器D2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D2的输入端与电位器RP1的电位调节端连接,晶体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VS的正极、电位器RP2的另一端、电位器RP1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的负极和整流桥堆UR的4口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设置在壳体外表面。进一步,所述晶体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壳体、插座组XS、市电接头和控制电路相结合方式,市电电压经变压器T降压、整流桥堆UR整流及电解电容C滤波后,一路经晶体三极管V1及稳压二极管VS稳压调整为+12V,供给晶体三极管V2和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另一路经电阻R1、电位器RP1和电阻R2、电位器RP2分压后,为反相器D1、D2、D3及二极管VD1、VD2组成的电压比较器提供取样电压。当市电电压为190~240V时,反相器D1和D3均输出高电平,使二极管VD1和VD2截止,此时晶体三极管V2饱和导通,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得电,进而继电器K的常开触头闭合,插座组XS与市电连通,供负载用电。当市电电压低于下限电压(如190V)时,反相器D2的输入为低电平,反相器D2的输出为高电平,使反相器D3输出为低电平,进而二极管VD2导通,使晶体三极管V2截止,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失电,控制继电器K的常开触头断开,使插座组XS与市电断开;切断负载的工作电源。当市电电压高于上限电压(如240V)时,反相器D1的输入为高电平,因此反相器D1的输出为低电平,使二极管VD1导通,使晶体三极管V2截止,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失电,控制继电器K的常开触头断开,使插座组XS与市电断开;切断负载的工作电源。因此,本技术具有电路简单,便于携带,在交流电源的电压过高或过低发生异常时,能自动断开供电,保护施工中的电力设备。调整电位器RP1和RP2可分别设定本技术的上限电压和下限电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图中:1、壳体,2、插座组XS,3、市电接头,4、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1、插座组XS2、市电接头3和控制电路,市电接头3设置在壳体1一侧,插座组XS2设置在壳体1表面,控制电路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堆UR,继电器K,电解电容C,电阻R1~R4,晶体三极管V1、V2,稳压二极管VS,电位器RP1、RP2,二极管VD1、VD2,反相器D1~D3,市电接头与变压器T的两个输入接线柱连接,插座组XS2串联继电器K的常开触头后与变压器T并联,变压器T的两个输出接线柱分别与整流桥堆UR的1口和3口连接,整流桥堆UR的2口与电解电容C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晶体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1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1的基极和稳压二极管VS的负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2的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电位调节端与反相器D1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D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V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VD1的正极与晶体三极管V2的基极、电阻R4的一端和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1的发射极和晶体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与反相器D3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D3的输入端与反相器D2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D2的输入端与电位器RP1的电位调节端连接,晶体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VS的正极、电位器RP2的另一端、电位器RP1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的负极和整流桥堆UR的4口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提手4,所述提手4设置在壳体1外表面。进一步,所述晶体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先将市电插头3与市电连通后开始使用,当市电电压为190~240V时,反相器D1和D3均输出高电平,使二极管VD1和VD2截止,此时晶体三极管V2饱和导通,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得电,进而继电器K的常开触头闭合,插座组XS2与市电连通,供负载用电。当市电电压低于下限电压(如190V)时,反相器D2的输入为低电平,反相器D2的输出为高电平,使反相器D3输出为低电平,进而二极管VD2导通,使晶体三极管V2截止,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失电,控制继电器K的常开触头断开,使插座组XS2与市电断开;切断负载的工作电源。当市电电压高于上限电压(如240V)时,反相器D1的输入为高电平,因此反相器D1的输出为低电平,使二极管VD1导通,使晶体三极管V2截止,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失电,控制继电器K的常开触头断开,使插座组XS2与市电断开;切断负载的工作电源。调整电位器RP1和RP2可分别设定本技术的上限电压值和下限电压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施工用电力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插座组XS(2)、市电接头(3)和控制电路,市电接头(3)设置在壳体(1)一侧,插座组XS(2)设置在壳体(1)表面,控制电路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堆UR,继电器K,电解电容C,电阻R1~R4,晶体三极管V1、V2,稳压二极管VS,电位器RP1、RP2,二极管VD1、VD2,反相器D1~D3,市电接头与变压器T的两个输入接线柱连接,插座组XS(2)串联继电器K的常开触头后与变压器T并联,变压器T的两个输出接线柱分别与整流桥堆UR的1口和3口连接,整流桥堆UR的2口与电解电容C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晶体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1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1的基极和稳压二极管VS的负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2的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电位调节端与反相器D1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D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V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VD1的正极与晶体三极管V2的基极、电阻R4的一端和二极管VD2的正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1的发射极和晶体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与反相器D3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D3的输入端与反相器D2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D2的输入端与电位器RP1的电位调节端连接,晶体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VS的正极、电位器RP2的另一端、电位器RP1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的负极和整流桥堆UR的4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施工用电力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插座组XS(2)、市电接头(3)和控制电路,市电接头(3)设置在壳体(1)一侧,插座组XS(2)设置在壳体(1)表面,控制电路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T,整流桥堆UR,继电器K,电解电容C,电阻R1~R4,晶体三极管V1、V2,稳压二极管VS,电位器RP1、RP2,二极管VD1、VD2,反相器D1~D3,市电接头与变压器T的两个输入接线柱连接,插座组XS(2)串联继电器K的常开触头后与变压器T并联,变压器T的两个输出接线柱分别与整流桥堆UR的1口和3口连接,整流桥堆UR的2口与电解电容C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晶体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1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1的基极和稳压二极管VS的负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位器RP2的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录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