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砂面有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207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9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砂面有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细砂层、防水粘接层、胎体层、SBR改性沥青层以及硅油隔离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延伸性能、超强的粘接性能,能够有效保证层与层之间粘接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涉及建筑防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砂面有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主要有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专利号为CN 202000568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保护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由下表面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隔离保护层由下至上顺序组成。其在保持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原有技术特点和防水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增设隔离保护层,实现防水层和隔离保护层同步施工,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并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热熔施工工法和冷施工湿铺作业工法。但研究不难发现,这样的卷材虽然能够满足低成本、短周期的目的,但其在水稳性、卷材的抗撕裂等方面均存在不足。而且层与层之间的粘接性能不好,容易出现裂缝,进而容易引起水汽的渗漏,加速卷材的损坏。鉴于此,专利技术人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砂面有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具有优异的延伸性能、超强的粘接性能,能够有效保证层与层之间粘接牢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砂面有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细砂层、防水粘接层、胎体层、SBR改性沥青层、以及硅油隔离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砂层的存在能够让防水卷材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防水粘接层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细砂层和胎体层之间的粘结性,能够让细砂层和胎体层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粘结的更加牢固;胎体层的设置则让卷材具备优异的延伸性、高弹性以及优秀的抗拉强度;SBR改性沥青层的设置则让卷材具有更加优越的水稳性、高低温性能、疲劳耐久性能等,避免了水分从裂缝渗入到基层,进而降低路面的承载力,同时避免了路面的冻融破坏;硅油隔离层能够在防水卷材在使用时快速揭掉,同时在存放、运输防水卷材时,硅油隔离层也能实现对防水卷材的保护,确保杂物不粘接在SBR改性沥青层的表面,影响防水卷材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胎体层与SBR改性沥青层之间还设置有增强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来辅助提高整个防水卷材的结构强度,确保防水卷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结构强度不足而出现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增强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环氧树脂层和聚胎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胎脂层的作用和胎体层的作用相似,主要辅助胎体层起到增强整个防水卷材结构强度的目的;设置环氧树脂层,主要是因为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而且其收缩率小、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也就是说通过环氧树脂层的设置,能够让胎体层和聚胎脂层之间粘接的更加牢固,避免胎体层和聚胎脂层之间出现脱离的弊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水粘接层为自粘型化学共混改性沥青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进一步的提高细砂层和胎体层之间的粘结性,能够让细砂层和胎体层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粘结的更加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SBR改性沥青层由SBR改性乳化沥青均匀涂覆2-4遍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BR改性沥青层的存在可以明显提高沥青的使用性能,与重交道路沥青相比,其具有更加优越的水稳性、高低温性能、疲劳耐久性能等,避免了水分从裂缝渗入到基层,进而降低路面的承载力,同时避免了路面的冻融破坏。而且由SBR改性乳化沥青均匀涂覆2-4遍形成的SBR改性沥青层也不会过厚,影响到整个防水卷材的柔韧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高延伸、高弹性、抗拉强度大,2、极强的基层粘接力,可将因卷材破损等引起的渗漏限制在局部方位内,避免了窜水现象的发生;3、超强的卷材与卷材粘接性能,确保搭接部位严密可靠;4、优异的延伸性能,能适应基层的变形或开裂而不会出现卷材撕裂;5、安全环保,避免热熔工法的火灾隐患,同时无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护层;2、细砂层;3、防水粘接层;4、胎体层;5、SBR改性沥青层;6、硅油隔离层;7、增强层;8、环氧树脂层;9、聚胎脂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带砂面有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从上到下按照顺序依次设置的保护层1、细砂层2、防水粘接层3、胎体层4、SBR改性沥青层5、以及硅油隔离层6。其结构如图1所示。保护层1的设置能够将防水卷材隔离开来,避免卷材在存放、运输等过程中被杂志污染、影响使用;细砂层2的存在能够让防水卷材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防水粘接层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细砂层2和胎体层4之间的粘结性,能够让细砂层2和胎体层4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粘结的更加牢固;胎体层4的设置则让卷材具备优异的延伸性、高弹性以及优秀的抗拉强度;SBR改性沥青层5的设置则让卷材具有更加优越的水稳性、高低温性能、疲劳耐久性能等,避免了水分从裂缝渗入到基层,进而降低路面的承载力,同时避免了路面的冻融破坏;同时在存放、运输防水卷材时,硅油隔离层也能实现对防水卷材的保护,确保杂物不粘接在SBR改性沥青层5的表面,影响防水卷材的使用。前述实施例中,可以在胎体层4和SBR改性沥青层5之间增设增强层7,以此来辅助提高整个防水卷材的结构强度,确保防水卷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结构强度不足而出现问题。进一步的,增强层7可以为如下设置:该增强层7包括环氧树脂层8和聚胎脂层9。聚胎脂层9设置于环氧树脂层8和SBR改性沥青层5之间,环氧树脂层8则相应的设置于胎体层4和聚胎脂层9之间。需要说明的是,聚胎脂层9的作用和胎体层4的作用相似,主要辅助胎体层4起到增强整个防水卷材结构强度的目的;设置环氧树脂层8,主要是因为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而且其变定收缩率小、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也就是说通过环氧树脂层8的设置,能够让胎体层4和聚胎脂层9之间粘接的更加牢固,避免胎体层4和聚胎脂层9之间出现脱离的弊端。前述实施例中,保护层1可以为PE膜,也可以为PET膜。PE膜或者PET膜的存在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离作用,将防水卷材和杂质隔离开来,避免因防水卷材和杂质的接触来对其表面产生污染、而影响防水卷材的正常使用。前述实施例中,防水粘接层3优选为自粘型化学共混改性沥青层。自粘型化学共混改性沥青层采用由多种聚合物及化学改性剂通过交联、接枝反应对石油沥青进行共混改性后得到的化学共混改性沥青均匀涂覆而成的,具体的成分以及直被方法详见公开号为CN 1827698、专利技术名称为“化学共混改性沥青及制备方法和湿铺法双面自粘防水卷材”的中国专利申请。设置该层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细砂层2和胎体层4之间的粘结性,能够让细砂层2和胎体层4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粘结的更加牢固。前述实施例中,SBR改性沥青层5是由SBR改性乳化沥青均匀涂覆2-4遍而成的。SBR改性乳化沥青可以由新乡市正通沥青科技有限公司处获得。SBR改性沥青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砂面有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细砂层(2)、防水粘接层(3)、胎体层(4)、SBR改性沥青层(5)以及硅油隔离层(6),所述的胎体层(4)与SBR改性沥青层(5)之间还设置有增强层(7),所述的增强层(7)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环氧树脂层(8)和聚胎脂层(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砂面有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细砂层(2)、防水粘接层(3)、胎体层(4)、SBR改性沥青层(5)以及硅油隔离层(6),所述的胎体层(4)与SBR改性沥青层(5)之间还设置有增强层(7),所述的增强层(7)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环氧树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宁孙平刚薛小锋郝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远大洪雨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