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6345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8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其包括:位于上层的增强膜、位于下层的隔离膜以及位于中间层的自粘沥青,所述增强膜两侧露出部分自粘沥青,以在增强膜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其中,在所述增强膜上分别靠近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处与所述卷材边缘平行地设置有第一搭接线和第二搭接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水卷材能够在无需测量的情况下实现精准搭接,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卷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胎单面自粘沥青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近年来,无胎单面自粘卷材以其性能可靠、施工便捷、冷施工等优点在建筑防水卷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受到众多建筑商和施工方的认可,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的非暴露层面、地下和室内工程防水。然而,已有的无胎单面自粘卷材存在搭接不规范,施工效率低,卷材翘边的问题,增加了渗漏的风险,影响着无胎单面自粘卷材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以解决因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而造成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在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包括:位于上层的增强膜、位于下层的隔离膜以及位于中间层的自粘沥青,所述增强膜两侧露出部分自粘沥青,以在增强膜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其中,在所述增强膜上分别靠近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处与所述卷材边缘平行地设置有第一搭接线和第二搭接线。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边和所述第二搭接边呈非对称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边和所述第二搭接边的宽度分别为2cm和5cm。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线和所述第二搭接线距对应卷材边缘的距离相等。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接线和所述第二搭接线距对应卷材边缘的距离为8-10cm。优选地,所述增强膜为HDPE、PET、PP高分子膜或片材。优选地,所述隔离膜为涂硅油PET隔离膜。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上方的用于隔离的隔离边膜。优选地,在与另一防水卷材相搭接的状态下,所述防水卷材的第一搭接边与所述另一防水卷材的第二搭接边相搭接。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由于卷材自带两个搭接边和两条搭接线,这样在施工时可以通过参照搭接线将多个防水卷材进行精准地搭接,而无需测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规范了搭接宽度,不但解决了卷材翘边的问题,而且提高了防水的可靠性,拓宽了无胎自粘卷材的应用范围。本技术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技术的实践而获知。本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技术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附图说明参照以下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组成部分不一定成比例,重点在于清楚地例示出本技术的原理。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无胎单面自粘卷材平面示意图;以及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无胎单面自粘卷材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技术的技术精神及其主要操作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无胎单面自粘防水卷材平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无胎单面自粘防水卷材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防水卷材可以包括:位于上层的增强膜1、位于下层的隔离膜3以及位于中间层的自粘沥青2。增强膜1两侧露出部分自粘沥青,露出的自粘沥青2在增强膜1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搭接边(长搭接边)2a和第二搭接边(短搭接边)2b。在增强膜1上靠近第一搭接边2a和第二搭接边2b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搭接线1a和第二搭接线2b。第一搭接线1a和第二搭接线2b与卷材边缘平行。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搭接边2a和第二搭接边2b可呈非对称结构(或称为偏对称结构),即第一搭接边2a和第二搭接边2b的宽度不同。作为示例,第一搭接边2a和第二搭接边2b的宽度分别为5cm和2cm,这里列举的宽度值仅为优选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另一方面,第一搭接线1a和第二搭接线1b可对称地设置于防水卷材的增强膜上,也即第一搭接线1a和第二搭接线1b距对应卷材边缘的距离相等。作为示例,第一搭接线1a和第二搭接线2a距对应卷材边缘的距离为8-10cm,该距离值仅为优选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图1下方从左至右示出的数字“5”、“5”、“80”、“8”、“2”分别表示第一搭接边的宽度、第一搭接边2a的右侧边至第一搭接线1a之间的距离、第一搭接线1a至第二搭接线1b之间的距离、第二搭接线1b至第2搭接边之间的距离、第二搭接边2a的宽度分别为5cm、5cm、80cm、8cm、2cm。即,图1所示的附图中,第一搭接线1a和第二搭接线1b到卷材边缘的距离均为10cm。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第一搭接线和第二搭接线可通过涂覆或印刷等方式形成于增强膜1上,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作为示例,增强膜1可为HDPE(高密度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P(聚丙烯)等高分子膜或片材。隔离膜3可为涂硅油PET或PE(聚乙烯)隔离膜。如图2所示,防水卷材还可在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上方设置隔离边膜4a和4b,其在使用前起到隔离保护自粘沥青的作用。在将一防水卷材与另一防水卷材相搭接的状态下,可将一防水卷材的第一搭接边与另一防水卷材的第二搭接边相搭接。即在施工搭接时,短搭接边一侧粘到长搭接边一侧,两条搭接线正好重叠,不需要测量,从而实现效率提升。具体地,本技术可采用冷自粘法、采用粘接界面处理剂粘贴、采用粘接胶粘贴、采用水泥砂浆粘接或采用水泥胶浆粘接,将短搭接边(如图2中的第二搭接边)一侧粘到长搭接边(如图2中的第一搭接边)一侧,使两条搭接线正好重叠,不需要测量,从而能够在无需测量的情况下实现精准搭接,提高了施工效率。进一步地,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规范了搭接宽度,不但解决了卷材翘边的问题,而且提高了防水的可靠性,拓宽了无胎自粘卷材的应用范围。总的来说,本技术公开的带搭接线的防水卷材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的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该防水卷材包括:位于上层的增强膜、位于下层的隔离膜以及位于中间层的自粘沥青,所述增强膜两侧露出部分自粘沥青,以在增强膜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其中,在所述增强膜上分别靠近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处与所述卷材边缘平行地设置有第一搭接线和第二搭接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该防水卷材包括:
位于上层的增强膜、位于下层的隔离膜以及位于中间层的自粘沥青,
所述增强膜两侧露出部分自粘沥青,以在增强膜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搭接
边和第二搭接边;
其中,在所述增强膜上分别靠近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处与所述
卷材边缘平行地设置有第一搭接线和第二搭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搭接边和所述第二搭接边呈非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搭接边和所述第二搭接边的宽度分别为5cm和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搭接线和所述第二搭接线距对应卷材边缘的距离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登裕吴士玮刘金景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