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极针装配装置,包括电极底座(1),所述电极底座(1)中设置有中心槽(3)从而使所述电极底座(1)呈中空结构,所述电极底座(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槽(2),每个所述安装槽(2)中分别安装有一个电极针V型槽(4),所述电极针V型槽(4)由陶瓷材料制成,每个所述电极针V型槽(4)中用于放置一个电极针(9),每个所述电极针V型槽(4)上设置有一个接触片(5),两个所述接触片(5)上分别固定有第一上盖(6)和第二上盖(7)。该装配装置使电极针的位置准确,且能防止漏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钎熔接机
,涉及一种光纤熔接机的电极座,具体涉及一种电极针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光钎熔接机的电极座用于安装光纤熔接机的电极。目前,公知的光纤熔接机的电极座均采用传统夹紧方式,即,用铜镶嵌件夹紧活铜垫片方式夹紧。这种传统夹紧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寿命短,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电极针位置偏移:由于高压放电时,电极针会产生高温,传统的铜嵌件或铜垫片会受高温影响,热胀冷缩出现配合间隙导致位置偏移;当高温产生时,铜嵌件或垫片被高温加热,导致电极座的铜镶嵌件或垫片受热导致位置偏移,从而造成电极针偏移,电极针位置偏移直接导致放点位置不准确,影响熔接质量。2、接线方式不合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漏电:目前公知的电极针安装方式主要以接线在铜嵌件或铜垫片上,靠夹紧电极针后使电流传向电极针,完成放电,其主要风险有:①、漏电有安全隐患;②、漏电影响放电强度;③、高压线干扰。3、安装机构螺钉带电:一般情况下,传统电极针安装方式采用高压线直接连通镶嵌件,安装螺钉也固定在镶嵌件上,此时,放电过程中螺钉带电,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存在漏电影响功率或漏电导致就近放电直接影响熔接机功能。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电极针装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电电极针装配装置,该电极针装配装置使电极针的位置准确,且能防止漏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极针装配装置,其包括电极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电极底座中设置有中心槽从而使所述电极底座呈中空结构,所述电极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中分别安装有一个电极针V型槽,所述电极针V型槽由陶瓷材料制成,每个所述电极针V型槽中用于放置一个电极针,每个所述电极针V型槽上设置有一个接触片,两个所述接触片上分别固定有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上盖、第二上盖与所述接触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电极底座上,其中,每个所述接触片上预留有两个大孔,所述大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栓的直径,所述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上都设有两个螺栓孔且所述螺栓孔背面相应位置处设计有翻边,所述翻边把所述螺栓与所述接触片之间隔离开。更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上盖中还设置有照明灯安装孔,所述照明灯安装孔中安装有照明灯。与现有的电极座相比,本技术的电极针装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其安装方式设计为V型槽方式支撑电极针,从而确保电极针的位置准确,V型槽使用陶瓷材料,确保良好的隔热性能,在高压放电造成高温时不会导致V型槽位置及精度发生变化,从而保证电极针精度。2、其电极底座内中空,高压线从电极底座内部穿过,接至接触片上,再通过上盖压紧,从而夹紧电极针。3、其固定方式使用螺栓固定,接触片上预留两个大孔,大孔的孔径大于螺栓的直径,上盖的螺栓孔背面相应位置设计翻边,把螺钉与接触片之间隔离,防止螺钉带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极针装配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电极针装配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极针装配装置包括电极底座1。其中,所述电极底座1中设置有中心槽3从而使所述电极底座1呈中空结构。这样,高压线可以通过所述中心槽3从所述电极底座1的内部穿过,以便于接至后述的接触片上。在本技术中,所述电极底座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槽2,即,一边顶面上设置有一个安装槽2。每个所述安装槽2中分别安装有一个电极针V型槽4。所述电极针V型槽4由陶瓷材料制成,且每个所述电极针V型槽4中用于放置一个电极针9。由于安装方式设计为V型槽方式支撑电极针,从而确保电极针的位置准确,V型槽使用陶瓷材料,确保良好的隔热性能,在高压放电造成高温时不会导致V型槽位置及精度发生变化,从而保证电极针精度。在本技术中,所述电极针9的前端可以套设有外套10。继续参考图1,每个所述电极针V型槽4上设置有一个接触片5。两个所述接触片5上分别固定有第一上盖6和第二上盖7。高压线从电极底座内部穿过,接至接触片上,再通过所述第一上盖和第二上盖压紧,从而夹紧电极针。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上盖6、第二上盖7与所述接触片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电极底座1上。其中,每个所述接触片5上预留有两个大孔。所述大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栓的直径。所述第一上盖6和第二上盖7上都设有两个螺栓孔且所述螺栓孔背面相应位置处设计有翻边。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和大孔而将所述第一上盖6、第二上盖7与所述接触片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电极底座1上。其中,所述翻边把所述螺栓与所述接触片之间隔离开,从而防止所述螺钉带电。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上盖6中还设置有照明灯安装孔。所述照明灯安装孔中安装有照明灯8,以提供照明。本技术的电极针装配装置的安装方式设计为V型槽方式支撑电极针,从而确保电极针的位置准确,V型槽使用陶瓷材料,确保良好的隔热性能,在高压放电造成高温时不会导致V型槽位置及精度发生变化,从而保证电极针精度。同时,其电极底座内中空,高压线从电极底座内部穿过,接至接触片上,再通过上盖压紧,从而夹紧电极针。并且,其固定方式使用螺栓固定,接触片上预留两个大孔,大孔的孔径大于螺栓的直径,上盖的螺栓孔背面相应位置设计翻边,把螺钉与接触片之间隔离,防止螺钉带电。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针装配装置,其包括电极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电极底座(1)中设置有中心槽(3)从而使所述电极底座(1)呈中空结构,所述电极底座(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槽(2),每个所述安装槽(2)中分别安装有一个电极针V型槽(4),所述电极针V型槽(4)由陶瓷材料制成且每个所述电极针V型槽(4)中用于放置一个电极针(9),每个所述电极针V型槽(4)上设置有一个接触片(5),两个所述接触片(5)上分别固定有第一上盖(6)和第二上盖(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针装配装置,其包括电极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电极底座(1)中设置有中心槽(3)从而使所述电极底座(1)呈中空结构,所述电极底座(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槽(2),每个所述安装槽(2)中分别安装有一个电极针V型槽(4),所述电极针V型槽(4)由陶瓷材料制成且每个所述电极针V型槽(4)中用于放置一个电极针(9),每个所述电极针V型槽(4)上设置有一个接触片(5),两个所述接触片(5)上分别固定有第一上盖(6)和第二上盖(7)。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永红,杨郁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迈锐赫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