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一对脚操纵的踏板或踏登取代传统训练器械中的旋转式踏板装置,使用者双脚交替地压下踏板时,踏板以前后来回的方式接受使用者的操纵力,并把这种来回的运动与能量吸收装置相联系,从而向踏板施加机械负载并且消耗使踏板运动的能量。该耗能装置还与一对手操纵杆联系。(*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训练器械,特别是固定脚踏车式训练器械。脚踏车式训练器械有时也称为“固定式自行车”,已被人们所熟知。这些运动器械一般都包括一个极类似于自行车车座的鞍座,用来支承直坐在该器械上的人,由脚驱动的曲柄装置安装在鞍座的下方。现有脚踏车式训练器械的曲柄装置包括一对从旋转轴向外伸的曲柄臂,曲柄臂的自由端装有脚踏板,安装好的曲柄装置用于容纳坐在训练器械上的人的双脚。传动链条或皮带将曲柄装置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一个能量吸收装置,例如飞轮或叶轮,吸能装置提供一个负载力,受训练者在蹬踏曲柄机构时克服这个力消耗能量。Hooper在us4,188,030号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脚踏训练器械。现有脚踏车式训练器械采用一个曲柄机构,使用者蹬踏该曲柄机柄,同时对该器械做功,这些训练器械在每次蹬踏的整个行程中不能把使用者的能量恒定地传递给负载。曲柄踏板机构在每个行程的顶点和底点均有一个零位,当曲柄机构通过该死点位置时,踏板曲柄臂的有效长度减小到零长度;当踏板曲柄臂通过90°位置,即每个行程的顶点与底点之间一半距离的位置时,踏板的有效杠杆臂按正弦变化规律增加到最大有效长度。由于有效杠杆臂的不断变化,受训练者在每一完整的踏板行程中消耗能量对负载装置做有用功的比率也同样地发生变化。由于每一行程中能量转换的比率只在瞬时达到最大值,因此这种变化减低了脚踏车式训练器械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率。现有脚踏车式训练器械,特别是与这些器械一起使用的曲柄机构的另一个缺点与行程的长度有关,该行程的长度由曲柄机构所用的曲柄臂的长度所决定,不易改变。改变有效行程长度需要更换整个曲柄组件或者提供踏板安装位置可变的曲柄臂。在上述任一种场合下,可采用的方法都是代价昂贵的,并且为了适应脚踏行程长度相差很大(即腿较长或较短)的使用者或者运动能力显著不同的使用者而改变曲柄臂的长度,需要技术人员的帮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脚踏车式训练器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传统的旋转式曲柄装置的脚踏车式训练器械。本专利技术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踏车式训练器械,该器械转换能量的比率在每一行程自始至终基本上是恒定的。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踏车式训练器械,其中,每次行程的长度可以缩短而不会影响该器械的结构或效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下述说明中更清楚地了解。总的来说,本专利技术用一对脚操纵的踏板或踏蹬取代传统训练器械中的旋转式踏板装置,使用者双脚交替地压下踏板时,踏板以前后来回的方式接受使用者的操纵力,并把这种来回的运动与能量吸收装置相联系,从而向踏板施加机械负载并且消耗使踏板运动的能量。该耗能装置还与一对手操纵杆联接。具体地说,每个脚踏板可沿一轨迹往复运动,并且两个踏板相互联接在一起,以便压下一个踏板时另一踏板自动上升,反之亦然。踏板安装成沿一弧形轨迹运动或者沿一直线轨迹运动,这种往复运动用来驱动一负载消耗机构,它最好是如下所述的一种转动式装置。更具体地说,踏板通过绕过一个皮带轮装置的挠性拉伸元件而相互连接,该皮带轮装置使安装在每个踏板上的传动带换向。由踏板驱动的拉伸元件至少带动一个单向离合器,当踏板驱动拉伸元件向某一特定方向运动时,该单向离合器又驱动一个叶轮,当踏板反向运动或处于反向行程时,该单向离合器空转,使叶轮能继续转动,而不影响该踏板的反向运动。由于所述踏板装置不存在传统曲柄装置的相应于死点位置的零位区,因此,每个踏板的整个向下的行程对于以一基本恒定的比率耗散能量是有用的。由踏板机构驱动的负载装置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该负载装置的一种是飞轮。该飞轮上设置径向叶片,叶片安置成当叶轮随踏板的运动而转动时,可以产生最大的阻力。另一可供选择的装置是一个转动体,其周边与一摩擦制动装置相配合,该制动装置可以包括一扭矩传感器,用于检测和传递相应于施加到转动体上的扭矩(磅-呎)信号。附图说明图1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训练器械,为清楚起见,图中省略了一些部件;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表示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局部视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制动带机构的详图;图6为表示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所用的力传感器的放大的剖视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为图7中沿8-8线截取的剖视图;图9为表示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局部视图;图10为表示图7-9所示实施例的另一可供选择的传动装置的局部视图;图1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为清楚起见,其中局部被剖切;图12为图11所示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图13为图11中沿13-13线截取的剖视图,为清楚起见,省略了一些部件;首先参照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训练器械如10所示,它包括一个具有适于支承在地板表面上的底座11的支架和一对分别从该底座的前部和中部向上延伸的直立部件12和13。底座11的前部装有横板11a,该板安置在地板上;底座11还装有后横板11b,该板支承着一对与地板相接触的可调水平的脚16。前横板11a和脚16支承着底座,使之稍高于地板。鞍座支架14在中间直立部件13的后面从底座11向上延伸,因此,鞍座支架14是位于直立部件12和13的后面,最好鞍座支架在底座槽17中前后活动的范围内是可调节的。鞍座15安装在鞍座支架14的上端,该鞍座15支承训练器械的使用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鞍座具有传统自行车的或类似的鞍座的一般形状和特征,为了适应不同身高和腿长的受训者,鞍座15相对于底座11在铅垂方向是可调节的。在所述实施例中,该调节由支柱18来完成。支柱18可伸缩地插入鞍座支架14的中空的上端19中,在上端19处,支柱18沿铅垂方向的调节可由任何适当的装置来完成,例如螺纹夹紧装置20,这在自行车座或类似的鞍座的安装
是公知的。一对脚踏板22和23安装在底座11上,每个踏板位于鞍座支架14和直立部件13的相对的外侧面的两旁,踏板22和23具有足够的宽度,以易于接纳坐在鞍座15上的人的脚,踏板的宽度以4-5英吋为宜,不过这不是限制。踏板22和23的后端24与邻近训练器械底座11的后端27的相应的铰链25相联接。在所述实施例中,每个踏板22和23从各自的铰链25向前延伸,一直到底座11前端29附近的前端28。两个踏板22和23是相互联接在一起的,一个踏板被压下时,另一个上升,反之亦然。踏板22和23的这种交替往复的运动由主传动皮带32提供,皮带32的端部分别在邻近踏板前端28的位置与各踏板相联接。在这个实施例中,主传动皮带32为一带齿的皮带,它从踏板22向上延伸,绕过有齿皮带轮33R,并由此向前延伸与同步皮带轮组35的下部带齿皮带轮34啮合。皮带轮34按下述方式与同步皮带轮组35的上部皮带轮53相联接,层叠式皮带轮34和35在一直立的支承轴上一起转动,主传动皮带绕皮带轮34转过大约180°,由此向后运动与有齿皮带轮33L(见图3)相啮合,再转向下方与左踏板23相联接。于是,当使用所述训练器械10的人向下推压一踏板时,绕皮带轮33R、34和33L运动的主传动皮带轮32将该向下的运动转换成另一踏板的向上的运动。在直立部件12和13的上端之间设有一水平支架37,该水平支架上安装一个飞轮39,飞轮39完全被安全罩35(在图1中被省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训练器械,包括:一个用于耗散能量的可转动装置;一对脚踏部件,各沿一大致成直线的轨迹往复运动,该对脚踏部件可操纵地相互连接从而交替地往复运动,每个脚踏部件沿第一方向的运动是对另一脚踏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的响应,反之亦然;一对手杆 ,可操纵地相互连接,各沿一轨迹并相互交替地往复运动,每个手杆沿第一方向运动以响应另一手杆沿第二方向的运动,反之亦然;由所述的一对脚踏部件的往复运动在所述的两个方向上交替地驱动的装置,该装置仅在一个方向传递能量,驱动所述的可转动装置; 将所述的一对手杆与所述的传递能量的装置相连接的装置,该所述的传递能量的装置仅对每个手杆沿一个方向的运动作出响应而传递能量,驱动所述的可转动装置;可操纵地将手杆和脚踏部件相联的装置,该装置使任一所述脚踏部件的第个运动都引起手杆运动,反之亦 然;该训练器械的使用者可以通过推动任一脚踏部件或任一手杆在一个方向上沿至少部分所述轨迹运动来对可转动装置做功,也可以沿相反方向推动该脚踏部件或手杆而不受该可转动装置的影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武詹金斯,
申请(专利权)人:贝尔怀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