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升专利>正文

运动器材的抗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957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运动器材的抗力装置主要包括复数的抗力单元,抗力传输装置及一抗力调整装置;抗力单元是提供抗力,并藉由抗力传输装置使得使用者可施力于抗力单元,其中抗力单元是利用大气压力提供的抗力,而使用者藉由抗力调整装置调整哪一抗力单元是否能由大气压力提供抗力,而调整抗力的大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抗力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运动器材的抗力装置。利用大气压力提供于运动器材的抗力装置最大的优点在于减轻运动器材整体的重量,如美国专利第5336150号(US Pat 5,336,150,Lever Resistance Selection Mechanism For Strength Training)以及英国专利第2267224号(GB2267224,Exercising Device)。但在抗力大小的调整机构中,美国专利第5336150号主要是利用改变使用者施力的力矩来达成,而英国专利第2267224号虽亦扬露多种不同的抗力调整机构(Force Adjusting Means),但是这些调整机构无法快速或者很方便地让使用者调整不同的抗力。故设计一个利用大气压力提供的抗力装置,并且很容易让使用者操作调整抗力的大小是有需要的。本专利技术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使用者方便,迅速调整抗力大小的调整装置,特别是针对利用大气压力提供抗力的运动器材。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结构简单的抗力大小调整装置,且该调整装置亦可做为解除抗力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是提供一能藉由装设少数的抗力单元,而达成相当多级的抗力大小。譬如四个抗力单元各可提供10公斤,20公斤,40公斤及80公斤的抗力,藉由控制四个抗力单元提供抗力与否,可有10公斤,20公斤……,以每10公斤增加至140公斤。譬如130公斤抗力是由10公斤,40公斤及80公斤所提供,而20公斤则没有提供抗力。本专利技术运动器材的抗力装置,主要包括复数的抗力单元,抗力传输装置及一抗力调整装置。抗力单元是提供抗力,并藉由抗力传输装置使得使用者可施力于抗力单元,其中抗力单元包括有真空室及与真空室相通的进气孔,而真空室是利用大气压力而能提供抗力,而使用者藉由抗力调整装置控制进气孔的打开与关闭,使得决定哪一抗力单元是否能由大气压力提供抗力,而调整抗力的大小。由于本专利技术确由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技术专利。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特征,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一详细描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应用于运动器材的立体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有关抗力单元的第一实施例分解图。图2B是第一实施例中单向阀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有关抗力调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有关抗力调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有关抗力调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有关抗力单元的第二实施例分解图。图7是长型缸体的实施例立体图。图8是长型缸体另一实施例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有关抗力单元的第三实施例立体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有关抗力单元第四实施例立体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有关抗力单元第五实施例立体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有关抗力单元第六实施例分解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有关抗力单元的第六实施例分解图。请见图1大致了解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运动器材90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运动器材的抗力装置10主要包括复数的抗力单元20,抗力传输装置80及一抗力调整装置70。抗力单元20是提供抗力,并藉由抗力传输装置80使得使用者99可施力于抗力单元20,而使用者99藉由抗力调整装置70调整抗力的大小。另固定装置85是将运动器材的抗力装置10固定于运动器材90。而为使得使用者99能以近距离方式操作抗力调整装置70,可藉由延伸管71于抗力单元20连结。因此使用者99透过牵引绳91藉由抗力传输装置80拉动抗力单元20以达成运动的目的。图2A为抗力单元20的第一实施例分解图,本实施例抗力单元20为具有活塞43及活塞杆44的长型缸体40,长型缸体40上方具有顶盖41,各长型缸体40的顶盖41连成一体,顶盖41包括有穿孔412使得活塞杆44可穿出与牵引座45结合,牵引绳91透过勾环451与牵引座45结合,在本实施例牵引座45即为抗力传输装置80。各长型缸体40下方与底盖42紧密结合,而底盖42与固定座46连成一体,各底盖42具有一进气孔21,而延伸管71与进气孔21相连通。另固定座46藉由螺丝47可将抗力装置10固定于运动器材90上。其中活塞43周边于对应的长型缸体40外壁的内缘紧密结合而达气密的效果,使得活塞43与底盖42之间形成一真空室30,而进气孔21室与真空室30相通。而长型缸体40所提供的抗力与其缸体内横截面积成正比(P×A)。有关此类长型缸体40利用大气压力提供的抗力为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或亦可参考美国专利第5336150号。请一并参考图3至图5所示,抗力调整装置70的主体为阀座72及阀帽73,阀帽73藉由螺杆75穿过穿孔731及穿孔721与螺帽751及弹簧752锁合之,另阀帽73内缘具有定位孔732,而配合阀座72的定位凸点722,使得使用者可以分段式旋转阀帽73。另抗力调整装置70可藉由固定柱77及固定元件771固定于运动器材上。本专利技术的抗力调整装置70的重点在于可选择性地将上述复数抗力单元20的复数进气孔21部分或全部关闭以调整抗力的大小。以下即说明本实施例如何达成。阀座72包括复数的通气孔76,其中通气孔76藉由延伸管71于真空室30的进气孔21相连结;阀帽73包括数组阀组79,而阀组79主要可包括与外界大气相连的阀孔74,而阀孔74可选择性地与通气孔76相连结。譬如阀组79a没有阀孔74,故当阀组79a转到通气孔76位置时,各通气孔76即被关闭,使得本实施例四各抗力单元20的所有进气孔21被关闭,因此抗力单元20的真空室30形成封闭的真空使得当使用者施力将真空室30体积扩大时必须对抗外界大气的压力。而又如阀组79b有中间两个阀孔74,故阀组79b转到通气孔76位置时,中间两通气孔76即可与外界大气相通,使得该真空室30相对的抗力单元20无法提供抗力,故选择阀组79b所得到的抗力小于选择阀组79a。当然抗力调整装置70亦可有其他形式,如以电磁阀直接控制抗力单元20的复数进气孔21的开与关。另外顶盖41可设有小气孔411,当使用者施力将活塞43往上拉后再放松时,外界空气需通过气孔411才能进入长型缸体40内,因此可限制活塞43骤然下掉,藉由达到避免使用者肌肉被急速回拉而受伤。当有气孔411的设计时,活塞43往上拉时,长型缸体40内部的气体难以排出,此时最好搭配单向阀48的设计,使排出的气体大部分由单向阀48排出,图2B即显示由盖子481及排气洞482所构成的单向阀48。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与图2主要不同之处在于长型缸体40排列方式不同,另为使提供的抗力平顺,最好将长型缸体40成对称式排列,且成对称的长型缸体40所能提供的抗力相等且能同时(或同时不)提供抗力。譬如长型缸体40a及40b最好能一致(或同时不)提供抗力,且所能提供的抗力相等。图7及图8是长型缸体40与上述实施例的制作方式不同,每一长型缸体40不需分开独立。图9显示长型缸体40是以同心圆方式排列,此时除中心的长型缸体40外,其他长型缸体40则需要至少两支活塞杆44。图10显示以蛇腹管60作为抗力单元20的例子,蛇腹管60为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或亦可参考美国专利第3884463号。同样的各蛇腹管60下端有进气孔21与延伸管71相连(图未示),而蛇腹管60内部即形成体积可变化的真空室30。图11则显示以各蛇腹管60以同心圆方式排列。图12至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运动器材的抗力装置,其可让使用者施力时对抗外界大气的压力以达成运动的目的,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 (1)复数的抗力单元,每一抗力单元包括: a)一真空室大体上为一封闭的空间且真空室的体积在使用时可变化;以及 a)一进气孔是与真空室相通;以及 (2)抗力传输装置,连结复数的抗力单元与使用者的施力,使得使用者的施力可传输至复数的抗力单元;以及 (3)一抗力调整装置,可选择性地将上述复数抗力单元的复数进气孔部分或全部关闭以调整抗力的大小,而当某一抗力单元的一进气孔被关闭时该抗力单元的真空室形成封闭的空间使得当使用者施力将真空室体积扩大时必须对抗外界大气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升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