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杰专利>正文

一种新式健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954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式的多功能健身车,该健身车除具有现有健身车的各种功能外,还独具有近若于“跑马”、划船及踏步等姿态的驱行及锻炼方式。在采用“跑马”的姿态时,整个人体的驱行方式可近若于“马儿快速驰跑”时的动作……,该健身车的各种锻炼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简单方便,整车的趣味性及锻炼效果等均明显提高。本健身车亦可称之为一种多功能的“跑马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具有近若于“跑马”、划船及“踏步”等姿态的驱行与锻练方式的多功能健身车。现有形式的健身车,双脚均采用只交替地蹬踏做功的驱行与锻练方式,其具有功能较少和比较单调等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在保持现有健身车的功能的情况下,使其同时可具有一种全新的近若干“跑马”及划船和“踏步”等姿态形式的健身与驱行方式的功能,并使新增加的“跑马”划船“踏步”等驱行与锻练方式与原有的驱行与锻练方式之间能够较方便地相互变换,从而使整个健身车具有更丰富的锻练形式,更强的使用趣味性,同时也使乘骑锻练者收到更全面、更好的锻练效果。下面结合附附图说明图1-28对本健身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等做以说明,其中附图1、2、3、5、6及24、25、26等为本专利技术所涉产品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图,其它附图为所涉产品的部分较具体结构图。如附图1、2等中所示在确保现有的健身车的结构与功能的同时,本健身车具有可使双腿,双脚能够完全相平行或近于相平行地做360°全圆周驱行与锻练的脚驱动结构系统。同时,本健身车还具有可使双臂与双手相平行或近于相平行地做360°圆周驱行与锻练的手驱动摇臂结构系统。手驱动力与脚驱动力通过一定的中间传递结构可分别也可同时作用于相应的阻力,阻尼及蓄能惯性轮等结构之上,并且同时可使手驱动做功运动的角速度与脚驱行做功运动的角速度完全相一致。从而使在每一驱行圆周之上,当双脚相平行或近于相平行地处在A位置向下蹬踏做功时,双手可正好处在相平行或近于相平行地向后向上用力拉提的B的做功工作位置,而当双脚相平行或近相平行地处于向上勾抬带起的C做功工作位置时,双手又可正好处在相平行或近相平行地向前、向下推压做功的D工作位置之上,这样就使手脚的锻练用力可始终处于基本上是相反的方向关系,形成极便于整个人体发力、做功与锻练的势态、同时也使整个人体的锻练与驱行姿态可近若于“马儿快速驰跑”的动作,故本多功能健身车根据需要亦可称之为多功能的跑马机。在本健身车的左右脚驱动臂<1>与<2>同脚驱动轴<3>之间可均设有只单向地传递驱动扭矩,非驱动向其内外套则可相对空滑的棘轮结构<4>与<5>。采用这种棘轮结构既可以使左右脚驱动臂<1>与<2>之间形成众多所需的驱行角度关系,又可以使其中任意一个驱动臂在另一完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能够单独地绕脚驱动轴<3>做360°的圆周驱行运动,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做非360°全周的往复运动,从而能够使左右二只脚及脚蹬子相互交叉地做带起与踏下的交替运动,使锻练者做出近若于踏步走的动作,这样也使本健身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踏步机的功能。本健身车上采用具有蹬踏与带起等驱行方式的可360°全周做功驱行的脚蹬子结构系统。这种脚蹬子结构系统的具体结构情况将在后面做以具体说明。在本健身车的前上端位置处设有可使双臂与双手完全相平行或近相平行地做360°圆周运动的摇臂系统。该摇臂系统二端的左右手驱动臂<6>与<7>之间可完全相平行或近相平行,左右驱动把手<8>与<9>的转动轴线可落在同一直线之上或也可分别处在二条较相靠近的相互平行的直线之上。手驱动臂<6>与<7>均可采用长短可调节的结构形式,也可采用长短尺寸为固定不变的结构形式。整个系统如附图1、2中所示的情况。在摇臂轴<10>之上可设有链轮或伞形齿轮等结构<11>、手的驱动力通过它们及相应的链条<12>或刚性或绕性的传递轴及中间传递轴<13>等结构最终传递到惯性蓄能及阻力与阻尼等系统之上。一般情况下手驱动动力通过相应结构可先传到设在中间传递轴<13>上的棘轮——飞轮结构<14>及中间传递轴<13>等结构之上,再通过链条<15>及设在脚驱动轴上的棘轮——飞轮<16>等结构传到脚驱动轴<3>之上。在上述传递系统中采用棘轮——飞轮结构可使手驱动系统与脚动系统既可同时被联合使用,又可分别被独立地使用,即在手脚驱动之间既可实现联动又可实现分动。根据需要也可不设中间传递轴<13>等结构系统,而使手驱动动力通过相应的结构直接传递到脚驱动轴<3>上所设的棘轮——飞轮结构之上,然后通过脚驱动轴<3>等结构传向终端的惯性及阻力与阻尼结构<99>等之上。上述结构的置设情况分别如附图2、3中所示的那样。摇臂系统的支架结构<17>的长短尺寸,高低及前后位置等可为固定式的,也可为长短可伸缩,高低及角度位置等可调节可摆动的形式。当支架结构<17>为可调节、可摆动的结构形式时,其摆动的中心线应与中间传递轴<13>或脚驱动轴<3>的轴心线相一致。采用中间传递轴<13>等结构系统时,该结构系统的置设位置可为固定式的,也可为移动式的,从而使整个支架结构<17>及其上端设置的摇臂系统的高度等位置根据需要可进行选择与调节。中间传递轴<13>等结构系统可通过调节及固定螺栓<18>等结构来方便和牢固地固定于或移动固定于健身车架之上相应的位置及结构之上。当采用可选择可移动固定的结构形式时,其可移动固定的若干位置点可均使中间传递轴<13>的轴心线距脚驱动轴<3>的轴线的距离完全相同,即可使中间传递轴<13>等结构系统可选择的固定位置呈一以脚驱动轴<3>的轴心为圆心的竖置的圆弧形的分布形式,当然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其它的竖置分布形式,相应地在健身车架的相应位置上所设置的可使中轴<13>等结构系统可方便地进行位置调节及固定等需要的结构亦可开设为竖置的条弧形的形状形式或竖置的其它形状形式。上述结构情况可分别如附图1、2中所示的那样。在健身车架上部可设有使摆动支架<17>能够在需要的角度位置上被定固锁死的结构系统。该锁固结构系统根据需要亦可同时做为一种可提供阻力与阻尼的系统。即当支架<17>在前后摆动移动时,通过一定的<锁>压紧结构使锁固系统向支架<17>提供一定的所需大小的摩擦力等阻力。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式的多功能健身车,该健身车除具有现有健身车的各种功能外,还独具有近若于“跑马”、划船及踏步等姿态的驱行及锻练方式。在采用“跑马”的姿态时,整个人体的驱行方式可近若于“马儿快速驰跑”时的动作……,该健身车的各种锻练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简单方便。本健身车亦可称之为多功能的“跑马机”。在确保现有的健身车的结构与功能的同时,本健身车具有可使双腿,双脚能够完全相平行或近于相平行地做360°全圆周驱行与锻练的脚驱动结构系统。同时,本健身车还具有可使双臂与双手相平行或近于相平行地做 360°圆周驱行与锻练的手驱动摇臂结构系统。手驱动力与脚驱动力通过一定的中间传递结构可分别也可同时作用于相应的阻力,阻尼及蓄能惯性轮等结构之上。并且同时可使手驱动做功运动的角速度与脚驱行做功运动的角速度完全相一致。从而使在每一驱行圆周之上,当双脚相平行或近于相平行地处在A位置向下蹬踏做功时,双手可正好处在相平行或近于相平行地向后向上用力拉提的B的做功工作位置,而当双脚相平行或近相平行地处于向上勾抬带起的C做功工作位置时,双手又可正好处在相平行或近相平行地向前、向下推压做功的D工作位置之上,这样就使手脚的锻练用力可始终处于基本上是相反的方向关系,形成极便于整个人体发力、做功与锻练的势态、同时也使整个人体的锻练与驱行姿态可近若于“马儿快速驰跑”的动作,故本多功能健身车根据需要亦可称之为多功能的跑马机。在本健身车 的左右脚驱动臂〈1〉与〈2〉同脚驱动轴〈3〉之间可均设有只单向地传递驱动扭矩,非驱动向其内外套则可相对空滑的棘轮结构〈4〉与〈5〉。采用这种棘轮结构既可以使左右脚驱动臂〈1〉与〈2〉之间形成众多所需的驱行角度关系,又可以使其中任意一个驱动臂在另一完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能够单独地绕脚驱动轴〈3〉做360°的圆周驱行运动,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做非360°全周的往复运动,从而能够使左右二只脚及脚蹬子相互交叉地做带起与踏下的交替运动,使锻练者做出近若于踏步走的动作,这样也使本健身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踏步机的功能。本健身车上采用具有蹬踏与带起等驱行方式的可360°全周做功驱行的脚蹬子结构系统。根据需要在本健身车上还可特设一种能够方便地将其内外套完全锁固在一起的脚中轴棘轮结构系统。为了通过提高转速来增加动能储备、在 本健身车之上可采用一种低齿数的飞轮结构,……。根据需要本健身车的惯性蓄能轮〈99〉亦可设在与脚驱动中轴〈3〉同轴心的位置上、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杰
申请(专利权)人:孟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