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和/或娱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922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健身和/或娱乐装置,所述装置放置在地面上并且其上可站一个人,该装置包括:一个在其两相对端具有第一和第二平台(12)的行走粱,这两个平台用于支承一个人的两只脚,每个平台具有一个上表面,所述上表面用于支承所述人员的其中一只脚。每个平台配有一个接触地面的元件。每个接触地面的元件具有一个接触地面的底面(18),一个半球形支承面(20)以及一个从半球形支承面伸出的圆柱销(22),每个平台都通过一种可枢轴转动连接机构与一相应的接触地面的元件连接起来,该连接机构包括一个位于每个平台上的底部凹曲面,该凹曲面的形状与所述相应的接触地面的元件的半球形支承面互补并且其中具有一个狭槽,所述相应的接触地面的元件的圆柱销穿过所述狭槽。一些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与该圆柱销配合并将该圆柱销推向一中位。所述弹性元件定位成这样,即至少一个弹性元件的拉伸会沿着行走粱的纵轴向所述圆柱销施加一个回复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健身或娱乐装置,使用者可以在站在该装置上并通过使用者的足部的运动或通过变换使用者身体重量可以产生运动而进行健身或娱乐。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我先前的美国专利US4,285,516,US4,530,498,US4,700,947,US5,320,593,以及US5,391,114所进行的改进,这些专利每一个的题目都是“健身和/或娱乐装置”。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健身和/或娱乐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改进的对中机构,该装置对我先前的专利中所公开的装置进行了改进,使其对于使用者学习使用该装置来说变得更为容易,并且对所有使用者来说都更为安全。专利技术概述就其广义而言,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健身和/或娱乐装置,该装置放置在地面上,人可以站在该装置上。该装置包括一个行走粱,该行走粱具有位于其相反端部用于支承人员的足部的第一和第二平台,每个平台具有一个上表面,该上表面用于支承该人员的其中一只脚。每个平台配有一个接触地面的元件。每个接触地面的元件具有一个接触地面的底面,一个半球形支承面,以及一个从半球形支承面伸出的圆柱销。每个平台通过一种可枢轴转动连接机构可枢轴转动地与一相应的接触地面的元件相连,该连接机构包括一个位于每个平台上的底部凹曲面,该凹曲面的形状与相应的接触地面的元件的半球形支承面互补并其中具有一个狭槽,相应的接触地面的元件的圆柱销穿过该狭槽。一些弹性元件与该圆柱销配合并将该圆柱销推向一中位。该弹性元件定位成这样,即至少一个弹性元件的拉伸会沿着行走粱的纵轴向该圆柱销施加一个回复力。附图简要说明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中所示的是目前优选的一种形式;不过,应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这种明确的结构和手段。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娱乐装置的一个分解透视图。图2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娱乐装置的一端的侧面剖视图。图3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娱乐装置的一端的透视剖视图。图4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地面的元件的透视图,其中局部剖开。图5所示的是一个接触地面的元件的仰视图,其中局部剖开以便图示出接触地面的元件的内在结构。图6所示的是接触地面的元件的局部剖视图,其中表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磨损指示器。专利技术的描述参见附图,其中,在所有这几幅视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标识相应或相同的元件,图1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健身和/或娱乐装置10的分解视图。通常,该装置的作用是让使用者站在该装置,该装置放置在一个支承面或地面上,例如一种地板上。装置10包括一对用于支承使用者足部的平台11。每个平台11都包括一足部接触表面26,该表面优选,但非必需,采用如图所示的一种独立的镶嵌件。该接触表面26可以是如图所示的楔形,或者形成其他形状或经过其他处理以便能够在接触表面26和使用者足部之间提供理想的摩擦度以防止打滑。平台11刚性地连接在横梁14上并优选(但非必需)地形成一个整体单元,如图中所示。平台11和横梁14之间的结合形成一个行走粱16。接触地面的元件18安装在行走粱16的下面并支承着行走粱16。每个接触地面的元件的顶部20基本上呈半球形,圆柱销22从每个接触地面的元件18的顶部伸出并与一个下面将会详细进行描述的用于每个平台11的可枢轴转动的连接机构配合。优选是该圆柱销22的自由端带有螺纹用于安装螺母,这将在下面进行说明。图2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娱乐装置的一端的剖视图,该图表示出了接触地面的元件18和行走粱16之间的可枢轴转动的连接机构的详细结构。该行走粱16的相对端部基本上相同,该接触地面的元件也是这样,因此仅仅表示出了该装置的一端且仅仅对该装置的一端进行描述。行走粱16包括一个形成于横梁14的位于平台11之下的底部上的支承凹曲面24,该凹曲面与相应的接触地面元件18的半球形顶部20互补。如图2和3所示,在该表面24中形成有一个狭槽28,该狭槽28的长轴平行于该装置10的纵轴。从接触地面的元件18向上伸出的圆柱销22容纳在该狭槽28中。该狭槽28的末端32形成限位挡块,从而通过限制圆柱销22的运动而限制接触地面的元件18和行走粱16之间沿着轴线30的方向的相对运动。该狭槽28的宽度要稍微比圆柱销22的直径大一些。优选的是,每个平台通常都是中空的,且包括一些一体形成的加强肋。该加强肋形成一个位于该平台11内的空腔34。空腔34容纳有一个衬套40,该衬套将在下面进行更为详细地说明。在该空腔34的沿纵轴30的相反端部设有两个凸柱36,该凸柱用于安装具有螺旋弹簧60和64这种形式的弹性偏置元件。如图2所示,衬套40位于从接触地面的元件18上伸出的圆柱销22的销体之上。该衬套40的本体在圆柱销22和狭槽28的侧面之间限定有自由间隙。该衬套40通过一保持件保持在圆柱销22上,如该优选实施例中所示,该保持件例如为一个拧到圆柱销22的自由端上的螺母48和垫片46。该衬套40可以自由地绕着圆柱销22旋转,由此使得接触地面的元件18相对于该横梁14旋转。衬套40和凹支承面24之间的摩擦通过拧紧或拧松螺母48可以被控制到某种程度,从而使得平台相对接触地面的元件18移动的难度更大或更小。该衬套40上有一个凸肩52抵靠在一个形成于平台11中的固定元件38上,从而防止圆柱销22从平台1中脱出,由此保持凹支承面24与接触地面的元件18的半球形顶部之间的接触。如图3所示,衬套40的顶部具有两个从凸肩52伸出的柱体54。两个弹性元件54,例如螺旋弹簧60和64,从该柱体54延伸到凸柱36。该弹簧60和64这样选择,即弹簧60和64的拉伸范围能够提供充分的回复力以提供一种理想的对中作用。在安装该装置时,弹簧60和64拉伸一较小的量以便使其具有一个初始拉力。因为该弹簧位于该衬套40的相反的侧面,两个弹簧都对衬套40施加一个基本上相等的偏置力,该偏置力促使圆柱销22回到中位,即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的位置,位于狭槽28的中心。当平台11相对接触地面的元件18运动时,圆柱销22在狭槽28中相对于平台11运动并拉伸弹簧60和64中的一个或另一个。该弹簧的伸长会增加施加在衬套40上的回复力,促使该平台返回到相对于接触地面的元件18的中位位置。如图3所示,有一帽盖56通过一较薄的柔性带58连接在该衬套上。该帽盖56上有小孔68,圆柱销22可以穿过该小孔的中心。在弹簧60和64安装到凸柱36和柱体54之间后,就可以将该帽盖紧压在柱体54周围的位置上,以便使弹簧60和64固定就位。在帽盖被压紧之后,垫片50就被置于圆柱销22的自由端之上,并且将螺母48拧到圆柱销20上并使得帽盖56和弹簧60和64固定就位。优选的是,弹簧60和64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有拉力,使其总是能够想衬套40施加一个回复力。此外,与现有的这种装置相比,该装置可以采用更高的弹性常数,因此能够增加接触地面的元件返回到中位的趋势。这就使得接触地面的元件18和其各自的平台11之间相对运动具有较大的阻力,这又会提高该装置的可控性。当接触地面的元件18与地面接触时,平台面向上。使用者可以用足部踩在该平台上而站在该装置上。当装置使用者用其脚想其中一个平台施加足够的压力时,该平台就会相对于其相应的接触地面的元件枢轴转动,且位于该装置的相反末端的接触地面的元件就会上升并与地面脱离接触。当产生这种情况时,布置在相反端部的弹簧60和64就会促使接触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和/或娱乐装置,所述装置支承在地面上,且其上可以站一个人,所述装置包括:一个行走粱,所述行走粱具有位于其相反端部用于支承人员的足部的第一和第二平台,每个平台具有一个上表面,所述上表面用于支承所述人员的其中一只脚;每个平台配有一个接触地面的元件,每个接触地面的元件具有一个接触地面的底面,一个半球形支承面以及一个从半球形支承面伸出的圆柱销,以及一种可枢轴转动连接机构,所述机构将每个平台与一相应的接触地面的元件连接起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个位于每个平台上的底部凹曲面,所述凹曲面的形状与所述相应的接触地面的元件的半球形支承面互补并且其中具有一个狭槽,所述相应的接触地面的元件的圆柱销穿过所述狭槽,一些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圆柱销配合并将所述圆柱销推向一中位,所述弹性元件定位成这样,即至少一个弹性元件的拉伸会沿着行走粱的纵轴向所述圆柱销施加一个回复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理查德希特沃莱
申请(专利权)人:艾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