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冷凝器及干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9087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5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衣物烘干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冷凝器及干衣机,包括交叉设置的冷凝风道和冷却管道,冷凝风道包括第一组冷凝风道和第二组冷凝风道,其中第一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第二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至少部分可热交换的设置,第一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与第二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至少部分可热交换的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空气冷凝器上通过设置能够部分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组冷凝风道和第二组冷凝风道,使得从干衣机滚筒中流出的高温高湿的空气与经过空气冷凝器冷凝后要进入加热器的空气进行换热,能够对冷凝风道中的高温空气的余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减少热量的损失,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烘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干衣机的空气冷凝器及具有该空气冷凝器的干衣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干衣机采用的冷凝器一般为交叉式空气热交换器,交叉式热交换器只具有交叉的单一的冷凝风道和冷却风道,对于在干衣机上的应用来说,冷凝风道中的进风热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热效率低且能量损失大。如图1、图2所示,是上述交叉式空气换热器的结构及其内部空气走向示意,上述应用在干衣机上的传统冷凝器的工作原理为:在干衣机使用过程中,经过传统冷凝式干衣机的风道分为冷凝风道j’和冷却风道i’,冷却风道i’为不闭环风道,风扇将空气吸入干衣机中并通过在空气冷凝器1’内表面进行热交换,空气经过热交换后被加热再经过冷却风道的出口排出空气冷凝器1’。冷凝风道j’为封闭风道,空气在干衣机的滚筒3’、空气冷凝器1’、加热器2’等部件间形成的冷凝风道j’内循环运行,风扇将滚筒3’内的经过空气冷凝器前的饱和热空气5’吸入空气冷凝器1’,在空气冷凝器1’内表面进行热交换,将经过空气冷凝器前的饱和热空气5’水分冷凝为冷凝水9’,然后排出空气冷凝器1’,排出空气冷凝器1’的不饱和热空气8’经过加热器2’加热后变为热干空气4’,进入干衣机的滚筒3’内与衣物充分接触,将衣物表面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汽,再吸入空气冷凝器1’进行冷凝,形成闭环的循环过程。冷却风道i’中的空气走向为经过空气冷凝器前的室温干空气6’进入到空气冷凝器1’中,与经过空气冷凝器前的饱和热空气5’进行换热后变为热干空气7’
排出空气冷凝器1’外。采用上述传统冷凝器的干衣机在冷却风道i’里从冷凝器排出的热风所携带的热量是被损失掉的,造成大量热量的浪费。因此,市场亟需一种应用于干衣机的空气冷凝器及具有该空气冷凝器的干衣及,该冷凝器能够将经过冷凝风道冷却后的带有水蒸气的热风的热量回收利用,以对排出至加热部件的不带有水蒸气的温度较低的空气进行预加热,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冷凝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交叉式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热空气热量浪费严重,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干衣机,该干衣机上设置有上述空气冷凝器,从而使得该干衣机在使用过程中能量损失少,换热能效高。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冷凝器,包括交叉设置的冷凝风道和冷却管道,所述冷凝风道包括第一组冷凝风道和第二组冷凝风道,其中第一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第二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至少部分可热交换的设置,第一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与第二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至少部分可热交换的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冷凝风道包括中间风道;其中至少部分中间风道连接在第一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出风风道之间;至少另一部分中间风道连接在第二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出风风道之间;中间风道与冷却管道相交叉的设置以进行热交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冷凝风道包括至少一片第一冷凝片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冷凝片上至少形成有第一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出风风道;所述第二组冷凝风道包括至少一片第二冷凝片,其中所述第二冷凝片上至少形成有第二冷凝
风道的进风风道与出风风道;所述第一冷凝片与第二冷凝片间隔排列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第二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相邻设置且其投影至少部分相重合;所述第一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与第二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相邻设置且其投影至少部分相重合。进一步的,所述中间风道与第一组冷凝风道和第二组冷凝风道的的进风风道与出风风道一体或分体形成。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道用于通入低温气体或液体。进一步的,还包括四个接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第一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第二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和第二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干衣机,包括滚筒和加热器,所述干衣机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空气冷凝器;所述滚筒与所述空气冷凝器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专利技术中空气冷凝器上通过设置能够部分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组冷凝风道和第二组冷凝风道,使得从干衣机滚筒中流出的高温高湿的空气与经过空气冷凝器冷凝后要进入加热器的空气进行换热,在预加热的同时,还能够对高温高湿的空气进行预冷却,能够对冷凝风道中的高温空气的余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减少热量的损失,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还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干衣机上设置有上述空气冷凝器,由于上述空气冷凝器能够对冷凝风道中的空气余热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因此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了14%-20%,有效的节约了能耗,提高了换热效率,使得干衣机在使用过程中能耗更小,更加保护环境,提高了干衣机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冷凝器的结构及经过该空气冷凝器的风道走向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干衣机内部的空气流动方向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空气冷凝器风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第一冷凝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第二冷凝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冷却包薄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冷凝式干衣机内部空气流动走向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出的第一冷凝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出的第二冷凝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出的第一冷凝片和第二冷凝片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出的直排式干衣机中空气走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出的空气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出的热泵式干衣机中空气走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冷却风道;j’、冷凝风道;1’、空气冷凝器;2’、加热器;3’、滚筒;4’、热干空气;5’、经过空气冷凝器前的饱和热空气;6’、经过空气冷凝器前的室温干空气;7’、热干空气;8’、经过空气冷凝器后的不饱和热空气;9’、冷凝水;1、空气冷凝器;2、加热器;3、滚筒;4、热干空气;5、饱和热空气;6、室温干空气;7、热干空气;8不饱和热空气;9、冷凝水;10、换热管;11、冷
却薄片;111、通风孔;12、第一冷凝片;121、第一导风凹槽;13、第二冷凝片;131、第二导风凹槽;23、重合区域;i、冷却管道;j、冷凝风道;A、第一进风口;B、第二进风口;C、第一出风口;D、第二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冷凝器,包括交叉设置的冷凝风道和冷却管道,冷凝风道包括第一组冷凝风道和第二组冷凝风道,其中第一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第二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至少部分可热交换的设置,第一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与第二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至少部分可热交换的设置。冷凝风道包括中间风道,其中,至少部分中间风道连接在第一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出风风道之间;至少另一部分中间风道连接在第二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出风风道之间,中间风道与冷却管道相交叉设置,以使得冷却管道中的冷空气或是制冷液体能够与冷凝风道的中间风道进行换热。实施例一如图3-7所示,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冷凝式空气干衣机的空气冷凝器的结构,以及干衣机中空气在空气冷凝器中的走向。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冷凝器包括交叉设置的冷凝风道j和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冷凝器,包括交叉设置的冷凝风道和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风道包括第一组冷凝风道和第二组冷凝风道,其中第一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第二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至少部分可热交换的设置,第一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与第二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至少部分可热交换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冷凝器,包括交叉设置的冷凝风道和冷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风道包括第一组冷凝风道和第二组冷凝风道,其中第一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第二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至少部分可热交换的设置,第一组冷凝风道的出风风道与第二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至少部分可热交换的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风道包括中间风道;其中至少部分中间风道连接在第一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出风风道之间;至少另一部分中间风道连接在第二组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出风风道之间;中间风道与冷却管道相交叉的设置以进行热交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冷凝风道包括至少一片第一冷凝片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冷凝片上至少形成有第一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出风风道;所述第二组冷凝风道包括至少一片第二冷凝片,其中所述第二冷凝片上至少形成有第二冷凝风道的进风风道与出风风道;所述第一冷凝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邴进东孙鹏举施衍奇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