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8719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5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阀体;阀盖;闸板;阀杆;压盖;阀座;阀瓣,沿所述阀瓣的轴线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垫片环、第三限位环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过所述阀座;垫片,所述垫片套于所述垫片环上,所述垫片的一侧抵于所述阀座的一端面,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抵于所述第二限位环;弹簧;止回阀盖。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二合一止回闸阀,能够优化止回闸阀的组合结构,使其轻量化、防泄漏,进而保证自来水以及水表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是涉及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
技术介绍
现市场上,自来水经水表入户的典型配置为:闸阀(户内安装管路及检修时总的阀门)、黄铜表前止回阀(防止水倒流、表倒走及盗用自来水)和水表。为了防止介质逆流,在设备、装置和管道上都应安装止回阀。但目前管道的安装方式一般为止回阀接闸阀,止回阀阀体与闸阀阀盖连接,在止回阀阀体的外丝上缠生料带,再用工具拧入球阀内丝中。这样的安装方式存在安装效率低、成本高、质量重、易泄漏等缺陷。现有技术采用组合式多功能闸阀,也就是闸阀结构和止回阀结构相结合的组合式阀门,主要是在闸阀阀体的出口端增设有带止回结构的止回阀体、再在止回阀体的出口端增设有止回阀盖和活接螺母。这种设置结构复杂,横向长度长,阀门质量重,闸阀阀体与止回阀体之间螺纹连接,此处存在泄漏风险。故现亟需一种结构紧凑,质量轻,防泄漏的新型止回闸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旨在优化止回闸阀的组合结构,使其轻量化、防泄漏,进而在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自来水以及水表使用的稳定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呈三通管结构;
阀盖,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的支管螺纹连接;闸板,所述闸板设于所述阀体的内部,且所述闸板与所述阀盖同轴;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与所述闸板靠近所述支管口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阀盖,且所述阀杆与所述阀盖同轴;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阀盖固定连接,且所述压盖与所述阀盖同轴;阀座,所述阀座设于所述阀体的内部,且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主管同轴;阀瓣,沿所述阀瓣的轴线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垫片环、第三限位环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过所述阀座,且所述阀瓣与所述阀座同轴;垫片,所述垫片套于所述垫片环上,所述垫片的一侧抵于所述阀座的一端面,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抵于所述第二限位环;弹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第一限位环外,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二限位环;止回阀盖,所述止回阀盖与所述阀体的主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止回阀盖与所述弹簧相抵,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过所述止回阀盖。上述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其中,所述阀座的内部设有阀座挡圈,所述阀座挡圈通过若干筋条与所述阀座的内壁固定连接,相邻两所述筋条之间形成若干水流通道,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过所述阀座挡圈。上述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其中,所述止回阀盖的内部设有阀瓣挡圈,所述阀瓣挡圈通过若干筋条与所述止回阀盖的内壁固定连接,相邻两所述筋条之间形成若干水流通道,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过所述阀瓣挡圈。上述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其中,所述闸板的外部设有若干导槽,所述导槽的开设方向与所述闸板的中心轴平行。上述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其中,所述阀体的支管的内壁设有与所述若
干导槽对应的若干导轨,所述每一导槽套于所述每一导轨外。上述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其中,所述阀杆穿过所述阀盖的一端设有若干O型圈槽,每一所述O型圈槽的外部套有一O型圈。上述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其中,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套接于所述压盖上。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二合一止回闸阀通过在同一阀体中同时设置闸阀与止回阀,将止回阀和闸阀两种功能阀进行整合,对结构进行了优化。同时,将止回阀与闸阀设计成一体化结构,省去分离式的止回阀与闸阀所需的连接点,因此降低了泄漏的风险。从而有效对止回闸阀的组合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其轻量化、防泄漏,进而在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自来水以及水表使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的阀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的阀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的止回阀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向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的阀盖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的阀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图9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的阀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的阀体的剖视图。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呈一三通管结构。阀盖2,所述阀盖2与所述阀体1的支管螺纹连接。闸板3,所述闸板3设于所述阀体1的内部,且所述闸板3与所述阀盖2同轴。所述闸板3将所述阀体1的总管分割为两个独立的腔体,一侧为用于进水的进水腔,另一侧为用于设置止回阀部分的止回腔。阀杆4,所述阀杆4的一端与所述闸板3靠近所述支管口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阀杆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阀盖2,且所述阀杆4与所述阀盖2同轴。上述各部件构成了一闸阀。所述阀杆4旋转,可控制所述闸板3沿着所述阀杆4的轴线方向上下开合,从而控制开放水流流通与限制水流流通。压盖5,所述压盖5与所述阀盖2固定连接,且所述压盖5与所述阀盖2同轴。阀座6,所述阀座6设于所述阀体1的内部,位于所述闸板3的一侧,且所述阀座6与所述阀体1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阀座6与所述阀体1的主管同轴。阀瓣7,沿所述阀瓣7的轴线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导向杆71、第一限位环
72、第二限位环73、垫片环74、第三限位环75和第二导向杆76。所述第二导向杆76穿过所述阀座6,且所述阀瓣7与所述阀座6同轴。垫片8,所述垫片套于所述垫片环74上,所述垫片8的一侧抵于所述阀座6的一端面,所述垫片8的另一侧抵于所述第二限位环73。弹簧9,所述弹簧9套于所述第一限位环72外,且所述弹簧9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二限位环73。止回阀盖10,所述止回阀盖10与所述阀体1的主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止回阀盖10与所述弹簧9相抵,所述第一导向杆71穿过所述止回阀盖10。通过设置上述各部件,则构成了一止回阀。当水流自所述闸板3向所述阀瓣7流动时,首先对所述垫片8产生压力,从而所述垫片8推动所述第二限位环73,继而所述第二限位环73压缩所述弹簧9,同时带动所述阀瓣7向所述止回阀盖10的方向移动,从而所述垫片与所述阀座6之间产生缝隙,水流通过该缝隙流出。反之,当水流有回流趋势时,原本对所述垫片产生的压力消失,从而所述弹簧9回复力挤压所述第二限位环73,带动所述阀瓣7向所述阀座6的方向运动,继而所述第二限位环73推动所述垫片,所述垫片移动至与所述阀座6的一端面相抵,从而闭合先前产生的缝隙,从而阻止水流回流。进一步的,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阀座6的内部设有阀座挡圈61,所述阀座挡圈61通过若干筋条62与所述阀座6的内壁固定连接,相邻两所述筋条之间形成若干水流通道,所述第二导向杆76穿过所述阀座挡圈61。同时,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止回阀盖10的内部设有阀瓣挡圈101,所述阀瓣挡圈101通过若干筋条102与所述止回阀盖10的内壁固定连接,相邻两所述筋条102
之间形成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呈三通管结构;阀盖,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的支管螺纹连接;闸板,所述闸板设于所述阀体的内部,且所述闸板与所述阀盖同轴;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与所述闸板靠近所述支管口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阀盖,且所述阀杆与所述阀盖同轴;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阀盖固定连接,且所述压盖与所述阀盖同轴;阀座,所述阀座设于所述阀体的内部,且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主管同轴;阀瓣,沿所述阀瓣的轴线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垫片环、第三限位环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过所述阀座,且所述阀瓣与所述阀座同轴;垫片,所述垫片套于所述垫片环上,所述垫片的一侧抵于所述阀座的一端面,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抵于所述第二限位环;弹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第一限位环外,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二限位环;止回阀盖,所述止回阀盖与所述阀体的主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止回阀盖与所述弹簧相抵,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过所述止回阀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合一止回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呈三通管结构;阀盖,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的支管螺纹连接;闸板,所述闸板设于所述阀体的内部,且所述闸板与所述阀盖同轴;阀杆,所述阀杆的一端与所述闸板靠近所述支管口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阀盖,且所述阀杆与所述阀盖同轴;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阀盖固定连接,且所述压盖与所述阀盖同轴;阀座,所述阀座设于所述阀体的内部,且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阀座与所述阀体的主管同轴;阀瓣,沿所述阀瓣的轴线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垫片环、第三限位环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过所述阀座,且所述阀瓣与所述阀座同轴;垫片,所述垫片套于所述垫片环上,所述垫片的一侧抵于所述阀座的一端面,所述垫片的另一侧抵于所述第二限位环;弹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第一限位环外,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二限位环;止回阀盖,所述止回阀盖与所述阀体的主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止回阀盖与所述弹簧相抵,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过所述止回阀盖。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水清祝文耀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杰克龙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