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8199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健身机,包括一个外摆线机构(2),其用于将驱动装置的应用件(3)连接到阻力件(36)上;机构(2)配有一个卫星件(4),其通过具有销杆(6)的第一曲柄(5)来与应用件(3)相连接;配有一个行星件(7);配有第二曲柄(8),其将卫星件(4)上的移动式旋转中心(9)旋转连接到行星件(7)的固定中心(10)上;还配有传动装置(11,12,13),其用于传递卫星件(4)与行星件(7)之间的相对运动;行星件(7)被围绕着穿过固定中心(10)的轴线(14)来自由旋转地支持;启动件(15)用于向行星件(7)传递围绕固定中心(10)的角运动(α),该中心对应于第一及第二曲柄(5,8)的相对角变动(β),以及卫星件(4)中销杆(6)的路径(21,22)的取向的相应变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健身机。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配有外摆线机构的健身机。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健身机配有一个外摆线机构,其可以将能产生阻力负荷的装置与施加驱动负荷的机构连接到一起。
技术介绍
US6334836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通用健身机构,其名称与本申请名称相同,其可用于将施加由使用者产生的肌肉驱动负荷的部件连接到肌肉负荷对侧的阻力件上。该机构主要包括-一个在径向刚性承载第一曲柄的卫星件(外齿轮),其配有一个旋转连接应用件的头部,该应用件向卫星件上的销杆施加负荷;-一个行星固定件(内齿轮);-一个第二曲柄,其使卫星件的旋转中心与行星件的固定中心旋转连接;-传动单元,其用于协调卫星件与行星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一曲柄同步产生转动;-卫星件的旋转运动围绕其本身的旋转中心;-卫星件围绕行星件的固定中心来转动;-沿着椭圆路径来产生向卫星件施加驱动负荷的销杆运动,其与行星件的固定中心同心。一般而言,可根据椭圆轴线的位置,来确定用于施加负荷的销杆所产生的椭圆路径。椭圆的第一轴事实上永久性处于基于三个点的对中条件的直线上即,基于行星件的固定中心相对卫星件的移动中心的对中条件以及相对向同一卫星件施加驱动负荷的卫星件销杆的对中条件。椭圆的第二轴与第一轴垂直,并穿过行星件的固定中心。根据各部件的相对相位,可以获得应用销施加肌肉负荷的路径,但它处于机构所在的平面内。比如,如果机构被配置成沿着水平直线来产生上述三个点的对中,则椭圆的主轴便完全处于垂直。反之,如果这些点的对中沿着垂直直线,则椭圆主轴将处于水平。如果沿着任意斜线来产生对中,则椭圆主轴便垂直于该斜线。根据卫星件的旋转中心与对同一卫星件施加负荷的销杆位置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椭圆路径的形状。事实上,如果施加负荷的销杆准确处于卫星件的旋转中心,则销杆的椭圆路径便会成为圆形。反之,应用销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越大,椭圆轴之间的长度差异便越大。通过适当选择机构的尺寸,椭圆长度甚至可以变平,而且接近于施加负荷销杆的往复运动直线。在该装置中,通过精确改变第一曲柄的上述距离,可以获得施力销杆的路径调节,从而可使施力销杆与卫星件的移动中心达到所希望的距离。这样会导致多种不良后果,首先,需要大大延长第一曲柄的长度。事实上,曲柄的长度应能使销杆的定位处于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可适于各种使用者,或者至少固定为适于最常见的各类健身机使用者。但是,如果第一曲柄的长度过大,则会加大采用这类机构的健身机的总体尺寸。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只能在健身机静止时,通过改变施力应用销与卫星件中心的距离来实施机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健身机。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配有外摆线机构的健身机。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健身机配有一个外摆线机构,其可以将能产生阻力负荷的装置与施加驱动负荷的机构连接到一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上述小尺寸机构来解决上述不足,其可在使用过程中实施施力销的路径调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健身机,以下结合下列权利要求至少之一来说明其基本特性。附图说明通过下列附图及说明,可以进一步明晓本专利技术的健身机的特性及长处,这些附图例示至少一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示例,其中,上述装置的相同或对应的部分采用同一符号,只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健身机的工作位置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健身机的工作位置立体图;图3a是图1的工作位置后部的工作位置放大立体图,为了简化而删除了一部分;图3b是图1的工作位置前部的工作位置放大立体图,为了简化而删除了一部分;图4是图3a的侧视图,为了简化而删除了一部分;图5是图4的工作位置缩小侧视图,为了简化而删除了一部分;图6是图5的不同工作位置侧视图,为了简化而删除了一部分; 图7是图5的不同工作位置侧视图,为了简化而删除了一部分;图8是图1健身机对应于图5的工作位置侧面立体图,为了简化而删除了一部分;图9是图1健身机对应于图7的工作位置侧面立体图,为了简化而删除了一部分;图10是图1健身机对应于图6的工作位置侧面立体图,为了简化而删除了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种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参见附图,在图1及2中,1表示健身机,包括机架20,其支撑一对互相邻近并相对健身机1的垂直纵向中间平面对称的外摆线机构,为简化起见,在附图中未示出。因此,二个机构2可以在健身机1的垂直及水平这二个分别平行的平面上动作。各机构2包括用于向反作用装置36施加驱动负荷的部件3,如图3a所示。驱动负荷由健身机1的使用者的肌肉活动来产生,该负荷通过脚踏板35来产生,并传递给二个机构2的各施力件3。反作用装置36可采用本申请人的大量专利申请中已试验及介绍过的结构,比如于2004年9月16日注册的RA2004A000044,但这并不限定反作用装置36本身的形式。如图3a所示,反作用装置36包括一个电磁制动器37,其由框架20在后部及机构2之间的中部来支撑,并配有飞轮39的圆盘38,该飞轮与圆盘38本身同轴,用来通过电磁单元40来进行制动。如图3a及4所示,各机构2配有一个卫星件4,其由配有外齿链轮12的轮子来单独驱动,并与部件3相连接,从而通过第一曲柄5的介入来施加负荷。第一曲柄5在卫星件4上与旋转中心9旋转连接,并在卫星件4上与销杆6连接。销杆6相对旋转中心9偏置,可从施力件3向第一曲柄5传递驱动负荷。机构2还包括一个行星件7和一个第二曲柄8。行星件7由配有外齿链轮13的轮子来启动,其在健身机1上由固定结构25来支撑。第二曲柄8使卫星件4上的移动中心9与行星件7上的固定中心10旋转连接。齿形链轮12及13分别属于卫星件4及行星件7,它们通过围绕二者旋转的齿形带11或同等的链条来互相动态连接,通过与它们啮合,可以形成传动装置11,12,13,从而可在卫星件4与行星件7之间协调地传动相对运动。机构2的动作如下。当肌肉负荷施加到相关的施力件3上后,便会在部件3的垂直面产生振动,从而使第一曲柄5围绕卫星件4的旋转中心9来旋转;该旋转会导致轮子机构2的链条同步旋转,这不仅会使卫星件4围绕其自己的旋转中心9来暂时旋转,而且还会使卫星件4围绕行星件7的固定中心10来同步旋转。当发生这一情况后,由于运动合成,如图4所示,卫星件4的销杆6便在机构2的作用下,沿着路径21或22来相对右脚踏板35或左脚踏板36进行运动。该路径21/22一般为椭圆形,并与行星件7的固定中心同心。由于脚踏板35可延伸,且与各施力件3刚性连接,并与卫星件4上销杆6的椭圆运动同步并行,因而会产生一种由脚踏板35上各点形成的并行椭圆运动。应注意的是,上述及下述内容均为独立方式,其中,部件3在对端由框架20在外摆线机构2上支撑。如图1及2所示,部件3与框架20之间由杆件27来连接,其用铰链连接到框架20上,但这并非限定健身机1本身的结构。此外,部件3相对健身机1的纵向中线面非对称地运动,因而可通过使用者的下肢运动来维持各肢体的平衡。应注意的是,各杆件27至少包括一个握持区,为简化起见,用把手44来表示,该把手44上各点的路径可以变化,从而进行使用者握持范围的对应调节。脚踏板35上各点的运动可参照脚踏板上的各特征点,各脚踏板35的前后端在使用中分别对应于使用者脚尖及脚跟的路径。各脚踏板35的前后端路径由28及29来表示,如图8,9,10所示,该路径根据卫星件4的椭圆路径21的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身机,包括至少一个机构(2),其用于将应用驱动负荷的应用件(3)连接到处于上述负荷的对侧的阻力件(36)上,上述机构(2)配有一个卫星件(4),其通过在卫星件(4)上具有销杆(6)的第一曲柄(5)来与负荷施加件(3)相连接;配有一个行星件(7);配有第二曲柄(8),其将卫星件上的移动式旋转中心(9)旋转连接到行星件(7)的固定中心(10)上;还配有传动装置(11,12,13),其用于传递卫星件(4)与行星件(7)之间的相对运动;在上述机构(2)中,第一曲柄(5)的旋转以同步方式来确定:卫星件(4)围绕其旋转中心(9)的旋转运动;卫星件(4)围绕行星件(7)的固定中心(10)的旋转运动;卫星件(4)上销杆(6)沿着与行星件(7)的固定中心(10)同心的椭圆轨道的运动;上述健身机(1)的特征在于: 机构(2)的上述行星件(7)被围绕着穿过上述固定中心(10)的轴线(14)来自由旋转地支持;启动件(15)用于向行星件(7)传递围绕上述固定中心(10)的角运动(α),该中心对应于上述第一及第二曲柄(5,8)的相对角变动(β),以及卫星 件上销杆(6)的路径(21,22)的取向的相应变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里奥亚历山德里亚历山德罗德尔莫纳科
申请(专利权)人:泰克诺吉姆公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