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7741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1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方,它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雷公藤20‑25、胡黄连20‑24、槟榔10‑12、白芍10‑12、当归8‑10、乌蔹莓15‑20、仙人掌20‑24、白鲜皮20‑24、荆芥10‑12、防风10‑12、赤芍8‑10、龙胆草20‑24、苦参10‑12、黄柏15‑20、旱红莲15‑20、鲜地黄15‑20、紫草10‑12、千里光10‑12、樟脑15‑20、天葵子15‑20、金银花10‑12、金果榄15‑20、挂金灯15‑20、山豆根15‑20、秦皮15‑20、白头翁15‑20、白蔹10‑12、山慈菇10‑12、瓦松10‑12、冰片5‑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方药效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一种疗效好的治疗皮肤病的药方
技术介绍
皮炎是指由各种内、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性疾患的一个泛称,并非一独立疾病,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异位性皮炎为内源性皮炎。传统的异位性皮炎外涂药,其功能较为单一,治疗效果和性价比不够理想,难以满足大部分皮肤病患者希望快速治愈且无任何后遗症的要求。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疗效好的治疗异位性皮炎的药方还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方疗效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方,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雷公藤20-25、胡黄连20-24、槟榔10-12、白芍10-12、当归8-10、乌蔹莓15-20、仙人掌20-24、白鲜皮20-24、荆芥10-12、防风10-12、赤芍8-10、龙胆草20-24、苦参10-12、黄柏15-20、旱红莲15-20、鲜地黄15-20、紫草10-12、千里光10-12、樟脑15-20、天葵子15-20、金银花10-12、金果榄15-20、挂金灯15-20、山豆根15-20、秦皮15-20、白头翁15-20、白蔹10-12、山慈菇10-12、瓦松10-12、冰片5-10。优选的,各原料的质量配比为:雷公藤24、胡黄连22、槟榔11、白芍11、当归8、乌蔹莓17、仙人掌22、白鲜皮22、荆芥10、防风11、赤芍9、龙胆草24、苦参11、黄柏18、旱红莲 19、鲜地黄18、紫草11、千里光12、樟脑17、天葵子16、金银花10、金果榄18、挂金灯17、山豆根18、秦皮17、白头翁17、白蔹11、山慈菇11、瓦松12、冰片8。雷公藤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临床上用其治疗麻风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药理研究也表明其有抗肿瘤、抗炎等作用。雷公藤还有免疫调节作用,气生物碱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还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血流量。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雷公藤促进血液循环、抗炎、改善皮肤环境的作用。胡黄连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多年生草本,有毛。茎根圆柱形,稍带木质,长15-20cm。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胡黄连清热的作用,与槟榔、白芍、当归搭配,效果更好。乌蔹莓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乳痈,热疖疮痈,目翳,丹毒,痄腮,痢疾,皮肤创伤,蛇虫咬;仙人掌主要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行气活血,健胃止痛等功能,此外,仙人掌可以去除皮肤的厚角质层,有美白肌肤的效果,加速皮肤康复速率。白鲜皮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具有明显的止痒、抗过敏作用,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消风止痒,与荆芥、防风、赤芍搭配,对皮肤病更好。龙胆草清热燥湿,用于湿热黄疸、阴痒阴肿、小便频数、带下、湿疹,清除下焦湿热等,与苦参、黄柏搭配,清热祛湿效果更佳。旱红莲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鲜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温热病、高热、舌绛、身发斑疹,对皮肤病疗效较好;紫草凉血退疹,用于温病热入营血,温病邪热迫血妄行,麻疹;千里光用于热毒或湿热泻痢。樟脑为樟科植物樟的枝、干、叶及根部,经提炼制得的颗粒状结晶。樟脑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等症状,对皮肤有轻微的局麻作用,减缓皮肤病的不适感。天葵子清热解毒,与金银花搭配,抑制皮肤炎症,消除毒性;金果榄清热解毒,对免疫性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挂金灯也有消除皮肤毒性,增加皮肤康复效率;山豆根,清热解毒;秦皮具有清热,泻肝火作用。白头翁别名: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菊菊苗、老翁花、老冠花、猫爪子花、老公花、毛姑朵花。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抗菌,镇痛,杀虫功效。山慈菇,甘、微辛,寒。归肝、胃,脾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实热性痈肿,痈肿疔毒,瘰疬结核,无名肿毒。瓦松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消肿,治吐血,鼻衄,血痢,肝炎,疟疾,热淋,痔疮,湿疹,痈毒,疔疮,汤火灼伤。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白蔹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活血生肌、解毒透疹、抑菌抗菌,还能增强胶原蛋白合成;冰片,性辛苦,清热消肿、止痒止痛。防风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防风抑制炎症细胞,怯风解表的功效梳理有内部引起的皮肤问题,同时抑制部分皮肤过敏反映。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对异位性皮炎疗效好,全采用中药配方,不会引起皮肤的依赖性,经试验证实,效果显著、安全性好,能有效治疗异位性皮炎,治疗皮炎导致的皮肤红斑、水肿,是一种能有效治疗皮肤病的有效中药药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方,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雷公藤20、胡黄连20、槟榔10、白芍10、当归8、乌蔹莓15、仙人掌20、白鲜皮20、荆芥10、防风10、赤芍8、龙胆草20、苦参10、黄柏15、旱红莲 15、鲜地黄15、紫草10、千里光10、樟脑15、天葵子15、金银花10、金果榄15、挂金灯15、山豆根15、秦皮15、白头翁15、白蔹10、山慈菇10、瓦松10、冰片5。实施例2:雷公藤24、胡黄连22、槟榔11、白芍11、当归8、乌蔹莓17、仙人掌22、白鲜皮22、荆芥10、防风11、赤芍9、龙胆草24、苦参11、黄柏18、旱红莲19、鲜地黄18、紫草11、千里光12、樟脑17、天葵子16、金银花10、金果榄18、挂金灯17、山豆根18、秦皮17、白头翁17、白蔹11、山慈菇11、瓦松12、冰片8。实施例3:雷公藤25、胡黄连24、槟榔12、白芍12、当归10、乌蔹莓20、仙人掌24、白鲜皮24、荆芥12、防风12、赤芍10、龙胆草24、苦参12、黄柏20、旱红莲20、鲜地黄20、紫草12、千里光12、樟脑20、天葵子20、金银花12、金果榄20、挂金灯20、山豆根20、秦皮20、白头翁20、白蔹12、山慈菇12、瓦松12、冰片10。临床试验1:1.1实验说明共收集20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施例1组50名、实施例2组50名、实施例3组50名和对照组50组,对四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程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1.2实验方法实施例1组:每隔12小时涂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药方,疗程两周。实施例2组:每隔12小时涂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药方,疗程两周。实施例3组:每隔12小时涂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药方,疗程两周。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治疗前后皮肤红肿、发痒、脱皮等症状进行观察。1.3实验结果1.3.1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停药一周未见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1.3.2治疗结果见表1表1四组疗效比较由上表可见,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药物能够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方,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雷公藤20‑25、胡黄连20‑24、槟榔10‑12、白芍10‑12、当归8‑10、乌蔹莓15‑20、仙人掌20‑24、白鲜皮20‑24、荆芥10‑12、防风10‑12、赤芍8‑10、龙胆草20‑24、苦参10‑12、黄柏15‑20、旱红莲15‑20、鲜地黄15‑20、紫草10‑12、千里光10‑12、樟脑15‑20、天葵子15‑20、金银花10‑12、金果榄15‑20、挂金灯15‑20、山豆根15‑20、秦皮15‑20、白头翁15‑20、白蔹10‑12、山慈菇10‑12、瓦松10‑12、冰片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方,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雷公藤20-25、胡黄连20-24、槟榔10-12、白芍10-12、当归8-10、乌蔹莓15-20、仙人掌20-24、白鲜皮20-24、荆芥10-12、防风10-12、赤芍8-10、龙胆草20-24、苦参10-12、黄柏15-20、旱红莲15-20、鲜地黄15-20、紫草10-12、千里光10-12、樟脑15-20、天葵子15-20、金银花10-12、金果榄15-20、挂金灯15-20、山豆根15-20、秦皮15-20、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康正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