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系统,进一步涉及一种探地雷达地下层位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探地雷达资料的地质解释是探地雷达测量的目的,这项工作通常是在数据处理后所得的雷达数据剖面中,根据反射波的波形与强度特征,通过同相轴的追踪,确定探地雷达信号的地质含义,依据剖面图解释获得整个测区最终成果图。只要在地下介质中存在电性差异,就可以在雷达图像剖面中找到与之相应的反射波,因此,探地雷达地质解释的基础就是提取地下反射层。识别同一地层反射波的标志为同相性、相似性等,过去解释人员通常采用人工的方法提取层位,需要在数据中寻找局部的连续性和相似性特征,以识别出要提取的同相轴。该追踪方法适合于任何复杂的探地雷达数据,其主要优点是充分发挥了数据解释人员的经验,在信噪比较低等情况下,能够克服非人工方法的缺点,不足之处在于解释速度慢、同相轴追踪的精度不高、存在微弱跳跃等。目前最常用且可靠的层位检测方法是层位相关检测法。由于地下各层的厚度和介电常数等特征通常变化缓慢,而探地雷达系统的道间采样间距一般很密(<20cm),因此同一分层界面处的反射信号在相邻道探地雷达数据内的位置、形状等特征相近,即具有较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探地雷达地下层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探地雷达的回波信号;S2:从回波信号中确定起始参考道、起始搜索点,确定搜索道,确定相关阈值Tc和距离阈值D,以及确定参考窗口大小、搜索窗口大小;S3:计算参考道参考窗内信号与下一信号搜索道窗内信号的互相关值r(m);S4:根据计算结果与设定的阈值Tc和D判断搜索道层位、下一参考道和下一信号搜索道;S5:迭代步骤S3‑S4进行层位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地雷达地下层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探地雷达的回波信号;S2:从回波信号中确定起始参考道、起始搜索点,确定搜索道,确定相关阈值Tc和距离阈值D,以及确定参考窗口大小、搜索窗口大小;S3:计算参考道参考窗内信号与下一信号搜索道窗内信号的互相关值r(m);S4:根据计算结果与设定的阈值Tc和D判断搜索道层位、下一参考道和下一信号搜索道;S5:迭代步骤S3-S4进行层位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地雷达地下层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回波信号包含道次、幅值、采样率、中心频率和带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地雷达地下层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子步骤:S21:从回波信号中确定起始参考道x、起始搜索点(x,Px),x取值在回波信号的道次范围内,Px为采样点;S22:确定搜索道y,取值在回波信号的道次范围内,确定相关阈值Tc和距离阈值D;S23:以搜索点(x,Px)为中心,计算参考窗口大小,得到长度Lr的参考模板子信号;S24:以(y,Py)为中心,计算搜索窗口大小,得到长度LS的参考模板子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地雷达地下层位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对互相关值进行计算的子步骤: r ( m ) = 1 N Σ n = 0 N - 1 x ( n ) y ( m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军,董泽华,叶盛波,方广有,张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