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吸油烟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导流装置及应用其的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吸油烟机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烹饪油烟等有害厨房废气的快速排出,高效的油烟捕集率是吸油烟机设计的最终目标。目前众多厂商主要通过增加吸油烟机的风量,试图提高油烟的捕集效率。事实上,有研究表明当送风量超过捕集油烟极限风量时,将会造成空气污染物的外溢,从而导致吸油烟机的油烟捕集效率降低。为克服这些缺陷,特对吸油烟机的相关结构进行了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旋转导流装置,它能产生向下旋转的气流,配合吸油烟机使用能使吸油烟机以较小的风量实现较高的捕集油烟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由相互连通的上环形圆筒和下环形圆筒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导流腔体,导流腔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上环形圆筒连接,出风口设于下环形圆筒下部,下环形圆筒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将气流引导至出风口的导流片,上环形圆筒的圆环厚度d1为5mm-30mm,出风口宽度d2为1mm-10mm,且上环形圆筒的圆环厚度d1与下环形圆筒的出风口宽度d2 的比值d1/d2≥3。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相互连通的上环形圆筒(31)和下环形圆筒(32)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导流腔体,导流腔体设有进风口(34)和出风口(35),进风口(34)设于上环形圆筒(31)上,出风口(35)设于下环形圆筒(32)下部,下环形圆筒(32)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将气流引导至出风口(35)的导流片(33),上环形圆筒(31)的圆环厚度d1为5mm‑30mm,出风口(35)宽度d2为1mm‑10mm,且上环形圆筒(31)的圆环厚度d1与下环形圆筒(32)的出风口(35)宽度d2 的比值d1/d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相互连通的上环形圆筒(31)和下环形圆筒(32)组成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导流腔体,导流腔体设有进风口(34)和出风口(35),进风口(34)设于上环形圆筒(31)上,出风口(35)设于下环形圆筒(32)下部,下环形圆筒(32)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将气流引导至出风口(35)的导流片(33),上环形圆筒(31)的圆环厚度d1为5mm-30mm,出风口(35)宽度d2为1mm-10mm,且上环形圆筒(31)的圆环厚度d1与下环形圆筒(32)的出风口(35)宽度d2 的比值d1/d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形圆筒(31)的内径d3为100mm-400mm,上、下环形圆筒(31、32)总高度h1为40mm-100mm,上环形圆筒(31)的高度h2与上、下环形圆筒(31、32)总高度h1的比值h2/h1为0.1-0.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33)为中部下凹的弧形板,导流片(33)两端点相连所成弦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θ1为10°-90°,导流片(33)底部端点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θ2为0°-60°,导流片(33)的外径r2比导流片(33)的内径r1长2-10mm,导流片(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远璋,丁斐,鲁信辉,李炳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